德惠,隶属吉林省长春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先进市、吉林省省级卫生城市,是京哈线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德惠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腹地,东隔松花江与榆树市、舒兰县相望,西与农安县接壤,南与九台市、长春市相连,北与扶余县毗邻,总面积3435平方公里,拥有大青嘴遗址、双城子遗址等景点。清宣统二年,设立德惠县;1994年7月6日,撤县设市。

著名景点

高城水库、跃进莲花水库、松花江半拉山景区、植物公园

历史沿革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1)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2)

两汉时期属 秽貊族建立的夫余国。

魏晋南北朝时期勿吉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辽属东京道龙府 通州。金属上京路 济州(后改为 隆安州)。 元属辽阳中书行省开元路,为蒙古游牧区。

明初属辽东都指挥司和奴尔干都指挥司,后属兀良哈三卫和科尔沁部。

13张

德惠

清康熙年间筑“柳条边”,这里划为“边外”,属 郭尔罗斯前旗领主牧场。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后,山东、河北一带民户入境垦种。光绪十六年(1890年)长春府于朱家城子设分防照磨,管理沐德、怀惠二乡缉捕事宜。清末 宣统二年四月十六日(1910年5月24日)钦批设县,取沐德、怀惠之尾字名为德惠,东起松花江,过江为榆树厅辖境;南至柳条边,进边为吉林府辖境;北至伊通河,过河为 农安县境;西南与长府分界。共划分为8个区,132个乡。县城设于大房身,仍隶属长春府。

民国元年(1912年)6月16日,全县分为4镇7乡。民国十三年(1924年)10月,实行保甲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12月,实行自治区制,全县分为8个区,区下设乡、镇、间、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五区双庙子、七区下九台,面积57753.23垧,划归九台县,全县分6区94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实行保甲制,全县为24保56甲。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4月1日伪县公署迁到张家湾街,张家湾遂改名德惠。成立保甲联合会,全县分为33保161甲。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1日,实行街村制,全县分为1街8区15村179屯。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胜利后,10月至11月间,隶属于吉合区行政委员会,12月,为吉林省政府直辖县,建立德惠县人民自治政府,下设16个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归吉林省吉北专区,5月,被国民政府军占领,归辽吉区管辖。将双山子、郭家、天台、刘家、菜园子、达家沟6个区划归德农县,4月,德农县撤销,辖区划回。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20日,德惠县获得解放。全县分为16个区,166个村,7个街。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6月22日,定为吉林省直辖县。

1994年7月,撤县设市,隶属于长春市。

行政区划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3)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4)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5)

区划沿革

1953年12月28日,原长春市的十六(米沙子)、十七(万宝)2个区40个行政村划归德惠县。

1955年6月,根据省规定,全县19个区公所保留,作为县人委会派出机构;10月,朝阳区大河里村划归榆树县。

1956年1月,将德惠县20个区、232个村,划为7个区、90个乡、5个乡级镇、1个区级镇;

1957年12月,将九台县的泡子、吉家、布海、升阳、双庙子、长山6个乡划归德惠县,同时将德惠县的太和、义合、城子街乡划归九台县。

1958年3月,撤销区一级机构,将全县7个区、6个镇、93个小乡合并为34个乡1个镇;10月,将34个乡24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和1个镇划为19个管理区和228个作业区。

1959年4月,管理区改称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新划出同太、升阳、干雾海、三胜4个人民公社,卧龙人民公社更名为天台人民公社,全县为23个人民公社,同年7月,干雾海人民公社更名为沃皮人民公社,8月,德惠镇人民公社分为德惠镇和镇郊(后改为城郊)两个人民公社,10月,双庙子人民公社更名为布海人民公社。

