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传统武侠并不像十几年前那么流行形成一种特有的文化,但是热爱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依旧大有人在,今日武侠论坛就与大家一起浅谈一下中华民族的武侠文化书籍的创作历史。

很多人会说现在是娱乐的时代,武侠文化早已不在流行,也许武侠文化一直并未真正的流行,但她一直都在,在很多人的心中。武侠世界就是成人的童话世界。

武侠是全世界华人特有的一种流行文化。武侠文化以各式侠客为主角,神乎其神的武术技巧为特点,刻画宣扬侠客精神。很多故事被搬上荧幕,也有很多故事在民间流传。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对于武侠书籍典故的记载,我们把它分为三个时期,即古代武侠、清代民国武侠和现代武侠。

武侠发展史(浅谈武侠创作历史)(1)

古代武侠:

水浒传

清代民国武侠:

清代和民国时期相对于古代武侠距离我们现代时期更近,所被保留下来的书籍及民间改变等故事也流传更多。

清代后期所留存的《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施公案》、《彭公案》、《海公大红袍》、《永庆升平全传》、《绿牡丹》、《圣朝鼎盛万年青》、《刘公案》、《狄公案》、《林公案》、《白牡丹》《正德下江南》、《英雄大八义》(大宋八义)、《小八义》(梁山后代)等诸多侠义小说。

而到了民国以后由于封建社会的统治结束各种侠义类的小说又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明清八义》、《三侠剑》、《雍正剑侠图》(童林传)、《五女七贞》等等,尽管从年代划分不属于“古典文学”,但也都属于传统侠义小说,它们在当时社会还有了新的传播方式,就是以曲艺说书的形式而演艺,甚至在当时社会得到了一定的流行。

武侠发展史(浅谈武侠创作历史)(2)

三侠五义

七八十年代自梁羽生、金庸先后崛起香江,武侠小说即在传统的基础上又有 所发展。香港方面,除梁、金二子外,另有蹄风、金锋、张梦还、牟松庭、江一明、避秦楼主、风雨楼主、高峰、石冲等;而台湾方面则声势浩大,计有郎红浣、成铁吾、海上击筑生、伴霞楼主、卧龙生、司马翎(即吴楼居士)、诸葛青云、孙玉鑫、龙井天、墨余生、天风楼主、醉仙楼主、独抱楼主、蛊上九、古龙、陆鱼、上 官鼎、东方玉、曹若冰、南湘野叟、武陵樵子、慕容美、萧逸、古如风、向梦葵、陈青云、柳残阳、司马紫烟、秦红、独孤红、温瑞安、贾羽等等(以上大略按其出道先后 排序);云蒸霞蔚,极一时之盛。曾几何时在诸多年轻人的书柜中都会藏有几套武侠类的小说书籍。

武侠发展史(浅谈武侠创作历史)(3)

天龙八部

而随着大陆的开放港台文化和大陆更多的交流,在90年代中后期及二十一世纪初期大陆新崛起的武侠小说作家有步非烟、凤歌、闲云绿柳、小椴、沧月、藤萍等等,对武侠小说的境界做了新的探索。步非烟的作品玄幻气、脂粉气较浓,如《华音流韶》。凤歌初期学习金庸的痕迹较重,如《昆仑》,带有明显的《射雕英雄传》的影子,而新作《沧海》则已突破金庸境界,自创一脉风格。闲云绿柳是夫妻二人的笔名合在一起(闲云、绿柳),坚守传统武侠路线的同时,侧重于给武侠小说加入更多社会小说的元素,着力塑造了另类武侠人物宇文诚、隋云逸等,代表作是《剑影茗香》。沧月在武侠中加入了其它各种如动漫等元素,有听雪楼系列和鼎剑阁系列,文风空灵飘逸,比较华丽。藤萍的《香初上舞》,以上诸人都广受读者欢迎。

武侠发展史(浅谈武侠创作历史)(4)

四大名铺

而今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纯粹的像原来的武侠书籍发行在逐步减少更多的是互联网的阅读及更多形式更多元化的文学、文化内容的发展和推广,诸如卡通漫画、情感文章、甚至日本的动漫系列美国的漫威漫画系列等等。但依旧有很多的传统武侠爱好者对中国的传统武侠文化难以割舍依旧坚守着中国传统武侠文化的阵营,因为那种传统的华人武侠的情怀是非一般的外来品所能替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