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核实房地产收入(说说我知道的房地产开发里那些不公开的)(1)

说到‬龙光,作为此前拥有相对稳健财务状况的几家民营房企,在融资政策放松后,成为继龙湖、碧桂园之后国内第三家成功发债的民营房企。最近一则新闻龙光‬又‬上新闻‬。龙光上海区域公司因在一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发现项目人员虚报工程量,其中包括有区域公司运营总、城市总和部分负责人在内的四名责任人,随即‬作出处罚‬。

通报显示,公司在审计中发现,工程的三轴搅拌桩进度款涉及虚报工程量,而成本条线在审核进度款出现重大工作失职,对合同计算规则理解不透、不按图计量等错误,最终进度款超付。此次审计发现,该操作给公司成本管控造成重大影响。公司最终决定,辞退上海成本公司管理部负责人、成本管理部土建成本主管被,对上海区域公司运营总和城市总通进行报批评及扣绩效。

说到“ 非公开收入”这个话题,在任何行业都是有的,并不单单是工程建设行业独有。但建筑工程涉及面广、资金密集、审批权力集中,腐败易发多发,也是中央纪委部署的反腐败重点领域之一。不管是立项、招投标相关的人员,还是施工、竣工阶段的各工程人员,凡是有灰色收入的,大多数是重要的部门的办事人员或者主要责任人。近年来,少数领导干部管不住自己的手,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说到底,还是贪欲下利益输送、权钱交易问题。常见的工程“肥肉”,总有人会用尽招数啃上一口。

如何核实房地产收入(说说我知道的房地产开发里那些不公开的)(2)

今天但从从房地产开发里开发商、设计、施工三方面展开说说。

一、开发商相关

1、项目部

工程款是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来的。龙光所提的“虚报工程量套取工程款”是建筑领域通行的“潜规则”。除了建筑工程,还有水利、公路、桥梁以及各种市政工程等“公家的工程”,一个大型工程随便拎出一项就有很多“油水”,而虚报工程量这种事就总会发生。

具体操作一般就是,1、上报项目审批时虚报工程量,骗取上级部门或财政部门更多的工程拨款;2、建设单位人员与施工单位互相勾结虚报工程量,再由施工单位套取工程款后双方瓜分;3、施工企业钻建设单位把关不严的空子虚报工程量,套取工程款。

开发商建筑项目经理层级,灰色收入的来源非常丰富。对包工头,拨款迟缓、拨付或不足额拨付,加以"暗示”,让他们送钱上门来。劳务分包上,让给钱多的干,或者找一两个“内伙人”,以劳务队的形式承包,从而赚取中间差价。进场的协作队伍方面,必须用指定商品,如混凝土,大点的项目有十几万方混凝土需求,任何单价乘以这么大的数字,也是很大数目了。

除此以外,利用单位审计不严和内部审计不严的情况,在工程成本账目中抬高往来经费,顺便拿出一部分照顾公司各领导。干个几年的项目作为项目经理收入上百万是没问题的。

2、投资部

负责收购业务的投资部私下收回扣,有的直接表明要在佣金中分走一部分,也有要求给予额外回扣。无论是回扣还是返佣金,都源于自项目的卖价,所以,项目并购的成交价往往会被适当抬高。这类项目,往往单个的成交总价都在几亿到几十亿,所以涉案资金往往都可以到几百至几千万。高佣金的项目里分个回扣,额度也是颇为可观,甚至有听说可以到50%。

3、策划部

策划这个职位上面还有项目经理。但是由于策划部门接触的门类比较庞杂,灰色收入也随之产生。比如为了吸引人气制造销售中心人头攒动的景象,巩固老业主和拓展新客户,房产公司会策划活动。策划部门出方案,第三方活动公司执行,所以策划经理可以在活动报价上有操作空间。此外,策划部门还要跟制作公司接洽,物料的制作上、广告位的租赁上等等地方,都有报价空间。

如何核实房地产收入(说说我知道的房地产开发里那些不公开的)(3)

二、设计方相关

设计和开发商管理部门之间利益输送,暗中指定设计单位,然后以回扣形式换取好处,设计方领导寻求私人利益,形成利益交叉。施工的过程,施工方贿赂设计单位增加变更,改型号搞签单,设计公司拿施工单位的灰色收入。

三、施工方相关

我国建筑劳务市场相当混乱。“皮包公司”不胜枚举,有的有包工头挂靠,有的既没有包工头挂靠,甚至没有一个工人。那他们为什么还是依旧可以四处承揽工程,因为他们手上有各种“办证”人的假资质证书(如木工、泥瓦工),用这些假资质揽到工程后,就可以招农民工去干活。还有设计单位本身没有资质,就通过购买他人证书来维持公司资质,这种挂靠情况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施工与监理沆瀣一气,相互勾结,施工方提供监理方灰色利益,监理对施工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特别是一些公共项目,一些施工企业不是用“质量第一”的工程来去争取荣誉的,而是在“公关”上大把撒钱,而在施工过程中却偷工减料,本末倒置。整个项目评选完完全全成了一种买卖行为,只要花钱到位,就能争来建筑工程奖项。除了评奖单位,其评奖相关负责人也可以在中间谋求利益。

如何核实房地产收入(说说我知道的房地产开发里那些不公开的)(4)

四、其他

除了以上说到的灰色收入还有很多,比如在房地产行业,签阴阳合同是普遍现象。在投标者中标后,招标者与中标者随即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这份依法签订的合同必须交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具有法律效力。然而,招标者(开发商)与中标者暗地里又会签一份合同。双方就工程款(开发商压低工程款)、施工方的垫资、工期(工期缩短)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落实到另外合同中。落实到工程施工中,各方面又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然后在外边粉饰太平,买营销号进行营销宣传。

房产开发链条上的潜规则和灰色收入是屡见不鲜的,虽然各方有严格监控,各项预算资金也会经过严格报批以防止假冒和挪用,但利益面前,总有地方不住诱惑的人。只有把灰色收入彻底打成黑色收入才能真正关住这些人的手。不然最终留下的对这些“灰色收入”买单的人,都是积攒了一辈子购房款的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你了解的房地产链条上的灰色收入还有哪些?评论区聊聊你知道的内幕。

如何核实房地产收入(说说我知道的房地产开发里那些不公开的)(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