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怎么跟李治搭上关系的呢?这还得从唐太宗之死说起。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五月二十六日病死在终南山的翠微宫,享年五十二岁。导致唐太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痢病”,痢就是痢疾,是拉肚子肠炎之类的疾病。不过,在此之前唐太宗已经病了好几年了,他的病在当时的史书中称为“风疾”。风疾是指中风,这是李唐皇室的家族遗传病。从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开始,唐太宗就感染了风疾。得病之后,他觉得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住着很不舒服,因为太极宫地势低洼,让人气闷。为了养病,他在地势比较高敞开阔的终南山修建了翠微宫,作为疗养的行宫。可是疗养来疗养去,这病没养好,反倒越来越重,最后就病死在翠微宫里。

武则天为什么离不开李治(武则天是怎么跟李治搭上关系的呢)(1)

唐太宗一死,武则天马上就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根据北朝以来的惯例,死去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第一种,妃嫔自己育有子女。那么,有子随子,有女随女,跟着自己的孩子到宫外居住,安享晚年。这是最好的情况。第二种,妃嫔没有子女,但是具备某种特殊才能。这样的人会继续留在宫里,为新皇帝服务。

武则天为什么离不开李治(武则天是怎么跟李治搭上关系的呢)(2)

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感业寺在哪儿呢?这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

到感业寺当尼姑可能是武则天一生的最低谷了,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我们说过,一个女子到了后宫本来就前途莫测,得皇帝宠爱的机会很少。而皇帝死了之后,到尼姑庵里给皇帝当未亡人,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是等于零了。因为所谓“未亡人”,就是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死,但她今后生命的唯一目标就是等死,等着到九泉之下去跟皇帝会合。

武则天是怎样创造机会的呢?她施展手段,把自己的命运和当时的皇帝李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事情并非起源于感业寺,早在武则天进入感业寺的前几年,她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这一计划了。《唐会要》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是讲武则天和唐高宗二人初步建立关系的一段经典史料。“上在东宫”,表明是在李治当太子时期,“因入侍”,是说侍奉病中的唐太宗。有了这段史料,我们就能够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建立感情联系的时间段给确定下来。因为唐太宗是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得病,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去世,所以太子李治伺候唐太宗于病榻前,一定是在这三年间。“悦”是喜欢,但是放在男女之情上,就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爱慕了。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太子李治不可救药地爱上武则天了。这个事情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李治和武则天是庶子与庶母的关系,也就是儿子和父亲的妾之间的关系。儿子爱上庶母是乱伦啊。一旦被发觉,就是十恶不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