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临习啤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可是上下几千年,碑帖数万种,究竟从何学起,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柳体入门基本笔画写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柳体入门基本笔画写法(柳体基本笔画解析送给你)

柳体入门基本笔画写法

学习书法,临习啤帖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可是上下几千年,碑帖数万种,究竟从何学起,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纵观书法名家的成才之路,有两点是必须引起注意的。第一,他们都是临古代碑帖,很少学当代书家的字。第二,古代碑帖中,他们又非常注重临习名家、大家的名帖。唐代楷书法度谨严,笔力遒劲,名碑荟萃,名家辈出,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是唐代书法名家中的佼佼者,他们创造的欧体、顔体、柳体、楮体精妙绝伦,成为楷书艺术史上至今无人逾越的高峰。元代赵孟頫虽出世精晚,但他所创造的赵体洒脱圆润,遒劲飘逸,元以后的楷书大家很少能望其项背。

柳公权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城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柳正礼,

曾任邠州(今陕西邠县)士曹参军。父亲柳子温,官至丹州(今陕西宜川)刺史。兄起之为兵部尚书。柳公权从小就酷爱学习,12岁就能写一手漂亮的词赋。元和(公元806年)初擢进士第。42岁时被刚刚即位的穆宗召见,以后历侍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六朝,深得皇帝垂青,历任右拾遗充翰林学士、起居郎、谏议大夫、工部侍郎、太子少师、金紫光禄大夫、河东郁开国公,死后赠太子太师.故别称柳少师、柳谏议、柳河东•柳公权博贯经术,通晓音律,才思敏捷,世传曹子建七步能诗,柳公权则三步成章。尤以书法极精而被皇帝屡屡召见.帝向公权问笔法,柳公权答道:“心正则笔正,乃可为法丁当时公卿大臣家牌版,不得公权书,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贝,说:“此购柳书因此家資巨万,而奴仆盗用,从不过问,但对笔砚法帖,则视若跳壁。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以后又遍临欧阳询、颜真卿等同时代人的碑帖,旁取北碑刚劲雄强的笔法,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博采众长,终于形成了清健遒劲、挺拔丰润的艺术风格。诚如米芾在《书评》中说:“公权如深山道士,修养已成,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丁柳公权的楷书,在结体上中宫紧敛.四围开张,疏密相映,参差错落,欹側幻化,揖让有度,寓变化于平淡之中.逞遒美于点画之外.在用笔上以方笔为主,兼用圆笔,横画或粗或细,或藏或露,或曲或直;竖笔蔵锋重按.中间略有弯曲之势,圆浑厚重.转折顿挫有力,棱角分明,点画阴阳向背,变化有致,钩如屈金,戈如发普,纵横有象,低昂有态,雄强劲挺,骨肉停匀,斩钉裁铁。在布局上,行间爽利,气势充沛,起伏跌宕,掩映顾盼,神机变化,一气呵成。以他那气宇轩昂、一泻千里的壮美气概,打破了初唐欧虞遒劲婉润、中唐颜真卿雄浑宽博一统天下的局面,树立了平和简静的风格。《承晋斋积闻录》曾把欧、顔、柳三体书法特征作了比较:“欧宇健劲,其势紧.柳字健劲,其势松。欧字横处略轻,顔字横处全轻,至柳字只求健劲,笔笔用力,虽横处亦与竖同重,此世所谓颜筋柳骨也.”我们认为,在唐代书坛上,如果说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为莫基人,颜真卿是第一位变法者。那么柳公权则是唐楷的集大成者。

总之,柳公权在楷书艺术上成就之大是很少人能与之比肩的。他一生中书写了大量的楷书作品,据《宣和书谱》、《集古录》等书的记载,宋人所见柳公权的楷书作品就有70多件。遗憾的是,由于战火頻仍.岁月流逝,绝大多数作品已経散失不传,流传至今的仅有20多件.目前存世中较有名的楷书碑刻有《太上老君常清静经》,《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司徒刘沔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复东林寺碑》等、楷书墨迹有《送梨帖后跋》,其中尤以63岁时所书的《玄秘塔碑》最利于初学。

《玄秘塔稗》,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一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額,邵建和、邵建初镌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12月立,现存陕西西安陣林.全碑高386厘米,宽120厘米,楷书,28行,每行54字。美中不足的是,碑下半截每行磨灭二字,即使旧拓也无法窥其全貌.柳体以骨力清劲见长,这个特点,在《玄秘塔碑》中表现得更突出.从整体看,瘦不露骨,沉着挺拔,气象瓶容,神气清爽.结体方而略长,呈左欹之势,精严紧敛,端庄俊丽,集欧体之方与顔体之圆,顿挫有力,撤画锐利,捺笔粗重,细微之中极富变化.诚如王世贞所说:“《玄秘塔碑》,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道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丁”

基本笔法解析主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