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大兴区殡仪馆,一场告别仪式正在进行。

逝者是一位29岁的女孩,就在新婚将近之时,一场意外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整个生命旅程就此完结,婚礼也变成了葬礼。

曾经的未婚夫在告别仪式上哭的凄凄惨惨戚戚,仿似世界就此坍塌,这个情景实在是闻者落泪,听者悲伤,在场诸人无不为这对“新人”遗憾。

告别仪式结束,众人转身离去之时,刚才还哭得不省人事的未婚夫,却偷偷来到了工作区,阻止殡仪馆工作人员火化女友。

未婚夫的要求很简单很直接,把棺材打开,工作人员对他的深情更是心生赞叹。

尽管不太符合要求,但在未婚夫坚决要求下,工作人员还是无奈的将棺材重新打开,准备让他再与未婚妻见最后一面。

然而,未婚夫的行为却惊呆了所有人,他径直取下了未婚妻手上佩戴的那枚钻戒,还向工作人员解释,这枚钻戒可是价值23万!

一切的美好就此破碎,工作人员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因为这样看似离奇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

在人生的终点,看人生百态

事实上,这些事情对于一位殡葬师来说实在不算是什么新鲜事,因为在这个人生的终点处,作为见证人的他们,总能置身事外的看清许多。

当然,他们看到的肯定不只是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许多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展现的方面,都会在此显露无疑。

我们今天就将跟随殡葬师卫艳茹的脚步,坐看人生百态。

小小的殡仪馆里每天都要“迎来送往”无数逝者与送行人,在这个人生终结点,各种各样的故事轮番上演,不大的空间里容纳了一个微缩的社会。

在此工作十数年的卫艳茹,就曾经耳闻目睹了无数让人嗟叹不已的故事。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2)

曾经,有这样一位富商,年幼的儿子遭遇绑票,最终没能成功营救,不幸罹难,对于一位父亲来说这是十分悲痛的事情。

可当孩子被送来殡仪馆时,这位悲伤的父亲却依然没有想明白父子之间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财大气粗的富商只是将20万元甩给殡仪馆,所求十分简单,必须要将这些钱全部用出来,办一场奢侈的告别仪式以抚慰自己的心。

当殡仪馆将剩余的钱物还给富商时,对方却毫不犹豫的将这些钱全部投入火中,仿佛如果不用完它们就无法表达自己对儿子的思念。

然而,这样的方式却并不能挽回万一,固然他中年丧子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此偏激的行为却也不过表现出了其内心的虚妄。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3)

对于儿子最后一程,没有太多的情感投入,依然是简单的花钱买路,这实在不是一位深情父亲该有的表现。

即便是将这些钱物捐赠出去,让更多困难之人获得帮助,都比这样挥霍更能宽慰幼子的心。

如今,这样的行为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又显示了一位父亲的空虚,父子之间竟然只能依靠钱物来表达思念,这是何等可悲之事。

这还只是个例,很多时候,很多地方,葬礼往往都会演变成这样的模式,让亲人最后一程走的充满虚伪与无奈。

在殡仪馆里,卫艳茹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故事,许多人都将葬礼变成了“炫耀财力”的一种形式,不少的家庭盲目跟风,葬礼反倒变成了聚会。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4)

整个葬礼办下来,大多数的参与者都是在大吃大喝,心中有多少对亡者的思念不好说,似乎所用的花费已经将思念全部表达。

当然,这很多时候只是一种借口,据卫艳茹观察,很多时候送葬的亲人为了葬礼花费数万,却会为了几百块的遗体托运费用大感不满。

人前风光大葬,人后却在斤斤计较,这些占据了太多的空间,极大压缩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说到底都是一种虚伪的陋习。

身在其中的殡葬师们每天都要见证这些,当然这其中有许多虚伪无情之人,可是在这个人生终点,世间的真情也会无限流露,感人至深。

在这里,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依依惜别,没有太多的花哨布置,也没有庞大的送别亲友团,一切都是平静而安详的进行。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5)

