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有两个词语非常的时髦,而且在那个年代并驾齐驱,尤其是“先生”这个词语在沉寂了数十年后成为和“小姐”一样时兴的称呼。

先生这个词语很早在《诗经》中出现,但意思和现今相差甚远,后来演变为对年长而又有学问的男性的称呼。

阶级关系是什么意思(同志亡)(1)

“先生”和“同志”的第一次历史碰撞

鸦片战争之后,社会风气逐渐开放,很多新的事物和思想进入中国大陆,为了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时人厌弃一些旧时象征阶级身份的词语,比如老爷、大人、一些官职的称呼,改用先生。

这个词语相当于英语中的Mr,含有对成年男子的尊敬之意,这种称呼一直延续到1949年,因为49年之后我们有新的词语代替“先生”,这个词语就是“同志”。

事实上现在看来,哪怕是“先生”这个词语是自由平等的产物,但依然带有排他性和阶级属性,只有“同志”这个词语完全消除了称谓上的阶级和地位区分。

我们可以无所限制的使用“同志”这个词语,不管你职位高低,是男是女,从事什么行业。

但是如今这个美好的词语被曲解成什么样子,大家都心知肚明,我就不多说了。

阶级关系是什么意思(同志亡)(2)

女“先生”和流氓“先生”

先生这个词语现在演变成为一个自己对尊崇敬仰之人的称呼,或者在某方面有独特建树之人的称呼,比如我们现在尊称林徽因先生、杨绛先生,过去有宋庆龄先生、何香凝先生等。

对于男性来说,先生的称呼就更多,比如南怀礼先生、季羡林先生等,中山陵的碑文上有先生的称呼,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等。

当然也有东施效颦的意外,比如旧社会上海滩的黑社会头子杜月笙,这人原本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大流氓,后来羽翼丰满之后,就长袍马褂起来,不准人叫他老板,改称先生。

当时有个当过北洋政府总长的名流人物章太炎,为了1000元的酬金,充当杜月笙的法律顾问,并且也称呼这流氓头子为先生。

即便是如今在网络上称呼杜先生的人也不在少数,不过这个词语从古至今的演变上,确实没有给一个流氓头子留下空间,那些称呼杜月笙为先生的人也很难窥知其思想和动机。

阶级关系是什么意思(同志亡)(3)

圈子里的“先生”和圈子外的“先生”

另外把老师称为先生的的传统也一直延续下来,上世纪50年代,口头上称呼老师都为先生,很少有称呼老师的。

此外在我国北方地区,把一些江湖艺人也称呼先生,比如算命先生、阴阳先生、看病先生,这里面的先生其实还是对一些有特殊本领的人的称呼,可能是圈子的不同,学者圈的先生明显和世俗圈的先生不是同一个东西。

至于妻子称呼丈夫为先生的称呼更是由来已久,《列女传》就是例证,五四以来,先生太太并称,也闹出一些让人费解的乐子,比如某些女生嫁给自己老师,给别人解说的时候就说,我先生(丈夫)就是我先生(老师)。

“同志”的最后一次高光

1949年7月毛主席发表了一篇文章,调侃一些思想糊涂的人为可爱的先生,那时人们被称作同志,就感觉亲切光荣,称为先生,虽然还有尊称,但明显冷淡疏远。

后来先生这个称呼一度扩大,只不过当时李宗仁归国,叫同志明显不合适,只好把先生的称呼给这些人。

76年以后,同志这个词语称呼不断扩大,很多追悼会上,家属都以听到同志这个词语为光荣,这个词语让他们从心灵上找到了归属感。

但是后来先生这个词语又吃香起来,有人认为是和港澳台同胞联系频繁受到影响,但其实是拥有先生称谓的人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直到现在。

阶级关系是什么意思(同志亡)(4)

总结:先生在近代社会其实发展出三层含义,一是男士之间的互相称呼;二是对一些有社会贡献的女性或者男性称呼;三是对一些人的贬义称呼。

但是这些词语无论怎么称呼,我们天然发现他是属于少部分人的头衔,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互相称同志的时代更能消弭阶级属性,利于社会公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喜欢就关注作者@唯心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