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话多多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

看过王家卫的《重庆的森林》,或许很多东西,都是有保质期的吧?

当年在李宗盛的演唱会上,台下坐着他的两任前妻,一个绯闻女友,张艾嘉对旧情依旧耿耿于怀,当着所有人问他:“你是否真的爱过我”?

李宗盛虽然没有回答,却唱起了《爱的代价》,有些事情,真的像赵本山对小沈阳说的那样:“说的不如唱得好听”......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2)

得不到的永远在心底深处愤愤不平,这世间因爱生恨的痴情男女真的不少,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良药,那些曾经燃烧在春青里的爱火终将会变成废墟。

关于前任,傅首儿的总结做得非常好:“他爱你,是一种选择;他离开,是一种权利”。

前任是什么?他就像一颗闪耀在天空的一颗星星,激励着每一个人,越变越好,一路星途闪耀,张艾嘉的过去与现在,何曾暗淡过?

在这个小仙女当道,小鲜肉横行的时代,为何要谈到花甲之年的张艾嘉呢?

因为很少有女星像她那样,平视自己的自然衰老,顺其自然地从容面对。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3)

1953年,张艾嘉出生于台湾,刚满一岁的时候,当空军的爸爸就因驾机撞山离开人世了。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张艾嘉是从小在爷爷奶奶的照顾下长大的。

母亲出身豪门,是当年社交圈里的优雅名媛,她非常重视女儿的教育,把张艾嘉送到美国读书。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4)

张艾嘉从小受西式教育影响很深,当年美国流行朋克和披头士画风,张艾嘉原本就是性格张扬的女子,头发剪得比男生还短,她穿短裙,赤脚走路,特立独行的女子走在街上,回头率相当高。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去了可以依靠的父爱如山,却促成了年少时期的张艾嘉独立自主的能力,13岁独自在美国读书,利用课余时间帮富人家照顾孩子,赚零花钱。

16岁在电台做DJ,19岁那年,被嘉禾看中,当演员拍电影,23岁那年,凭借出演电影《碧云天》中的女配角,拿到了金马奖。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5)

孤军奋战在光怪陆离的娱乐圈,张艾嘉也渴望有一个安全的臂膀可以依靠,童年时缺失的父爱,在她25岁那年获得了心理补偿。

那一年,她嫁给了比她年长16岁的二婚男人刘幼林,然而,这段不顾家中长辈劝阻,义无反顾的婚姻注定不会长久。

因为婚姻不是给自己“找爹”,而是给自己找爱慕的人。

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了半年,各种因为年龄差异带来的问题,纷至沓来,她终于明白长辈反对的原因。

一个只图现实安稳的男子,跟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热血青年,原本就不是最佳拍档,她后悔了,因此没过多久,他们就分居了。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6)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才女爱慕才子,这是必然的。

失败的婚姻,让她更清楚地认清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男人。

夫妻分居期间,张艾嘉在娱乐圈遇到了自己读书时的偶像刘文正,上学的时候,两人学校相隔不远。

两人都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按理说,校花主动追求校草,成功率应该很高才对吧?

然而,当年的校草拒绝的理由,却相当拽:“你美得让人感觉不到安全感”。

这句捧杀的话,让张艾嘉哭笑不得。

两人重逢在娱乐圈的时候,还是跟读书时的状态一样,他们分别是娱乐圈里的风云人物。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7)

刘文正的代表作也不少,像《兰花草》、《三月里的小雨》等等都是他的成名作,那些年,模仿他的人还真不少。

虽然无论是在过去的校园,还是后来的娱乐圈,这对才子佳人没有发生恋爱故事,但是却通过与刘文正的久别重逢,张艾嘉认识了当时还没有名气的罗大佑。

当时刘文正跟罗大佑关系不错,罗大佑写了一首歌,叫做《闪亮的日子》,这首歌是为同名电影创作的,刘文正把这首歌唱火了,电影大获成功之后,罗大佑也因此扬名立万。

张艾嘉的才貌双全,虽然没能打动刘文正傲娇的心,却吸引到了罗大佑的慧眼独具,他给张艾嘉写了一首歌,就是那首《童年》,没错,这首歌最初的原唱不是别人,正是张艾嘉。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8)

沉浸在爱情粉红泡泡中的罗大佑,当年给张艾嘉写了很多歌曲。

例如那一首《小妹》,情深款款的歌词,证明了那一段长达一年半的暧昧时光,因为张艾嘉有一个小名,就是小妹。

彼时的罗大佑是有女朋友的,而张艾嘉并未离婚。

所以,这段暧昧情缘,注定没有结果。

夫妻分居5年半,各玩各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张艾嘉提出了离婚,刘幼林没有反对,双方心平气和地办理了手续。