1966年5个区工委及大部分人民公社更名,岔路口区改松江区;达家沟区改红松区;米沙子区改新风区;郭家区改向阳区;夏家店改东方红、达家沟改东升、天台改卫东、郭家改向阳、同太改红光、布海改经星、万宝改前进、朱城子改新城、米沙子改新风、沃皮改晨光、三胜改东胜、菜园子改红旗、边岗改红卫、岔路口改东风、五台改跃进、和平改立新、大房身改光明,其余7个保留原称。升阳人民公社韩家大队划归九台县。

1977年3月,三胜人民公社大青大队又划归长春北郊农场(1959年1月大青大队从德惠划归北郊农场,1969年2月,又从北郊农场划归德惠县)。

1984年1月,将24个人民公社改为23个乡、1个镇,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乡(镇)人民政府。

1985年6月,将岔路口、大房身、松花江、达家沟、大青咀、朱城子、郭家、米沙子、万宝9个乡改为镇,乡人民政府更名为镇人民政府。

1992年11月,经省政府批准,将布海乡、天台乡、夏家店乡、菜园子乡改为镇。

1994年7月,撤销德惠镇,设立建设、胜利、惠发、和平4个街道(乡镇级)。

1996年6月,杨树乡改为杨树镇。

1999年12月,经省民政厅批准,将升阳乡改为升阳镇。

2001年2月,将沃皮、三胜、两个乡并入米沙子镇;同年撤销升阳镇和松柏乡,将两乡镇并入德惠城区,为升阳街道和惠发街道(原惠发办事处并入),原和平街道并入胜利街道,德惠市为13个镇、5个乡、4个街道。

2005年8月5日,将德惠市米沙子镇、万宝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长春市宽城区管辖(除土地规划、审批权外,其他仍由德惠市代管);8月8日,德惠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升阳街道,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布海镇管辖。撤销和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同太乡管辖。撤销杨树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大房身镇管辖。撤销夏家店镇,设立夏家店街道,属城区范围。至此德惠市共有建设、胜利、惠发、夏家店4个街道和大青咀、布海、天台、郭家、松花江、菜园子、大房身、达家沟、岔路口、朱城子10个镇以及同太、边岗、五台、朝阳4个乡。308个村,2884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止2013年,德惠市辖4个街道: 惠发街道、 建设街道、 胜利街道、 夏家店街道,10个镇:大青咀镇、郭家镇、松花江镇、达家沟镇、 大房身镇、岔路口镇、朱城子镇、 布海镇、天台镇、菜园子镇,4个乡: 同太乡、边岗乡、五台乡、朝阳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林省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 松辽平原腹地。地处北纬44°02"~44°53″,东经125°14″~126°24″之间。东隔松花江与榆树市、舒兰县相望;西与农安县接壤;南与九台市、长春市相连;北与扶余县毗邻。地处长春、吉林、松原、哈尔滨四大城市之间。按轴向距离,东西宽93.7公里,南北长94.5公里(含米沙子镇、万宝镇),幅员面积3435平方公里(2009年)。

地形

德惠市位于兴安岭地槽褶皱南缘。德惠市地貌分为剥蚀堆积地貌和堆积地貌。剥蚀堆积地貌分布在饮马河东岸的松花江、杨树、达家沟、夏家店、大青咀一带;堆积地貌主要是分布在相对下降的各河床两侧的河谷平原,有漫滩和一级阶地。形成了海拔200米左右的波状起伏冲积台地地形,属于东北平原东部山前冲洪积台地的一部分。

气候

德惠市属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自1958年有观测记录以来,多年平均温度4.9℃,多年平均白照为2580.8小时,年日照2609.7小时。温度5~9月份,积温年平均为2916.2℃。多年平均降水量(1915~2005年)为520.13毫米。年极度最低气温为值-39.92℃(2001年),年极端最高气温值39.82℃(2001年)。2009年太阳辐射量为118.7千卡/平方厘米,5月份最多,为14.2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4.6千卡/平方厘米,2009年光合有效辐射为58.1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无霜期114天。

