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556期 文/无常奉天玉 插图/东方夜未眠)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1)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当时一些事件的真相,认识一些三国名人的真实面目,还会产生很多疑问,例如同样是在战斗过程中,遭到了敌军的乱箭“扫射”,为什么曹魏名将许褚没有大碍,甚至毫发无伤,更善用兵的张郃,却死于非命了呢?难道是因为,许褚的能力,比张郃更强吗?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2)

《三国志》记载:“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余人留南岸断后。超将兵骑万余人,来奔太祖军,矢下如雨。褚白太祖,贼来多,今兵渡已尽,宜去,乃扶太祖上船。贼战急,船重欲没。褚斩攀船者,左手举马鞍蔽太祖。船工为流矢所中死,褚右手并溯船,仅乃得渡。是日,微褚几危。”

意思是说,潼关之战的时候,曹操率军北渡,并安排士兵先行,他和许褚率领百余勇士断后。就在士兵大部分已经渡到对岸的时候,马超突然率万余大军赶来。许褚扶曹操上船离开,敌军追不上,只能放箭,许褚一边斩杀攀着船沿的士兵,一边帮曹操用马鞍挡箭,还在船工被射杀之后,负责划船。最终让曹操脱离了危险。也就是说,他是在乱箭之中,逃出生天的。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3)

而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时候,退兵至木门,司马懿派张郃率兵追杀,张郃早就料到了诸葛亮必设有埋伏,却不敢违反军令,只能前去追击,结果被一箭射中了右膝盖,并战死当场。也就是说,作为一代名将,同样面对乱箭,他在早有预料的情况下,却还是中箭身亡了。《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谥曰壮侯。”同样是曹魏名将,同样面对乱箭,为什么许褚和张郃的结局,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是因为许褚比张郃更厉害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4)

一、两人的求生欲不同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5)

众所周知,许褚一向对曹操忠心耿耿,纵使他性格痴憨,也应该知道,如果自己阵亡,曹操也很难逃得出去,所以他在保护曹操的同时,必然也会尽量保全自己。而张郃不同,他随司马懿出征,应该了解司马懿不是冲动之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所以他应该意识到了,司马懿逼他追他诸葛亮,其实是逼他去送死。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他知道,如果自己这时战死,或许还能混个烈士,保全子孙,但如果违命,司马懿很可能会给自己安排什么罪名,那自己就真的晚节不保了,所以张郃可能在一心求死。

二、距离的变动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6)

抛开张郃一心求死的可能性不谈,他在追杀诸葛亮的时候,是迎着箭矢射来的方向前进,也就是说,他越追赶越容易中箭,越向前,向他射来的箭矢力道越大,越容易受伤,甚至死亡。而许褚是在逃亡,他越奋力向前,离射箭之人越远,越逃越安全,所以他中箭的机率一直在不断的减小,死亡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减小。何况他手中的马鞍,在为曹操挡箭的同时,也在为他自己挡箭,这又为他加了一重安全保障。

三、弓箭的区别

三国张飞与许褚交手记录(许褚活下来救出曹操)(7)

另外,《三国志》中明确记载道,诸葛亮是一个发明家,他为了更好的北伐,不但设计了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还改良了弓箭,造出了损益连弩,即诸葛弩。这种弓箭不但射程远,力道大,还能连射,在战场上可谓威力无穷。而马超的军队射许褚的时候,用的仅是普通弓箭,杀伤力没有那么大,再加上距离的问题,就算许褚被射中,只要不是要害,就不会丢掉性命,甚至不会有大碍。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同样是面对敌军的乱箭,张郃的许褚面对的具体情况,以及自己想法,都有很大的差别,这才是导致他们结局不同的重要原因,这与实力的差距,没有太大的关系。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