关于这段婚姻,张艾嘉是这样总结的:

6年的婚姻,一片空白。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9)

最好的年华,做出了错的选择,或许这才是最让人唏嘘不已的地方。

后来在一场演唱会的彩排中,张艾嘉认识了李宗盛,据张艾嘉后来回忆,当时看到一个男生,坐在最后一排,沉默不语的样子挺高冷的,一下子就吸引到了我的注意。

她喜欢称呼他为小李子,就这样叫习惯了,眉目传情的好感,促使李宗盛为她写下了那首《爱的代价》。

至于两人究竟有没有谈恋爱?

多年以后,张艾嘉在做客《鲁豫有约》时,这样回答道:他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当年的我没有嫁过他,他也没有娶过我,就是这样子......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0)

然而,究竟有没有爱,观众都明白,因为每次唱那首《爱的代价》,张艾嘉的眼中,都有泪光闪动。

或许,错过的都不是真爱,而是修行.....

当真命天子出现时,依然是在错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

在一次友人聚会中,她认识了富商王靖雄,虽然对方是一个有妇之夫,但是她全然不顾,依旧爱得如同飞蛾扑火一般。

成为被人唾弃的小三,她未婚生子,这段见不得光的地下情,注定是不被亲友祝福的,然而,别人眼中的砒霜,却是她甘之如饴的蜜糖。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1)

张艾嘉背负着千夫所指,却依旧泪中含笑,这让王靖雄心疼不已,虽然张艾嘉没有对他提出结婚的要求,但是他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最终,他跟张艾喜一样,背负了世人的唾弃,承受了《爱的代价》,跟原配扯了结婚证。

1991年,两人的孩子刚过完一岁生日,张艾嘉小三转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王夫人。

从两人相遇相知相恋,到结婚生子,他们携手度过了38年。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2)

成为人妻人母的张艾嘉,不再像年轻时那般任性妄为,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年轻时,她把爱情看得很重,成为人母人妻之后,她把老公和儿子看得更重要。

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人,她甚至调整了职场赛道,不能拍戏,就在家里写剧本,做编剧。

虽然曾经有过做小三的经历,但是如今的张艾嘉,最痛恨的却是小三,她觉得做小三的人既伤人,又伤己。

她执导电影、力推新人,《少女小渔》捧红了刘若英,《20 30 40》捧红了李心洁。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3)

人到四十而不惑。

40岁的时候,张艾嘉说:“40岁是一个承担家庭责任感的年龄,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身上背负的是更多的责任感”。

在《20 30 40》这部电影中,她把青春的美好和残忍,成年人的各种纠结、困境、无奈,纷纷融入在光影世界当中。

各个年龄段的观众,似乎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跟自己相似的影子,激发了观影者的共鸣。

有人说,张艾嘉活成了很多女人想要的样子,年轻时,随心所欲地谈恋爱,该搞事业的时候就努力拼搏,奖也拿了,还顺便跟几个音乐大才子眉来眼去,一样没落下。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4)

唯一令人诟病的,就是小三转正的那段经历。

张艾嘉也明白,因为这就是《爱的代价》。

当年的张艾嘉,爱就爱了,敢作敢当,拿得起,也放得下。

有爱,才会成家,因为家的核心就是爱,然而,爱得不对,努力白费,有些深爱,往往带着伤害,因为爱之深,责之切。

所以张艾嘉会在电影《相爱相亲》当中,将母女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5)

母亲的家长作风,女儿的青春叛逆,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这种场景在现实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

然而,张艾嘉却把这种最平常不过的场景搬到了大银幕,正因如此,才让观影者发自内心地重新审视自己,如何正确处理家人之间的矛盾与纠纷,这真的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6)

毕竟我们不是心理医生,无法客观准确地照顾到每一个亲人的感受,但是如何降低这种矛盾冲突的频繁出现,防止亲人变仇人,却是刻不容缓的客观现实。

张艾嘉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重点就在于她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微之处,越是于平凡处,越能发现生活之美。

每一种爱,都有代价,不能相亲相爱,也不要相互伤害,保留适当的距离,懂得建立边界感,才是对所爱之人最大的保护。

张艾嘉最后的爱情观(张艾嘉的混乱情史)(17)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