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固体制剂的因素(以粉体的角度解析)(1)

影响固体制剂的因素(以粉体的角度解析)(2)

对固体制剂分剂量的影响

02

片剂、胶囊剂、冲剂等固体制剂在生产中为了快速而自动分剂量一般采用容积法,因此固体物料的流动性、充填性对分剂量的准确性产生重要影响。剂量分布不均,也会对药效造成影响。

影响固体制剂分剂量的因素有:

①流动性:粒径过小或颗粒自重小,都会影响物料的流动性,但适量加入助流剂可以改善这个问题;

②充填性:当颗粒的粒度分布很宽时,堆密度容易产生差异,继而造成分剂量的差异;如果粒度过大,易产生严重的重量偏差,因此在流动性满足生产的条件下粒度越小充填量越均匀。

对固体制剂崩解度的影响

03

固体制剂在体内被吸收的过程为:崩解——释药——吸收。其中崩解是药物溶出及发挥疗效的首要条件,而崩解的前提则是药物制剂必须能被水溶液所润湿。

影响固体制剂的因素(以粉体的角度解析)(3)

药物崩解过程

固体制剂的崩解度受下面的因素影响:

①孔隙率: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物质压片后孔隙率小难以崩解,弹性变形的物料压缩后孔隙率较大易于崩解;

②压缩过程: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压缩时间越长,片剂的孔隙率越小,越难以崩解;

③润湿性:物料的润湿性越差,水就越难渗入到片剂内部,片剂就越难崩解。

对溶出度的影响

04

一般对固体药物来说,溶出是吸收的前提。药物的溶出度与药物的溶解度有关外,还与物料的比表面积有关,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

影响固体制剂的因素(以粉体的角度解析)(4)

比表面积越大,溶解速率越快

比表面积:主要与药物粉末的粒径、粒子形态以及表面状态有关,对片剂和胶囊剂来说与崩解后的粒子状态有关。药物的粒径降低时其比表面积增大,药物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将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和溶出速度,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药效。

但要注意的是,很多药物是多晶型的,在粉体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晶型改变,其溶解度、稳定性、疗效等都可能受到影响。

总结

05

如今,粉体技术越来越受到制药业的重视,它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制药工业的不断发展也对粉体技术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