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书中的作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名家名作赏析)(1)

四年级下册第1课《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

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笔墨表现出来。画面上没有蛙,而有如闻蛙声之感,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在四尺长的立轴上,用简略的笔墨在一远山的映衬下,从山涧的乱石中泻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摇曳着小尾巴顺流而下,蝌蚪们不知道已离开了青蛙妈妈,还活泼地戏水玩耍。人们见到摇头摆尾活灵活现的蝌蚪游荡在溪水的源头,自然会想到蛙和蛙的叫声。可以从稚嫩的蝌蚪联想到画外的蛙妈妈,因为失去蝌蚪,蛙妈妈还在大声鸣叫,似乎那蛙声随着水声由远而近。虽然画面上不见一只青蛙,都使人隐隐如远处的蛙声正和着奔腾的泉水声,演奏出一首悦耳的乐章,连成蛙声一片的效果。真是画中有画,画外还有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声情并茂,惜墨如金,使人产生无尽联想!

在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中,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乳交融,充满了浓郁的艺术魅力。

四年级下册美术书中的作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名家名作赏析)(2)

四年级下册第2课《在激流中前进》(油画) 1991 杜键

本作品是作者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班学习时的毕业创作。为此,作者曾先后到山西禹门口、陕西宁家川等黄河险急渡口体验生活,搜集创作素材。作者以简练的艺术语言,雄健有力的笔触,凝重的色调表现了黄河船工们齐心协力在黄河的激流浊浪中奋力前进的惊险场景。作者运用衬托和对比的手法来刻画黄河船工在劳动中所表现的惊人力量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主要表现在汹涌激荡的河水与船工们沉着稳定的姿态的对比,大面积奔腾而来的黄河浊浪和小船的强烈对比。

四年级下册美术书中的作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名家名作赏析)(3)

四年级下册第2课《香雪》(中国画)现代 吴冠中 四年级下册第2课《香雪》(中国画)现代 吴冠中

大地新装,素白银亮。太阳一出来,雪就慢慢融化了,成了另一番景象:斑斑驳驳,黑白交错;那墨绿的山坡和树丛显露出黑一块白一块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错综组合,且瞬息万变,雪降神工绘出了巨幅抽象春雪.

四年级下册美术书中的作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名家名作赏析)(4)

四年级下册第10课《蒙娜丽莎》(油画) 达芬奇 意大利

《蒙娜丽莎》描绘的人物是佛罗伦萨城的一位富商的妻子。她身穿一袭典雅庄重的黑色服装,显示出自己高贵典雅的气质。她的面部神情怡然,嘴角微微翘起,略带微笑,眼角稍有上扬,刻画出人物生动的精神气象。一头浓密的黑色长发垂至双肩,如流泻山间的黑色瀑布,双肩悠闲舒缓地交叉在身前,右手轻轻搭在左手上,姿态典雅,端庄秀丽,神态富有动感,人物刻画生动传神。蒙娜丽莎身后的风景苍翠繁郁,亦真亦幻,似有雾气缭绕,神秘万分。画中人物交叠的双手是画面里另一个闪光点。这双柔嫩的手被画得是那么精确与丰满,完全符合解剖结构,充分展示了她的温柔与神秘的微笑。这张画最成功的地方在于画中人物微妙至极的表情。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她似乎都在凝视着观者,嘴角微微向上翘起,所反映出来的心理状态更加令人难以琢磨,这也使得500年来人们一直对她的微笑争论不休。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四年级下册美术书中的作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名家名作赏析)(5)

四年级下册第13课《潮汕农家》(版画) 现代 肖映川

面对“潮汕农家”这个主题,肖映川采取了以小见大、因少见多的取材方式。画面中描绘的是潮汕农家的一角之景,只能看到一座农舍的两扇大门,一小片屋檐以及画面中心的一缸莲花。这些潮汕农家日常生活的平凡景致,被肖映川用单纯的色块、简洁的线条充满新意地描绘了出来。此画在表达了作者对乡土故里无法割舍的眷恋之情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一种清新、恬静的美感体验。而画幅的中心焦点——一朵盛开的莲花,充满着象征和寓意。在潮汕文化中,家中开放的莲花预兆着主人吉星高照、家运亨通。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帮助,关注转发点赞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