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明史》。读朱元璋时忍不住和刘邦对比,同为布衣天子,提三尺剑而定鼎天下,两人的人生经历简直太像了,在他们二人的身上有太多相同之处,朱元璋简直就是刘邦的复制品。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奇妙。

朱元璋和刘邦的共同点(朱元璋与刘邦的十四条相同之处)(1)

朱元璋宫廷画像

一、祖籍沛县

刘邦是江苏沛县人(沛县丰邑中阳里),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这些人所共知。但大家一般不知道的是,朱元璋祖籍竟然也是沛县,《明史*太祖本纪》记载,“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朱元璋的祖籍竟然是沛县,两个开国帝王冥冥之中是否有什么联系呢?

二、兄弟称季

古时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称之,刘邦又名刘季。“季”指排行第四或最小的弟弟,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虽然第三,但一般称他为刘季,有种说法是他的弟弟出生较晚,以为下面没有弟弟了,所以他被称为刘季。而大家不太注意的是,朱元璋也是兄弟四人,他排行第四。《明史*太祖本纪》记载,“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看到没?朱元璋也可称之为朱季。

三、生而怪异

刘邦的身世是“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朱元璋的身世是,“母陈氏,方娠,梦神授药一丸”。总之都是上天之子,不是他爹亲生的。

四、长相奇特

刘邦的长相是,“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朱元璋的长相是,“比长,姿貌雄杰,奇骨贯顶”,总之长相都异于常人。

五、外出游历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诚不我欺也。刘邦、朱元璋年轻时均有外出游历的经历,并在外出游历中锻炼提升了自己。只不过刘邦是主动游历,“高祖为布衣时,尝数从张耳游,客数月”;朱元璋是被动游历,通俗的说法就是要饭,“(太祖)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

六、反抗暴政

刘邦与朱元璋要推翻的都是一个残暴的王朝,一个是暴秦,一个是暴元。这两个朝代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暴虐王朝。一个是一统六国,不把六国人当人;一个是入主中原,不把汉族人当人。

七、天下共主

刘邦与朱元璋起兵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起义领导人作为天下共主。刘邦的上司是楚怀王心,朱元璋的上司是小明王韩林儿。这两个天下共主的结局也是一样的,都是被下属沉江。只不过楚怀王是被项羽干掉的,小明王是被朱元璋干掉的。

八、神级对手

强大的对手铸就伟大的英雄。刘邦最强大的对手是项羽而不是秦朝。同样,朱元璋最厉害的对手不是元朝而是陈友谅。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惊心动魄,如果朱元璋失败,推翻暴元建立新王朝的将是陈友谅。对刘邦和朱元璋来说,项羽与陈友谅都是上天安排的神级对手。

九、施行仁政

刘邦进驻咸阳,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以仁政收复秦人之心。朱元璋在打天下的时候也非常注意施行仁政,建立明朝后他对群臣说,“唯不嗜杀人,布信义,行节俭,与卿等同心共济。”

十、屠戮功臣

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名将被刘邦屠戮殆尽,比如韩信、彭越、黥布等,临死前还下旨让陈平去杀樊哙。朱元璋屠戮的功臣就更多了,如李善长、李文忠、冯胜、廖永忠、朱亮祖、傅友德、蓝玉等,传说34位开国功臣被杀了33位。

十一、宗室封王

刘邦建立汉朝后,刚开始封了一些异姓王,如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黥布、燕王臧荼等,在剪除这些异姓王之后,刘邦刑白马而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大封刘氏宗室子弟为王。朱元璋则把自己的儿子封在各地为王。

十二、衣锦还乡

刘邦衣锦还乡,“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并免除了沛丰的赋税徭役。朱元璋回到故乡,也是“置酒召父老饮,极欢”,同样免除了家乡的租赋。

十三、发小反目

刘邦有个居住在一条街、同日出生的发小——卢绾,两人又是同学。刘邦起兵后,卢绾为其贴身侍卫,可以出入其卧室,他与刘邦的亲密关系,连萧何也比不上。但刘邦晚年,误信谗言,以为卢绾谋反,卢绾被迫逃入匈奴,一年后死去。

朱元璋也有个大名鼎鼎的发小——汤和。在朱元璋还是小兵(九夫长)的时候,汤和(千户)就对朱元璋非常恭敬,成为朱元璋的小跟班。汤和在大明建立的过程中,功劳不小,但朱元璋晚年对汤和很不放心,只是汤和为人谨慎,及时归家养老,才逃过一劫。

十四、大汉荣光

刘邦建立汉朝,成为我们伟大民族的符号。朱元璋推翻暴元,再造华夏,恢复了汉人荣光,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政权。

朱元璋和刘邦的共同点(朱元璋与刘邦的十四条相同之处)(2)

朱元璋雕像(南京下马牌坊遗址公园)

以上种种,让人不禁暗想,难道朱元璋是刘邦转世而来?看到汉人江山沦落,山河破碎,遂再入华夏,恢复了汉家荣光。

朱元璋与刘邦还有哪些相同之处呢?欢迎朋友们一起来讨论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