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福寿螺卵泛滥(注意义乌河边出现)(1)

前不久,新浪微博网友@郑一诺er发微博,讲述了自己在蜜月旅行时误食福寿螺,导致寄生虫入侵脑部的恐怖经历:怀孕的她做了六次腰部穿刺,输了近300瓶水,吃了十几盒打虫药,因药物和激素作用身体变形,被迫进行药物人流。

这条消息曾经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前两天,一名义乌网友爆料,称自己在大陈镇杜门村附近的河岸边发现了一小堆一小堆粉红色虫卵一样的奇怪东西,看上去有点恶心。由于该网友不知该东西为何物,心里忐忑不安,于是便打了求助电话。经专家现场查看,确定粉红色虫卵是福寿螺卵。

公园福寿螺卵泛滥(注意义乌河边出现)(2)

【网友爆料】

河岸边发现一堆堆粉红色虫卵

接到网友电话后,大陈镇和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刻前往现场查看,义乌“绿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团的成员也作为专家前往。

在现场,工作人员看到该河道岸边水草和水渠中的石头上布满密集的粉红色卵团,工作人员还在河道中打捞出正在抱卵的一对福寿螺。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判断该河段福寿螺大量爆发,必须马上开展防治工作。对于此处发现的福寿螺,大陈镇已组织力量进行剿灭。

提起福寿螺,也算是最近的一个“网红”了,只是名声并不太好。网友@郑一诺er的帖子让冒充田螺的福寿螺一时间成了“洪水猛兽”,引发吃货圈一阵恐慌。很多网友在看完帖子后纷纷发帖询问:“福寿螺和普通田螺到底有什么区别?”“餐馆里卖的不会也是福寿螺吧?”“糟了,我也吃过这种螺,要不要赶紧去打虫啊?”

记者查了一下,福寿螺惹祸的事情确实不少。早在2006年,北京就曾出现一起福寿螺事件,那年6月,北京暴发广州管圆线虫疫情,起因就是一群食客在某酒楼食用了未熟透的福寿螺菜肴,当时北京友谊医院共收治81例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

为什么市场上少数商贩会用福寿螺来冒充田螺?这正是因为福寿螺繁殖能力强,价格低,比田螺便宜。有些餐馆的“爆炒田螺”用的就是福寿螺作为原材料,可惜福寿螺虽美味,却可能携带寄生虫。因为福寿螺的肉很大,煮久了会变老难嚼,一些厨师为了让螺肉更加嫩滑,缩短了高温烹饪的时间,但未经高温烹饪的螺肉内还存活着寄生虫,人吃下后就可能被寄生虫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