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到了,我这个说历史的,也该应个景,谈谈历代帝王师了。

要成为一个好的帝王师,首先就必须保证自己的学生是个明君

中国历代王朝有个共同的特征,即,好的皇帝多集中在开朝若干年,汉唐如此、宋明也如此,清就更是如此了。

满清以低层次文明形态入主中原初期,在手段上是比较残忍高压的,但在心理上的自卑,却是不言而喻的。

元蒙也有这种心态,但元蒙的作法是——你比我强是吧?那我就把你往死里整,整到你不如我。

满清则完全是另一种路子——你比我强,没错,但我会比你更刻苦努力,努力到我比你强。

所以,不管人们今天如何骂满清,在皇室教育上,中国没有一个朝代能超越满清的。

满清统治中原近300年,十代十一帝,是没有一个是昏君的,皇室如此高的整体文化素质,是空前的。

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康熙(康熙真是满清最好的皇帝)(1)

能以帝王之尊,做此种尊师之举,实属空前,更应是绝后。

高士奇是浙江钱塘人,原本是个穷秀才,但书法写的极好。

被大学士明珠推荐给康熙后,成为康熙的老师,最后官做到礼部侍郎,死后更是破例被赐谥号文恪。

高士奇到底教了康熙些什么?能让康熙对他这个老师如此感念?

康熙自己曾这样总结:

——当时见高士奇为文为诗,心中羡慕,如何得到他地步也好。他常向朕言“诗文各有朝代,一看便知。”朕甚疑此言,今朕迩年探讨家数,看诗文便能辨别时代,诗文也渐觉稍进,此皆高士奇之功。

从康熙的自述中,不难看出,在他心里,长他8岁的高士奇,曾是他年轻时的文学偶像。

每个曾经文艺过的青年,都能够体会,这样的文学偶像,在生命中会留下怎样的印记。

从康熙后来的诗书文字来看,都是深受高士奇的影响,譬如,康熙的字和高士奇一样,都是从董其昌那里来的。

能获得给当朝皇帝当老师的机会,想到高士奇定是不遗余力,倾心相授的。

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康熙(康熙真是满清最好的皇帝)(2)

当然,他从自己的学生康熙这里,也算是极尽人生荣华富贵了。试举一例:

高士奇58岁时,准备告老还乡之际,50岁的康熙特意在畅春园,为他的老师摆了一桌。

这一日,两人虽是君臣、师生,却更像是朋友、知己,粉丝与明星

美酒佳肴之盛、吟诗作对之乐,自不必说。

更难得的是,康熙居然把他的后宫佳丽都召了出来,让给他们俩人演奏唱戏。

这个待遇就很高了,高到没边了。

皇帝的后宫,再宠幸的大臣也顶多是见上几面,而高士奇居然享受到了她们的演出。

高士奇当然是受宠若惊,不敢欣赏的。

但康熙是这样对他说的:你是老年人,不妨看看,不必回避。

看完了演出,康熙又赏了高士奇一些衣服、人参、西洋画、鼻烟壶等东西。

而这些衣服,全都是御用的规制,普天之下,除了皇帝,还没有第二人敢穿啊。

高士奇自然也是不敢穿的,但康熙笑着说,但穿无妨,还逼着他当场就穿起来,看看合短不合适。

这些政治待遇,历满清260年,恐怕也只有高士奇这一个汉臣享受过。

清朝最伟大的皇帝康熙(康熙真是满清最好的皇帝)(3)

高士奇最后离京时,身上穿着皇帝御赐的服装,胯下骑着的,竟然也是康熙御用的皇宫驴子。

康熙让他把这驴子骑到了通州,一路人山人海观看。

地方官员更是伏道迎接,不看人面看驴面,也得赶紧跪下来磕头啊!

就算是孔夫子,活着的时代,也是不曾享受过这样的教师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