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记中,大名鼎鼎的蟠桃会,微言已经不止一次提及。为什么这个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背景板,在西游记中如此重要呢?原因其实有三:

其一,蟠桃胜会是几乎所有西游记中最尊贵最有能力的神佛们参加的胜会;

其二,蟠桃胜会虽是王母请客,实则是玉帝与王母政治联盟的执政基础,玉帝和王母用能够延寿的蟠桃,维护天庭的统治;

其三,蟠桃胜会中因为有了佛教的参与(五方五老之二),成为了佛道相争不可回避的话题。

如来盂兰盆会谁去参加了(蟠桃会不让参加)(1)

微言在前文,详细分析了神仙并非长生不死的,必须要靠延寿之物增加自己的寿命。新兴势力佛教统领如来,为了挑战玉帝权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联合没落贵族太上老君,共同上演了一出教猴王大闹天宫的戏码。

在这出戏中,除了我们的主角齐天大圣,各方都得到了各方想要的:

如来挣得了面子,刺探了天庭臣子们对玉帝的忠诚度;

玉帝安排猴子看蟠桃园,成功剥夺了佛教再次参加蟠桃会的资格(详见前文);

太上老君通过猴子,重新展示了自己的力量,提醒大家自己不仅存在,而且很厉害。

那么如来,为何要舍弃参加蟠桃会延寿的机会?为什么还带上了所有佛教的人呢?我们从挑战者的角度一分析,就会觉得如来这么做,是不得已而为之,更是要发展好佛教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来盂兰盆会谁去参加了(蟠桃会不让参加)(2)

(一)如来的背水选择

如来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候了。若想要佛教独立发展,就必须先脱离天庭通过蟠桃对佛教的控制。

1.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

这是一句古语,流传千年,道理却十分古朴。吃了玉帝的蟠桃,你就是玉帝的臣子,拿了玉帝的宝贝,你就限制了手脚。随着佛教的发展,如来已经不满足如今的地位,他在闹天宫时候与猴子的对话,就十分明显的表现出来,如果自己还继续领着下属去别人家吃吃喝喝,自己却连养活下属的能力都没有,那么谁还会再继续跟着你混,直接投靠到玉帝那里好不好?

2.发展瓶颈

佛教的发展虽然兴兴向荣,但是延寿这个关键的问题不解决,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想要破除瓶颈,首先第一步就是自力更生。

况且,蟠桃会邀请的只是佛、菩萨、罗汉,还有更多随众无法享受到这个福利,很容易使这个组织产生分化和对立。作为如来只剩下两个选择:

选择一,继续讨好玉帝,让玉帝准许更多的佛教徒参与到蟠桃会之中;

选择二,取消福利,大家一视同仁,无论你是高高在上的佛老还是小喽喽,一律不去吃蟠桃了。

如果你是佛教统领如来,你会选择哪个?

如来盂兰盆会谁去参加了(蟠桃会不让参加)(3)

3.玉帝的不容忍

从玉帝方面来看,虽然你如来口上称臣,实际真没把自己当臣子,对于一个吃着自己,拿着自己,还不向自己忠心的团伙,玉帝当然不会容忍。

加上你佛教的人数越来愈多,蟠桃园一共就这六千株桃树,光你如来的人就给我吃去一半了,我还怎么拿蟠桃笼络人心?所以,就算如来不主动挑事,玉帝也会挑起事端,这是一个两大集团绝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4.争夺地上世界

天界的资源都集中在蟠桃园,而剩余的延寿之物全部来源于地上世界。如果如来继续吃着蟠桃,那么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明目张胆的在地上世界发展自己的势力。也许如来厌倦了在背后世界的偷偷摸摸。

争夺地上世界,并非仅仅是争夺延寿资源,还有地上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宗教信仰,没有普通凡人的信仰,无论道教还是佛教,都无法立足。说白了,这地上世界就是群众基础,谁的群众基础牢固,谁的资源就多,谁的发展潜力更大。

断掉蟠桃,如来有更大的野心,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四大部洲传教(蟠桃会之前天朝上国大唐连大乘佛法都没有,更别说发展佛教)。

所以,站在如来的角度来看,上面四个理由,就是他背水一战,壮士断腕的决心,只有甩掉蟠桃会的包袱,才会成就他的野心。不参加蟠桃会,是他作为佛教统领一个大胆而又必须要做的选择!

如来盂兰盆会谁去参加了(蟠桃会不让参加)(4)

(二)蟠桃会的替代盛会

试想一下,一个军队,突然给他们断了口粮,会出现什么情况?历史上这样的事比比皆是,不是哗变,就是另寻出路。如来抛弃蟠桃会的选择,就有可能造成这种风险。所以,就必须有一个新的事物来代替蟠桃会。这就是佛教的“盂兰盆会”!

盂兰盆会在西游记中十分不起眼,它出现在西游记第8回。如来在安排传经之前,开了一个很容易被读者忽略,却十分重要的会。开会之前,佛教领导如来是这样说的“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具设百样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法等享此‘孟兰盆会’”。

大家看看众佛、菩萨的反应,就知道这个盆会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慨众一个个合掌,礼佛三匝.领会”“大众感激”“各献诗伸谢”,然后就是一顿“福禄寿”的赞美诗。

文中的“领会”一词,用得十分传神,其潜台词就是“原来如来也没有亏待我们,还是给我们发了延寿之物”。盂兰盆会就是佛教的“蟠桃胜会”,虽然没有蟠桃,但“百样花、千般异果”也算还凑合。

如来盂兰盆会谁去参加了(蟠桃会不让参加)(5)

这就是如来费尽心机把收集的延寿之物都拿出来,办“盂兰盆会”的原因。人心一散,队伍就不好带,光靠讲经听经,能收拢多少大众,什么都不如最实在的来得痛快淋漓。

盂兰会在后文也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八戒打牛魔时候的自我激励“昼夜休离苦尽功,功完赶赴盂兰会”,一次是毗蓝婆隐居的时间界限“我自赴了盂兰会,到今三百余年,不曾出门”。可见盂兰会既能当做修佛功成的目标,又能在漫长的时间计数中充当节点,足以看出盂兰会的重要性。

所以,抛弃玉帝的蟠桃会,自己组局建立盂兰盆会,这样如来放开了手脚,对于一个欣欣向荣正在蓬勃发展的组织,至关重要。爬山爬到最关键的三分之二,剩下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是微言,谢谢您关注我的文章,如果您喜欢,麻烦动动手指关注一下,微言关于西游分析已著20万字,持续更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