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滨摘编发布)

“风起于青萍之末”,是我们古人对自然现象观察后得出的直观经验,常用来喻指大影响、大思潮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而这最初的微弱风源就来自水面上的“青萍”。

“青萍”,《辞海》的解释为:“植物名。即‘浮萍’。”浮萍为水面浮生植物,密布飘浮于水面。(见下图)——

雨打青萍水上浮(是青萍)(1)

不过大家想过没有,这种紧贴水面、随水而逝的飘浮植物怎么可能招风呢?水面浮生植物“青萍”为此,我们要探究一下“风起于青萍之末”一词的出处。

“风起于青萍之末”典出战国时楚国辞赋家宋玉的《风赋》。原文为:“王曰:‘夫风始安生哉?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说的是楚襄王与宋玉的一段对话。楚襄王问:“那风,最初是从哪里生成的呢?”宋玉答道:“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蘋的叶尖上兴起。”

但《风赋》所载并不是“青萍”,而是“青蘋”。“青蘋”是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叶有长柄,顶端四片小叶高高伸出水面,状如汉字之“田”字,故又名“田字草”。(见下图)——

雨打青萍水上浮(是青萍)(2)

水生蕨类植物“青蘋”

一旦风生水起,青蘋便随风摇曳,成了古人的风向标,故才有“风起于青蘋之末”之说。

看来,“风起于青萍之末”是我们长期习而不察的语文错误。在百度上搜索,竟高达1250000个。那么,“青蘋”何以误作“青萍”?其实,这都是简化字惹得祸。

“青蘋”的“蘋”为繁体字。在繁体字中,“蘋”表达两个不同的概念:读作pín时,为“青蘋”之“蘋”;读作píng时,为“蘋果”之“蘋”。《简化字总表》将“蘋”简化为“苹”,但并没有根据不同读音对其加以区分,而是由“苹果”这一义项来替代。由此,这个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蘋”字,便在现代人的视野中消失了。

“苹”吃掉“蘋”的结果,不仅吞没了一派诗情画意,而且导致了后来语言文字运用中的混乱。因此,当人们看到“青苹”一词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苹果。“青苹”不就是“青苹果”吗?“风起于青苹之末”和苹果有何干系?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想到了“青萍”。

这种在中华大地上司空见惯的水面浮生植物,长期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诸如“飘萍”“萍踪浪迹”“萍水相逢”等等。于是便张冠李戴,相用而不疑了。

虽然“蘋”字被简化字消灭了,但它还是化身为“苹”被大家使用着,只不过常常被当成“苹果”之“苹”,或误写作“浮萍”之“萍”。比如电视连续剧《甄嬛传》中,那位果郡王府的丫鬟采苹,其“苹”字就是这个隐身的“蘋”。为什么不是“采摘苹果”之意呢?“采苹”一词出自《诗经·召南·采蘋》:“于以采苹(蘋)?南涧之滨。”古代贵族女子出嫁时,需要采蘋祭祀,告知先人。显然苹果不会长在“南涧之滨”;另外,苹果古称为“柰(nài)”,我国早在夏朝时即有“紫奈”食用,“紫奈”就是红苹果。自古以来,中国女孩子取名,多有引自《诗经·采蘋》者,这是文质俱美、极富诗意的绝佳辞藻。如唐玄宗的宠妃梅妃,本名就叫江采蘋。唐僖宗时,那位红叶题诗终得佳偶的宫女名叫韩采蘋。

雨打青萍水上浮(是青萍)(3)

值得欣慰的是,如今《现代汉语词典》开始亡羊补牢了,已将“蘋”字(“蘋”的“頁”部简化为“页”)收录其中。但是,与“蘋”有关的词语还没有作相应的调整,故“风起于青萍之末”与“采苹”之语仍大行其道。另外,由于没有做好解释说明工作,社会上对“苹”、“萍”、“蘋”这三个发音相近的字还不能加以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