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看《三国演义》时,我往往对其中的三大关键性战役非常感兴趣,其中之一是著名的赤壁大战宋朝著名的大词人,大文学家人苏东坡曾经写了一篇千古流芳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的一些著名人物比如周瑜和诸葛亮,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两篇文章里有一位江东集团的忠厚老实的儒者—鲁肃虽然作为诸葛亮的陪衬出场,但是他的作用仅仅是起到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传话筒,周瑜派鲁肃去刺探诸葛亮的行踪和目的,诸葛亮明知道鲁肃来的目的,确故意的用激将法反气周瑜所以,周瑜死的时候说了一句千古流传的一句话“既生瑜儿,何生亮”我写本篇文章的目的不是针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而是研究《三国演义》里那个忠厚老实的长者—鲁肃的事实上,小说毕竟是小说,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故事情节需要来演绎历史人物而真实历史中的鲁肃和小说中的鲁肃完全是两码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鲁肃是如何操纵三国的?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鲁肃是如何操纵三国的(三国时期的鲁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鲁肃是如何操纵三国的

粗看《三国演义》时,我往往对其中的三大关键性战役非常感兴趣,其中之一是著名的赤壁大战。宋朝著名的大词人,大文学家人苏东坡曾经写了一篇千古流芳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里面的一些著名人物比如周瑜和诸葛亮,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国演义》里著名的《草船借箭》和《借东风》这两篇文章里有一位江东集团的忠厚老实的儒者—鲁肃。虽然作为诸葛亮的陪衬出场,但是他的作用仅仅是起到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传话筒,周瑜派鲁肃去刺探诸葛亮的行踪和目的,诸葛亮明知道鲁肃来的目的,确故意的用激将法反气周瑜。所以,周瑜死的时候说了一句千古流传的一句话“既生瑜儿,何生亮”。我写本篇文章的目的不是针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而是研究《三国演义》里那个忠厚老实的长者—鲁肃的。事实上,小说毕竟是小说,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故事情节需要来演绎历史人物。而真实历史中的鲁肃和小说中的鲁肃完全是两码事!

先简单介绍一下鲁肃这个人。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公元200年,也就是建安5年的时候,周瑜将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当时孙策刚亡,19岁的孙权刚刚继承自己哥哥的位置,孙权年少有为,但苦于无法弄清当前形势。鲁肃的到来,给了孙权一个清晰的建议,让孙权在迷雾中慢慢看清远方的路!这就是著名的《榻上策》,7年以后,我们三国时期另一位英雄人物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孔明先生才抛出了我们所熟知的《隆中对》。虽然《榻上策》没有《隆中对》那么清晰,但是对于孙权占据江东一隅,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三国志.鲁肃传》中这样记载这段历史。鲁肃向孙权献策说:“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句话非常明确了汉室已经不可救药了,不要去做匡扶汉室这种梦了,而且曹操做为当时雄霸一方的奸雄,也不可能被吃掉。现在将军你也只能守好江东这片土地,观察一下天下的纷争,静待战机出现!虽然没有像诸葛亮明确提出三分天下,但也算是一种相当高明的战略!

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促成孙刘联盟。此战略对于赤壁之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当时形势危机,江东集团分成两派,投降派和主战派,张昭作为托孤老臣,极力劝降。而鲁肃作为主战派极力主战。最后,孙权听从了鲁肃的建议,召回了驻守外地的周瑜,联合刘备,上演了一部史诗级战争大片《赤壁大战》。最后的结果是曹操打败,孙刘完胜,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向东吴孙权暂借荆州不还,往西又吞并了刘璋的益州,孙权请刘备归还荆州中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孙权派吕蒙率军进取,长沙、桂阳二郡望风归附,唯有零陵太守郝普坚守不降。刘备得知,亲自引兵五万从成都赶回公安坐镇,派关羽率军三万争夺三郡。孙权也从秣陵进驻陆口,派鲁肃率领一万人屯守益阳,和关羽对抗。鲁肃为了大局,邀请关羽相见,提出各自将兵马布置在百步以外,只有将军们各带单刀赴会。鲁肃做出决定后,他部下将领怕出变故,劝鲁肃不要轻蹈险地。鲁肃毫无畏惧,他说:“事到今日,应该把话说清。刘备辜负国家,是非尚未论定。关羽又能怎么样呢?”毅然赴会。会上,鲁肃数次指责关羽:“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鲁肃话音未落,荆州方面的一将说:“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鲁肃当即大声喝叱,辞色严厉。关羽此时也操刀而起,对那人说道:“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三国志·吴书·鲁肃传》)!用眼光示意那人离去。

单刀会没有结果,双方僵持不下,战争一触即发。时曹操进攻汉中,刘备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孙权讲和。双方议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属孙权,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属刘备。孙、刘休兵罢战。这是历史记载的单刀赴会的原貌,而《三国演义》里则是主角换成了关云长去单刀赴会,而鲁肃则变成了贪生怕死之辈!

可以说,鲁肃为了孙刘联合一起抗曹,竭尽全力,他深知仅仅依靠一家的力量是不可能和曹魏对抗的,只有两家联合一起才有这个底气。这也说明了鲁肃作为一位三国时期著名的战略家起到的巨大作用。当然了,要联合别人,总得付出点好处,否则人家凭什么和你联合呢?为了联合刘备,孙权借出了荆州,刘备占据益州以后出尔反尔,拒不归还荆州,最后还是鲁子敬单刀赴会解决了纠纷!但是,孙权确实是耿耿于怀,最后启用吕蒙为都督,白衣渡江突袭关羽,最后在麦城杀死关云长,把关羽人头给了曹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三国志·吴书·鲁肃传》)。由此可见,鲁肃对于江东集团,对于孙权是多么重要!我们现在站在历史角度,给鲁肃一个全面的介绍,不是仅仅因为《三国演义》中对于鲁肃的歪曲,更多的是对三国时期这个主张战略联盟战略家的景仰和爱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