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户幕府(1603-1868)260余年的统治时期,日本前前后后出现过大大小小藩国约有500多个,平均下来的话,各个时代所存在的藩大概有二百七十个,故有“江户幕府三百藩”的称呼,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平户藩。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

九州诸藩

平户藩是江户时代九州地区的一个藩国,藩主是松浦氏,领地包含了肥前国松浦郡和彼杵郡的一部分和壹岐国的全部,藩厅位于平户城,因而得名。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

平户城

说到松浦氏就必须先说到松浦党,松浦党是日本平安时代到战国时代期间在九州肥前国松浦地区的以松浦氏核心的军事集团,由于有大小48个分家组成,所以也被称为松浦四十八党。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3)

松浦氏家纹

到了战国时代,松浦党中的平户松浦氏开始兴旺起来,逐渐的超越了本家和其他分家,开始取得松浦党的领导权。1566年,平户松浦氏当主松浦隆信(道可)击败相神浦松浦氏,迫使相神浦松浦氏当主松浦亲隐居,并让松浦亲废掉原先从有马氏收取的养子松浦盛,而让自己的三子改名松浦盛(用着别人的旧名,求心理阴影)后入嗣相神浦松浦氏,正式统合了松浦党,成长为战国大名。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4)

松浦隆信(道可)

1568年,功成名就的松浦隆信(道可)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子松浦镇信继承。

1587年,九州征伐之时,松浦隆信(道可)与松浦镇信父子加入了丰臣秀吉一方,因此战后获得所领安堵,保留了全部领地。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5)

文禄·庆长一役爆发后,松浦镇信作为家主参加了战斗,而其父松浦隆信(道可)则在1594年其被丰臣秀吉委派壹岐、五岛列岛与朝鲜之间的军粮运输监督工作,并因此立下功劳获得了封赏。

1599年,松浦隆信去世,松浦镇信完全掌控了家内的大权。

1600年,关原之战爆发,松浦镇信加入了东军,其子松浦久信则加入了西军,两头押注让松浦氏在战后保全了原有的壹岐国和肥前国松浦郡6万3200石领地,并由此开创了平户藩,松浦镇信是为平户藩初代藩主。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6)

松浦镇信

也差不多世子同一年,松浦镇信隐居信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子松浦久信继承,是为平户藩第二代藩主

1602年,即位仅2年的松浦久信在参勤交代途中去世,享年32岁,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浦隆信(与曾祖父同名)继承,是为平户藩第三代藩主。由于隆信继任之时年仅12岁,所以藩政暂时由其祖父松浦镇信辅佐。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7)

松浦久信

松浦隆信年幼时曾经接受基督教洗礼,但是随着德川幕府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全国上下颁布了禁止基督教传播的政令,因此松浦隆信逐渐放弃了其基督教信仰。

1607年,还未建筑完成的平户城突遭大火,几乎全部被烧毁,平户藩不得不放弃了平户城的修建工作。此后再次重建已经是在大约100年后五代藩主松浦栋统治的1707年的时候了。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8)

平户城航空写真

1614年,随着祖父松浦镇信的去世,松浦隆信开始执掌藩政,并开始逐渐改变祖父时期的对外政策。

1615年,大坂夏之阵爆发,松浦隆信加入了德川军一方,但是由于从九州到大阪的路途十分的遥远,所以等到松浦隆信赶到大阪之时,战斗已经宣告结束了,也因此没有真正参加战斗。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9)

松浦隆信

1637年,松浦隆信去世,享年46岁,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浦重信继承,是为平户藩第四代藩主。

同年,岛原之乱爆发,最初松浦重信被长崎奉行指派负责日见和茂木等地的防御工作,但是随着第一次平叛的失利,幕府开始加大了对岛原之乱的镇压力度,因因此在之后松浦重信派遣了军队参加了对原城的进攻,并战后因功被增封了百余石俸禄作为奖赏。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0)

松浦重信

1639年,发生了原平户藩藩士浮桥主水向幕府指控平户藩包庇天主教徒的事件,史称“浮桥主水事件”。所幸面对浮桥主水的指控,幕府在进行了认真的审查之后,认定浮桥主水为诬告,事件最后也以浮桥主水被流放伊豆大岛而宣告结束,但是这起诬告事件却加深了幕府对平户藩的疑虑。之后松平信纲假借顺道路过平户藩,惊讶的发现了平户藩因为与荷兰之间的垄断贸易而拥有十分强大军事实力,使得幕府开始加强对平户藩警戒。

1641年,作为贸易窗口的平户商馆被幕府强令转移到了长崎的出岛。随着平户商馆转移,原本富裕的平户藩失去了巨大的经济来源,藩内财政瞬间变得日益困难起来,许多武士也因此而失去土地和破产。为了缓解这一不利的局面,松浦重信开始推行以殖产兴业和新田开发为主的的藩政改革,改革最终获得了成功,使得这一改革被称为“九州第一善治良政”。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1)

出岛的盛况

1643年,平户藩接受幕命在壹岐国接待了朝鲜的通信使。

1645年,平户藩领内发现了天主教徒,最终天主教徒被驱逐出领地。

1652年,天台宗树光寺在平户内被创建。

1658年,在再次平户藩领内发现了天主教徒,这次天主教徒遭到残酷的镇压,有60余人被斩首,平户藩还应为此事受到了幕府的嘉奖。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2)

