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江西抚州十二个县(区)贫困村有223个,已设榜村223个,上榜人数累计408个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江西抚州市贫困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脱贫致富路上敢想、敢做、敢拼,依托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凭借自己的韧劲和不言弃的精神,勇摘贫困帽、争做脱贫星,赣抚大地掀起了一股特殊的“追星潮”,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脱贫攻坚情系贫困户送温暖?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脱贫攻坚情系贫困户送温暖(抚州贫困户勇摘贫困帽争做脱贫星)

脱贫攻坚情系贫困户送温暖

十三五以来,江西抚州十二个县(区)贫困村有223个,已设榜村223个,上榜人数累计408个。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江西抚州市贫困户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在脱贫致富路上敢想、敢做、敢拼,依托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凭借自己的韧劲和不言弃的精神,勇摘贫困帽、争做脱贫星,赣抚大地掀起了一股特殊的“追星潮”。

黎川县德胜镇新店村李平在车间对工人进行机器操作培训(刘霞摄)

李平,江西省黎川县德胜镇新店村人,自幼家境贫寒,5岁时因意外摔伤造成身体四级残疾,父亲因病不幸去世、治病欠下大笔债务,母亲又带着妹妹改嫁他人,家里的生活重担压在了他年幼的肩膀上。为了还清父亲所欠下的债务并养活自己,他只能一边学着种地,一边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学制作篾筐,勉勉强强维持生计。1999年,17岁的李平外出打工还债,身上揣着借来的500元只身来到浙江义乌。在第一家工厂打工时日夜干活一天才赚5元钱,为了省钱晚上睡在屋檐下,时常被人驱赶。生活的磨难磨练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得到服装厂老板和同事的赏识。2013年,国家启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李平因残且劳动力相对较弱,人均收入仅1767元,镇、村经过核实并民主评议,李平一家5口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几年来的精准帮扶和他自身的辛勤劳动,2016年,李平一家“两不愁三保障”得到根本解决,人均收入达到5621元,光荣脱贫了。2019年,他不仅还清了父亲留下来的所有债务,还攒下了一些积蓄,人均收入也达到了10934元,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帮扶干部在田间地头指导袁平赵栽种白莲(邹振朝摄)

脱贫攻坚短期靠政策,长期靠产业发展。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感恩自立模范”袁平赵的脱贫之路是曲折的,但脱贫前途是光明的。2014年,袁平赵被诊断为胃癌,这时,三个女儿都还在读书,原本就入不敷出的收入更是节省不出一点来维持基本生活。村两委了解到他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情况后,将他识别为帮扶对象。帮扶干部经常到他家里走访,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解决袁平赵实际困难。2016年大女儿、二女儿完成了学业,可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于是,仍有病魔缠身的袁平赵态度坚定地申请退出贫困。直至2018年复查后,袁平赵凭借不抛弃不放弃的意志战胜了病魔,最终真正摆脱了贫困。帮扶干部动员康复后的袁平赵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养病的几年,是党和政府帮助我度过了难关,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早日发家致富来回报党的恩情。”袁平赵如是说。脱贫之后的他下定决心依靠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2019年,袁平赵养殖水牛5头、猪2头,栽种白莲6亩,光上山挖竹笋收入就达到3000元,空闲时还打点零工,逐渐奔上了小康生活。2020年3月,袁平赵被评为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的“感恩自立模范”,这位冉冉升起的脱贫之星奋进事迹被大家广为流传,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乐安县南村乡炉桐村大山排村小组管龙飞在田间地头直播自己的土特产进行网上销售的情景(黄煜摄)

管龙飞的家乡是乐安县南村乡炉桐村大山排村小组,一个看似老土、貌不惊人的农民,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却活跃在淘宝、京东、拼多多、今日头条等平台。管龙飞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展示乡土生活,带动家乡农副产品销售,成为当地小有名气、坐拥1.4万粉丝的农民“网红”。管龙飞的网名叫“南村野羊倌”,老管在山上养羊、养鸡,对“三农”事业有理想、有情怀,有抱负,常在短视频或直播中分享自己的农村生活。他通过在微信朋友圈卖羊,在2018年就脱了贫,如今做“网红”,年纯收入可达6万余元。增田镇去年种植脚板薯300亩,可是有品质没销量,管龙飞帮着做网络直播推广销售,现在已经卖出了脚板薯两三千斤。他的理想是把更多当地的优质土特农产品推介出去,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无论是从小家境贫困却身残志坚的李平,还是被评为感恩自立模范的袁平赵,亦或是赶上短视频快车主动脱贫的管龙飞,这三位“脱贫之星”只是抚州市贫困户中的一个缩影,他们从最初不参与脱贫到后来勇摘贫困帽到最终争做脱贫奋进之星,这个过程的演变体现在思想的转变,经济的增收。在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抚州市对脱贫奋进之星进行了广泛的宣传,用身边事例教育身边人,效果显著,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勇摘贫困帽,争做脱贫星”社会氛围。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