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省政府“三湖”保护治理工作现场会精神,继抚仙湖、杞麓湖保护治理专题会后,于6月30日召开星云湖保护治理专题会议,分析问题、落实责任、细化目标,落实“退、减、调、治、管”五字方略,加快实施“一湖一策”方案,以革命性举措抓好星云湖保护治理。

云南省星云湖一湖一策内容(星云湖革命拉开序幕)(1)

玉溪星云湖 供图

围绕五字方略,玉溪市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退,一级保护区今年退195户740人和5户企事业单位

相关部门积极主动与省直有关部门沟通对接,加快划定星云湖的核心生态区、生态缓冲区、绿色发展区等空间功能区,并分区制定管控措施从严管控。开展环湖公路交通功能外移研究论证,将G245江川段、嵩玉线、大铁线公路作为生态廊道加以改造,把湖滨生态带固定住。今年完成一级保护区195户740人和5户企事业单位退出工作,同步开展湖滨生态带内农田、建筑、产业等排查摸底,建立台账清单,分类实施退出整治;对保留的建筑或产业,建立管理台账,分类实施整治,坚决逐一落实污染防控措施,不让一滴污水入湖。加快实施浅水区高等植物修复工程,到2023年修复湖滨带5000亩、提升改造退耕还湿地面积0.38万亩。

减,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4万亩

加快流域乡村振兴及新农村规划编制,所有村落按照田园综合体、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这三个层次来规划。按照只减不增原则,建立动态评估调整及用地台账管理机制,对流域建设用地实施严格管控。执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禁止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三高”产业投资建设,逐步退出现有“三高”产业。实施生态调蓄带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加快完善初期

雨水调度系统,改造中小型泵站30座,推进农业高效节水灌溉4万亩,全过程严控湖体取水。

调,建设高标准农田1.88万亩

加快种植结构调整,今年11月起,全面禁种大街街道、江城镇、前卫镇等乡镇原有的1.2万亩大蒜,着力调减蔬菜种植面积。加快种植方式转变,实施2万亩土地流转及休耕轮作,大力发展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现代农业,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1.88万亩,实现流域节水灌溉设施全覆盖,同时要建立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体化机制,禁卖高毒、高残农药化肥。开展全域畜禽养殖专项整治行动,一级保护区全面禁止畜禽养殖,二级保护区推进规模养殖规范化,对零星养殖全面实行圈养,畜不超过5头、禽不超过50只,对违规养殖行为彻底清理退出。

治,4条入湖河道年内脱劣

深入开展流域村庄、道路、沟渠、湖滩、湿地、河道、湖滨缓冲带等重点区域污染隐患综合排查整治,全力清除源头污染隐患。因地制宜截污治污,全力推进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快实施入湖河道水质提升工程,4条入湖河道于今年12月底前入湖水质实现脱劣。做好底泥疏挖处置试验,适时启动项目建设,着力削减内源污染负荷。实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森林管护和封山育林、绿化造林等工程。

管,制定“双指标”考核制度

加快研究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改善“双指标”考核制度,对星云湖流域入湖河道实施刚性管控、分段考核,实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严治,把污染物入湖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之内。加快修改完善星云湖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研究建立沿湖项目提级审批机制,同步加快二级保护区划定工作,确保今年12月底前完成公开发布。加快建立全域监测监控系统,明年6月底前实现监测全覆盖,为科学精准治湖提供决策支撑。创新渔业资源管理方式,促进渔业资源科学养护和科学利用。制定项目运营管护方案,对已建成环保项目实施常态化、长效化运营管护,确保项目发挥最大生态效益,决不能让项目设施设备闲置荒废、成为装点门面的摆设。

玉溪市对省委省政府玉溪现场办公会、省政府玉溪“三湖”保护治理现场会明确的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纳入“一湖一策”方案,形成责任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从原则方向、目标、创新体制机制、任务措施、争取支持事项5个方面梳理主要事项53项,逐一明确了9名市级牵头领导和23家责任单位;项目清单从“退、减、调、治、管”五个方面梳理项目52个、概算总投资50亿元,逐一明确了建设内容、建设期限和责任单位。

云南省星云湖一湖一策内容(星云湖革命拉开序幕)(2)

玉溪星云湖 供图

“今天是‘星云湖革命’的新起点。”玉溪市委书记王力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政治、战略、全局的高度,来一场星云湖的思想革命、治湖措施革命、体制机制革命,忠实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真正扛起湖泊保护治理政治责任和历史责任,推进思想上、行动上、作风上的自我革命,推动中央和省关于湖泊保护治理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云南网记者 浦美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