水文

德惠市的水环境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三大类型。地表水,主要有一江(松花江)、四河(饮马河、伊通河、沐石河、雾开河)。这些江河在境内除松花江处于中游外,其余均为下游或末端,都属于松花江水系。饮马河、沐石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伊通河、雾开河则是饮马河的支流,还有三级以上支流40余条,纵横分布于全境。2009年,德惠市有百亩以上湖泊55处,面积958公顷。其余大小坑塘数百处。地下水,水量极丰的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石孔隙含水层,分布于松花江漫滩阶地。水量丰富的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在饮马河、伊通河漫滩阶地。水量较丰富的晚更新统冲积砂砾石承压水区,分布在哈拉哈至边岗高平原边部及雾开河的岗地上,呈半球状分布在高平原的周围。水量下等的全新统、下更新统冲积,冰水砂、砂砾石孔隙微承压水区,分布在高平原谷地及低丘陵谷地区。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7年,德惠市总土地面积为34.59 万公顷,农用地为28.59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3 %。其中有耕地25.38 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8.77 % 。农用地中有园地0 . 03 万公顷。林地1.37 万公顷。牧草地0.13 万公顷。其它农用地1 . 69 万公顷。德惠市建设用地为3.36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 % ;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河流水面、苇地、滩涂等)2.63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 %。土壤分为8 大类21 个亚类,其中80 %是比较肥沃的黑土类,属世界著名的黑土带,土壤肥力高,适合于五谷生长。

矿产资源

2007年,德惠市境内主要矿产资源为粘土矿,遍布德惠市。砂石储量120 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气矿藏丰富,已探明储量为64 亿立方米,气体纯度99.9 % 。杨树镇的陶粒岩矿地表面积达15 平方公里,深40 余米,可开采400 年。吉林省地质调查二所。对杨树镇页岩矿进行了勘查,该矿可供开采面积为0.6 平方公里。

水资源

德惠市境内有 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沐石河、 雾开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0.13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54.2 毫米,2007年,德惠市水资源总量4.12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7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42 亿立方米,过境客水156.4 亿立方米。德惠市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81 亿立方米。

人口民族

人口

2009年,德惠市人口943695人,其中农业人口786552人,占83.35%,非农业人口157143人,占16.65%;男性人口479486人,占50.81%;女性人口464209人,占49.19%;18岁以下人口168026人,占17.8%;19~35岁人口260177人,占27.6%;36~60岁人口387777人,占41.1%;61岁以上人口127715人,占13.5%。

2018年,全市户籍总人口881987人,同比下降0.1%。其中,乡村人口727556人,城镇人口154431人。

2018年,全市人口出生率3.28‰,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长率-2.21‰。[1]

民族

2009年,德惠市有少数民族19个:分别为回族、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彝族、藏族、苗族、壮族、 维吾尔族、 布依族、 达斡尔族、土家族、 鄂伦春族、锡伯族、侗族、 畲族、 纳西族、普米族、 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7130人,占德惠市总人口的0.75﹪。人口较多的民族为回族和朝鲜族。回族人口5560人,其中市区4360人、郭家镇786人、朱城子镇328人、其它乡镇散居86人;朝鲜族人口1120人,其中居住胜利街长青村朝鲜族4社580人,其余540人散居在朝阳、岔路口、五台等乡镇。其它少数民族人口450人,分布在德惠市各地。

经济概况

综述

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23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195.8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251.27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9.1%。[1]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10986公顷,比上年增加11320公顷,同比增长5.7%。其中,水稻播种面积48600公顷,增加4423公顷,同比增长10.0%;玉米播种面积159470公顷,增加7983公顷,同比增长5.3%;大豆播种面积339公顷,减少190公顷,同比下降35.9%。

2018年,全年粮食产量189.81万吨,比上年减少25.19万吨,同比减少11.72%。其中,水稻产量46.2万吨,比上年增加2.7万吨,同比增长6.2%;玉米产量139.86万吨,比上年减少28.04万吨,同比减少16.7%,大豆产量0.17万吨,与去年持平;全年油料总产量0.64万吨,比上年增长156%;蔬菜产量18.54万吨,比上年减少146.86%;瓜果产量1.0万吨,比上年减少76.19%。