老人双手颤巍巍的拿出曾经的情书,深情的读给已经阴阳两隔的老伴,这一刻的画面是如此的温馨,几句简单情话中包藏了数十年的真挚情感。

目睹这一切的卫艳茹深深明白,这一方短信,寥寥数行,平静而深情的语言胜过世间一切,让两位老人的情感无限升华。

还有一位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儿子还是选择了自杀的方式逃避一切,这实在是任何人都很难接受的残酷事实。

面对着已经年过40的儿子,年老的母亲没有满心愤懑的吵嚷哭闹,只剩作为母亲的怜爱,葬礼的安排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对于儿子的葬礼,母亲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只是默默地嘱托着一些葬礼的细节,希望能够让儿子平静的离开这个世界。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6)

而其中最让卫艳茹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在仪式上多放几盆植物,好让自己的儿子走的不那么冷清。

一个如此简单的要求,却饱含了一位母亲深切的情感,让冰冷的葬礼现场变得“温馨”无比。

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

不一样的选择,带来的是不一样的人生,工作中的种种经历让卫艳茹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不再迷惘,可是在当年,这样的选择却是让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的。

身为一名85后,卫艳茹的生活并不能算艰苦,自小如他人一样期盼着考上好大学,用自己的知识自立自强,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然而,当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卫艳茹一直以来的愿望似乎就此失去根基,数学成绩严重拖垮了高考总成绩,卫艳茹依靠这样的成绩根本不足以报考任何一所本科院校。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7)

不管是自己还是家里对于复读都没有太多的考虑,按照家里人的想法,一个女孩子稳定就好,填报师范师专之类的专业就可以了。

此时的卫艳茹却有着自己的打算,她选择了离家万里的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更加让人惊讶的是,她选择了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

事实上,那个时候卫艳茹心里只有一个十分朴素的观念,那就是这样的冷门专业,而且就业方面比较直接对口,以后应该比较容易找工作。

这实在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接受的选择,家里人几乎人人都反对,可是曾经听话的小女孩却意外的倔强,而且爷爷还十分赞成,更是让她坚定无比。

虽然家中都认为这样的工作根本不好意思在人前提及,可爷爷却认为这是一个积德行善的事业,应该有人去做,甚至提前将自己的后事交给了孙女。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8)

卫艳茹自己本就觉得这个行业将来好就业,听了爷爷如此的鼓励那更是无比坚定,最终家中没人能够改变她的决定,殡葬之路就此开始。

在爷爷的善事论断下,卫艳茹的学习变得更加积极主动,而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她对这一行业的认识,心中对职业的认可竟真的与日俱增。

想到可以用自己这双手,这份心去做一个灵魂摆渡者,去抚慰那些逝者与家属的心灵,卫艳茹心中充满力量。

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的动手操作,卫艳茹都细心摸索,很快就得到了殡仪馆实习的机会,跟从老师傅强化自身技艺。

毕业后的情况正如卫艳茹当初设想一样,工作非常容易找到,她就这样加入了北京大兴区殡仪馆,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9)

当然,这个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心甘情愿接受的,当初一起学习的同学,毕业后就有一半人离开,等到工作之后,没几年时间卫艳茹就成了独苗。

可这并没有改变卫艳茹的决心,她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这份工作,这也让她获得了与他人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据卫艳茹回忆,初到大兴殡仪馆时,自己的工作还是为遗体做美容,这可不同于一般的美容工作,毕竟遇到的可能是任何情况。

当初她第一位服务对象就是铁路事故的死者,身体支离破碎,工作强度可以说是十分巨大,可想而知对于一个初入行的年轻女生是有多么的不易。

心中充满信念的卫艳茹却没有太多的恐惧与犹豫,在师傅的教授指导下,她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并逐步熟悉了实际的操作。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0)

一系列的擦洗、缝合,逝者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貌,卫艳茹心中不禁产生惋惜之情,对自己的工作也更添敬意。