1656年,松浦重信制定了家训四十五条,诸职有司的职务十七条,成为平户的法令基础。

1664年,松浦重信从本藩中分出1500石领地给予了松浦信贞,平户藩的石高下降至6万1700石。

1668年,岛原藩遭到改易,松浦重信与小笠原长胜一起接受幕命担任了岛原城的接收工作。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3)

1687年,改革了家臣的俸给制度,由原来的知行制改为俸禄制。

1689年,松浦重信隐居,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浦栋,是为平户藩第五代藩主;同时,松浦重信还将本藩志佐・調川1万石领地给予了次子松浦昌,成立了支藩平户新田藩,因此平户藩的石高下降至5万1700石。

关于松浦栋的的名为什么不同于之前几代先祖是两个字,而是只有一个字,据说是为了效仿先祖嵯峨源氏。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4)

松浦栋在任期间主要将精力集中在贫困百姓的救济工作方面。

除此之外,松浦栋还是一名优秀的文人,留有日记《履担斋遗文》160卷,是现在十分珍贵的史料。

1696年,由于作为继承人的独子松浦长早逝,收取了弟弟松浦笃信(松浦重信四子)做养子。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5)

1704年,开始重建了百年前毁于火灾的居城—平户城,修建工作历时3年多,于1707年基本完成。

松浦栋本人常年深受腰痛折磨(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吧),再加上妻子和儿子的相继去世,使得他的意志日渐消沉,1713年,松浦栋以腰痛为由隐居,并在同年去世,家督之位由其弟松浦笃信继承,是为平户藩第六代藩主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6)

松平氏家系

松浦笃信在任期间推行藩政改革,他制定了《田畑割御定法》,力图农村振兴,并且在藩内设置了向后崎番所,可惜并未取得多大的效果。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7)

1727年,松浦笃信隐居,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浦有信继承,是为平户藩第七代藩主。

松浦有信接任之后,在父亲藩政改革的基础上试图推行藩政改革,然而不幸的是,第二年松浦有信便病倒了,并于当年去世,享年19岁,无子,其弟松浦诚信(松浦笃信次子)作为末期养子继承了家督之位,是为平户藩第八代藩主。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8)

1757年,原本作为继承人的长子松浦邦早逝,享年26岁,于是松浦诚信改立三子松浦政信为新的继承人。

1771年,松浦诚信再次失去了他的继承人,于是松浦诚信改立孙子松浦清(松浦政信长子)作为新的继承人

1775年,松浦诚信隐居,家督之位由其孙松浦清继承,是为平户藩第九代藩主,也是从松浦清开始,松浦氏在此实行了单字作为名的传统,并一直流传下来。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19)

松浦清

松浦清继任藩主后,平户藩的财政状况已经十分的严峻,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程度。为此松浦清颁布了《财政法鉴》《国用法典》等法令,并以法令为基础制定了财政重建和藩政改革的方针,在藩内推行开源节流、简化机构的政策,并不问出身的大力起用有能力的人才。

1779年,为了进一步培养人才,松浦清创建了藩校维新馆,为后续的改革增添了动力。

1806年,松浦清隐居,由于其长子松浦章被废嫡,次子松浦武又早逝,所以家督之位由其三子松浦熙继承,是为平户藩第十代藩主。松浦清隐居之后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留下了《甲子夜话》和《剑谈》等众多著作,特别是《甲子夜话》,其内容涉及正编100卷、续篇100卷、三篇78卷,成为我们了解田沼意次时代到宽政改革时代日本的政治、各大名、旗本、民众生活和风俗的宝贵史料。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0)

松浦熙

另外,松浦清共生育了17子16女。其中十一女儿爱子嫁给了公家的中山忠能,生下了中山庆子,庆子后来成为孝明天天皇的典侍,生下了后来的明治天皇。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1)

爱子

1841年,松浦熙隐居,家督之位由其长子松浦曜继承,是为平户藩第十一代藩主,隐居后松浦熙接受父亲松浦清意见,担任了松浦曜监护人,辅佐其管理藩政。

松浦曜在任期间,西方列强不断来航,敲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逐渐走向动乱,面对这种情况,平户藩积极加强海防建设,同时致力于军事革新,组建起了西式军队。另外,为了重振藩内财政,松浦曜积极推行以农业和土地为核心的藩政改革,有效的缓解了财政压力。

1858年,松浦曜先于父亲松浦熙去世,享年47岁,家督之位其养子松浦诠继承,是为平户藩第十二代藩主,也是末代藩主。松浦诠是松浦熙三子松浦秋的长子,于1849年被伯父松浦曜收为养子。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2)

松浦诠

松浦诠在任时期已经处于幕末时代,平户藩最初比较倾向于佐幕,但是在看到第二次长州征伐,幕府军失利后,藩论开始逐渐向倒幕倾斜。

1868年,鸟羽·伏见之战幕府军溃败,平户藩彻底倒向新政府,藩主松浦诠亲自前往京都,向新政府表示恭顺,并派遣藩兵加入到新政府军之中,之后平户藩军队作为新政府军的一部分转战于陆奥各地,立下了战功。

1869年,版籍奉还,松浦诠改任为平户藩藩知事。

1870年,支藩平户新田藩重新并入平户藩,平户藩石高恢复成6万1700石。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3)

平户新田藩末代藩主松浦脩

1871年,废藩置县,平户藩改称平户县,最后被编入长崎县。

1884年,《华族令》颁布,末代藩主松浦诠被授予伯爵爵位,列入华族之中。

历任藩主

松浦氏(1600-1871)

外样·柳间·城主

6万3200石→6万1700石→5万1700石→6万1700石

正统七年藩王进京(江户三百藩其三十六平户藩)(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