2018年,有效克服严重春旱,粮食总产达到40.5亿斤,继续保持稳产高产。园艺特产业发展到27.8万亩,打造规模化棚膜经济园区3个,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546亿元。落实惠农政策补贴资金6.7亿元。整合投入“三农”资金14.4亿元,增长7.4%。品牌优势日益彰显。“德惠小町”米产业带建设全面提档升级,“德惠市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获评省级、长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德惠小町”米现已站稳闽、浙、沪等南方城市中高端市场,“中国优质小町米之乡”优势和潜能加快释放。德大、吉星、德翔、佳龙、阔源、佰顺等6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通过农业农村部第八次监测,占全省上榜企业的1/7。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完成4条66千伏农网改造升级,建设高标准农田10.3万亩。新建农村公路125公里,岔路口镇河北、马家店跨江大桥投入使用。万宝拦河闸、松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农机总动力发展到143万千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实施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22.3万亩。在岔路口镇打造了全省首个乡镇级GS1溯源平台,新认证“三品一标”16个。布海镇“全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项目获国家批复。现代牧业稳步发展。“德惠市肉鸡产业园”被评为长春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肉鸡产业园培训中心建设完成。新建养殖小区10个,创建省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5个,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投入使用,兽医实验室建成运营,非洲猪瘟防控形势稳定,畜牧业产值实现73亿元。农业农村改革提速。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分别发展到3900户、600个,流转土地114.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国有林场改革通过省级验收。[1]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03户,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75.7亿元,同比增长14.5%。

2018年,民营经济企业个数6566户,同比增长28.9%;实现产值1650同比增长13.8%,营业收入实现1600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加值实现439亿元,同比增长7.9%。[1]

建筑业

2018年,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21家,比去年减少一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27亿元,同比增长6.62%。[1]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6.4亿元,同比下降60.3%,其中工业投资68.9亿元,同比下降6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9.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4亿元,同比下降62.4%。

2018年,达利短保食品、回头客休闲食品等项目投产达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新校区(一期)投入使用,才府玻璃包装容器(一期)、丰驰木业等项目试产运营,鼎庆管业、金鸟保健品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发展质效明显提升。[1]

贸易

2018年,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个体工商户47899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9.1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城镇消费增长10.6%,乡村消费增长13.8%。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增长2.5%。[1]

财政金融

2018年,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53279万元,同比下降5.2%,可比口径下降13.9%。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77381万元,同比下降28.3%;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91219万元,比上年下降9.1%。在支出上,优先保障了工资和各项民生事业等支出。

2018年,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85279万元,比上年增加5481万元,同比增长6.9%,完成年度预算的84.2%;地税部门完成47144万元,比上年减少14315万元,同比下降23.3%,完成年度预算的125.6%;财政部门完成20856万元,比上年增加458万元,同比增长2.2%,完成年度预算的124.1%。(全口径财政收入)

2018年,分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19224万元,比上年减少15194万元,同比下降44.1%,完成年度预算的81.8%;地税部门完成37533万元,比上年减少15616万元,同比下降29.4%,完成年度预算的105.1%;财政部门完成20624万元,比上年增加226万元,同比增长1.1%,完成年度预算的122.8%。(地方级财政收入)

2018年,从主要税种收入完成情况看,增值税(100%部分)完成1.5268亿元,同比下降44.3%;营业税完成(100%部分)0.0025亿元,同比下降96.1%;企业所得税(100%部分)完成0.5745亿元,同比下降45.4%;个人所得税(100%部分)完成0.1007亿元,同比下降19.8%;耕地占用税完成0.3581亿元,同比下降80.7%。