接下来就是为逝者整理遗容,卫艳茹轻手轻脚的为他穿衣、梳妆,一如对待生者,直到最后看到逝者终于安详的躺在厅堂,等待吊唁者前来。

直到此刻,卫艳茹心中才得以宁静,对于自己的选择也更加充满信心,她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慰逝者,宽慰生人。

尽管一开始工作的不适应,时常让卫艳茹半夜噩梦,哭醒也是再所难免,可她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相信最初的不适终将过去。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1)

灵魂摆渡,生命不息

有了这样的理想,加上内心的坚定与坚持,这份工作很快就不再是一个拿不出手的事情,反而成了自己的骄傲。

对于殡仪馆的工作,卫艳茹很快适应,而且在多个岗位都获得了不少的体验机会,不仅是遗体整容,还做了遗体火化、引导等不同的工作。

而最终她留在了司仪的岗位上,成为一名告别仪式的主持人。

这对于卫艳茹来说是一个非常庄严的任务,她需要掌控好整个葬礼仪式,不可以出任何差错,更要让参加者都能舒心。

因为殡葬礼仪不同于其他,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希望重来。

当然,作为一名殡葬礼仪师,要求自然也是要比其他行业的主持更严格,基本的仪容就排除了女孩子最爱的大多数装扮。

可是卫艳茹也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自己看起来能够更加的精神饱满,尽管不能佩戴花哨的配饰,可是简单的耳钉也可以为司仪增色不少。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2)

于是她放弃了装扮的机会,只留一对简约的耳钉相伴,既满足自己仅有的爱美之心,也让参与葬礼的人都能感受到生机与活力。

葬礼的司仪其实并不容易,每天都要早早准备主持词等,所以自从加入大兴殡仪馆司仪队伍,卫艳茹基本每天都要5点起床收拾。

春去秋来,每天早上,卫艳茹都会早早将自己收拾停当,用最为清爽最为得体的姿态去迎接一天的工作。

卫艳茹的工作态度就是希望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获得心灵的抚慰,即便已经失去的亲人,依然可以安静的送他最后一程。

为了做到这一点,卫艳茹会将葬礼的每一个细节都精心把握,小到逝者的名字读法,大到逝者生前的诸多愿景,她都会耐心与家属沟通交流。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3)

卫艳茹希望能够让逝者在最后的仪式上,与自己的亲属,与这个世界来一场平静的告别,任何细节都要精准把握。

每年大兴殡仪馆就有数千场的告别仪式,卫艳茹基本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的场面,一日三场属于正常情况,一日九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以卫艳茹的严谨细致,每一场仪式都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往往一天下来,整个人就如虚脱一般,可是她内心是满足的。

因为她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每一个细节,她自觉对得起自己灵魂摆渡人的身份,而且爷爷都是自己亲自送走的。

最让她欣喜的,恐怕是女儿对于自己的工作竟然都不曾有过“嫌弃”,对妈妈的职业女儿始终骄傲,家里人也逐渐开始接受这样的自己。

殡葬学那些诡异的事(从业十几年见各种奇葩事)(14)

卫艳茹也变得更加坦然,对于灵魂摆渡的工作也更加认真,当然,常年的殡仪馆工作也让卫艳茹获益匪浅。

在这里见惯了生死,卫艳茹对于生命反而有了一种更加深刻的理解,她更加珍惜一个人的生命,因此对于自己的人生她也十分珍爱。

每当闲暇,卫艳茹总不愿停下来,茶道、书法任何一项自己喜爱的事物她都愿意静下心来尝试,生活的幸福总要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十数年下来,卫艳茹不仅因为兢兢业业的工作获得了无数的荣誉,也在生活中积累了无数的经验,让自己的生命充实而美好。

每一个工作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一个生命都应当获得自己的幸福,只要愿意去努力追求,生活总会给予你该有的希望。

编辑:骆驼

责编:林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