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兑换高手、环保酵素制作爱好者、垃圾分类APP小狂人……,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垃圾减量分类新模式?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垃圾减量分类新模式(垃圾减量分类还不会垃圾分类)

垃圾减量分类新模式

积分兑换高手、环保酵素制作爱好者、垃圾分类APP小狂人……

岛城原来藏着这么多垃圾分类高手 还不会垃圾分类?快跟这群达人学学

如果以“垃圾分类”为话题,那么你一定很容易跟别人打成一片。因为,如今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环保行为,也已成为关系到群众生活的一项民生大事。要是你还不会垃圾分类这门生活必修技艺,别着急,记者找到几位垃圾分类达人,把他们的“武功秘籍”传授给大家。

垃圾分类积分高手教你学分类

自从普陀和馨花园安装了智能化可回收设施,业主林香菱就成了小区里的“大明星”,因为她的垃圾分类积分卡里总有让人惊掉下巴的分数。“没兑换前,我记得好像有20万积分了。”林香菱说。

林香菱自称,因为退休了,所以有更多空余时间来关注垃圾分类知识。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她在家里的厨房、卫生间、客厅都摆放了垃圾桶。每个垃圾桶内扔什么垃圾规定得一清二楚。

比如厨余垃圾分类,是家庭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我以前把厨房垃圾都放在一个袋子里,但现在会把鱼骨、虾壳、肉骨头等分放在另外一个袋子里。”林香菱说。

林香菱家里还有一个纸盒子,专门用来存放电池、灯泡、杀虫剂空罐等有害垃圾,积攒到一定量时投放进小区有害垃圾桶。

除此之外,林香菱说能拿到这么高的积分,除了处理自家垃圾外,出门看到垃圾桶旁边有人丢弃的废纸盒、塑料桶、玻璃瓶等,她也会捡进可回收设备里。“除了收获积分外,更重要的是垃圾分类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

厨余垃圾变身环保酵素再利用

采访中,林香菱表示,厨余垃圾每天要扔好几次,她觉得挺浪费垃圾袋的,也不环保。而普陀区星光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张君英没有这样的烦恼。“我们家已经3年没有往外倾倒过厨余垃圾。”张君英说,根据统计,生活中的厨余垃圾占一个家庭产生的垃圾总量的50%,通过科学发酵让厨余垃圾做到合理循环利用,这样的模式在国内许多城市推广。

其实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将家中剩菜、剩饭、果皮、蛋壳等厨余垃圾收集起来,按照“1份红糖、3份厨余垃圾再加10份水”的比例存放,发酵3个月后就有了神奇的作用,能产生液体酵素和固体肥料。这样的酵素能养花种草、清洗油垢等,而肥料能改良土壤。

作为普陀区星光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骨干志愿者,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环保酵素,张君英参加志愿服务时,都会在现场设展台,展示酵素制作方法,并向小区居民赠送成品酵素,让他们体验环保酵素的好处。

如今,越来越多的普陀居民主动参与到厨余垃圾再利用工作中,“我们建了一个爱好酵素群,群友已超过300人,其中百余户家庭实现了厨余垃圾回收再利用,让餐厨垃圾‘不出门’。”张君英说。

APP是90后学垃圾分类的利器

其实,我们身边不少80、90后也已成为垃圾分类达人。就读于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营销专业的大二学生吕漂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暑假,吕漂作为垃圾分类小达人,带领一群对垃圾分类感兴趣的同学,奔赴东极开展“守护东极镇生态,发扬红十字精神”垃圾分类宣教活动。

“之前我也是垃圾分类的‘小白’,可我知道垃圾分类是每个人都该学会的一项技能,就下载了一些垃圾分类APP自学。”活动中,吕漂和她的团队将这些APP推荐给大家。

“垃圾分类看似简单,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吕漂说,“当我问游客鸡骨是属于什么垃圾时,大家异口同声回答厨余垃圾,而事实上鸡骨属于其他垃圾中的湿垃圾;厕纸虽同属纸,但其应属于不可回收垃圾。这些特殊垃圾还是需要居民着重注意的,如果不知道怎么分类,打开APP在搜索页面输入垃圾名即可查询具体垃圾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