2018年,银行类金融机构10家,小额贷款公司11家,保险机构20家。各项存款余额302.7亿元,同比增长6.7%;各项贷款余额141.0亿元,同比下降35.32%。[1]

社会事业

教育

2018年,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00所。其中,小学159所,初中35所,高中5所,职业中学5所,幼儿园93所,特殊教育学校、朝鲜族小学、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教职工9770名。其中,小学教师4079名,初中教师2370名,高中教师1325名,职业学校教师359名,教师进修学校教师97名,教辅单位职工13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5名,幼儿园教师1464名,中等专业学校教师41名。在校学生90536名。其中,小学学生40748名,初中学生23747名,高中学生13312名,职业学校学生1265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39名,在园幼儿11325名。[1]

卫生

2018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兜牢“底线民生”,保障“基本民生”,提升“质量民生”,全力实施幸福德惠行动计划,“十件惠民实事”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步伐坚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头等大事,投入最大精力、选派最强干部、集中更多财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4个贫困村顺利退出,287户、644人成功脱贫,脱贫比例累计达95%以上。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整合各级各类资金5407万元,实施了种养殖、光伏发电等产业扶贫项目35个,32个贫困村全部实现“一村一品”,3725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项目全覆盖。新建饮水安全工程12处,解决了1.9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造农村危房687户。义务教育阶段控辍率达100%。落实贫困户大病救助兜底政策,为贫困人口缴纳新农合等四项保险费用375万元,基本实现健康扶贫“四个百分之百”目标。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增收“暖流计划”,新开发就业岗位7200个,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46万人次,报销城乡居民医疗费6亿多元,发放低保金4614万元、医疗救助金2607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市医院医疗综合楼启动建设,全力打造市医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中医院康复中心,医疗能力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扎实开展,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达到65%以上。国家中医药先进县复检顺利通过。投资9800万元打造“温馨村小”20所,130所村小电取暖改造全部完成,连续5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职业教育位居全省县级前列。文体事业全面发展,竞技体育保持全省县(市)领先水平。[1]

人民生活

2018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年末在岗职工平均人数34640人,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52869元,同比增长1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600元,同比增长6.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20元,同比增长5.8%。

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11.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1%。

2018年,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级环保督察为契机空气质量大为改善。投资2亿元,加快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淘汰20吨以下燃煤锅炉243台(套),提标改造20吨以上燃煤锅炉39台(套),并全部纳入在线监测系统。严格开展扬尘治理,黄标车全部淘汰。立足疏堵结合,从严管控,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2天,优良率达到93.7%,是近几年空气质量最好的一年。[1]

城市建设

2018年,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城乡规划有序衔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报批,“三区三线”规划完成,消防、燃气、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56个村庄规划扎实推进,城市空间和生产力布局更趋优化。城乡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楼房开发44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2150套。完成60个老旧散小区巷路改造工程。省道其太公路(102至大房身高台子段)顺利通车,是全市农村公路标准最高、质量最好的示范工程。德环路(东风路至德惠路段)建成通车,城市内环框架逐步形成。智慧水务等15项供水改造工程全部竣工。引入社会资本,首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正式签约。城市管理精细高效。巩固“征收打违百日会战”成果,完成房屋土地征收拆迁60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24万平方米。全年供地154万平方米,新增114万平方米。持续整治露天烧烤、占道经营等违法行为,昌盛街口、商贸大厦门前、红旗胡同占道经营乱象得以清除。开展了交通安全大整治、车辆超载超限专项整治行动,严打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交通环境和运输市场秩序得到净化。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扎实推进惠民公园、文化公园、高铁站前广场景观提升工程,公共休闲空间优化拓展。着力提升城区美化、净化、亮化水平,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复审。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配备压缩式垃圾运输车19台,启动建设乡镇正规垃圾中转站11个,“户分拣、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乡村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初步构建。布海镇长山村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2018年,水系治理全面发力。累计投资4亿多元,全力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河长制”“河湖警长制”,巡河治河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科学编制“一江四河”治理规划,全面启动“九项工程”,深入开展清河等“五大专项行动”,清理沐石河非法围堤73公里,清理河道内小围堤56.9公里,清理土方80.7万立方米。关闭非法采砂场10家。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2座,河道面貌明显改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面启动,建成粪污收集池442个、粪便处理中心1处。太兴垃圾场封场工程竣工验收,东风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朱城子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三道沟应急污水截流工程建成启用,污水防控能力稳步提升。土壤防治扎实推进。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土壤保护。克服各种困难阻力,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302户,取缔“散乱污”企业35家,关闭黏土砖厂14家,农厕改造9000户。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23万亩,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加大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有效加强。全年农防林更新改造200公顷,清收林地造林715公顷,商品林迹地更新81.5公顷,生态屏障不断筑实。[1]

交通运输

京哈铁路、京哈公路(102国道)、海南三亚至黑龙江同江高速公路、大连(北京)至哈尔滨高速铁路平行纵贯德惠市境内100余公里,京哈公路与九条县级公路和156条乡级公路连接成网,海南三亚至黑龙江同江高速公路在德惠境内留有3个出口。德惠市区距长春机场85公里、哈尔滨机场173公里。沿松花江航道,可上溯吉林市,下经哈尔滨市、佳木斯市至同江口岸。距营口鲅鱼圈港500公里,大连港700公里。

旅游资源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6)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7)

德惠是地级市吗(长春外五县第四篇)(8)

东正教堂

东正教堂俗称“喇嘛台”的东正教堂,地处德惠市和平街(原站前街)东北部约百余米处,北哈铁路大动脉德惠站南侧近200米处,教堂坐北朝南,正门在教堂的北面,下有大厅。大厅北侧上部为钟楼,钟楼高4米有余,每

6张

德惠

面都有拱式窗口,楼檐四面为缦圆形角端微翘,由圆柱托起,顶呈半圆穹顶,顶部又有一小半圆,外观像一压腰葫芦上涂绿漆。教堂为一不规则长方形,南面无门,各门屋顶均由两根砖砌圆柱擎起个半圆形,凸起的半圆饰有桃花瓣样的半雕绞饰。门斗凸出于主体建筑2米许,与教学围墙毗连,门框上部为“十字架”浮雕饰件,各门前均筑有三层台阶,建筑上部屋脊为黑漆铁瓦盖。

贡江碑

清代 贡江碑位于吉林省德惠市朝阳乡朱家坨子东0.5公里黄鱼圈。同时是 榆树、 舒兰、 九台和德惠等四市交界处。此碑质料为汉白玉石。碑首高为0.90米,宽为0.76米,厚0.223米,碑身高1.72米。碑身正背两旁上下雕刻二龙戏珠,中间是斜刻的字组成的图案,背面是不同形状的卷云纹浪花纹图案。碑身正面阴刻楷书碑文719个字。楷书“铁案千秋”四字,碑座正面是雕刻的牡丹花纹图案,背面是整齐小卷云连台图案,碑身外是用青砖砌成的拱形碑坊。

揽头窝堡

揽头窝堡遗址位于吉林省德惠市边岗乡丹城子村揽头窝堡屯。遗址地表散布着大量古代砖瓦、陶器、瓷器的残片和各种建筑构件等。分布的范围北边可达1.5公里之外的双城子古城城下,南边与2公里远的丹城子古城相接,东西跨度1公里。文化层厚达1.5米左右。陶器,均为灰色泥质,有罐、翁等大型器,并有釉陶器。瓷器,多为碗、盘等小型器。建筑构件,除布纹瓦、青砖外,还有瓦当、勾滴等。 揽头窝堡遗址是以金代依存为主的重要遗址。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密文化层厚,又与丹城子、双城子两处古城为邻。2007年5月认定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著名人物

德惠市有顾秉林、葛珊珊、孙小宝等著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