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作为华夏民族的摇篮,诞生了古代中国最辉煌的文明成果,但同时也承载了无数的战乱与灾祸。

每当中原陆沉,大量的官宦士民都会携家带口,向外迁移,他们所到之处,无不为这个地区带来一波前所未有的改变。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1)

在过去一千七百多年里,有着这样一群人从未停下迁移的脚步,逐步翻越群山,从中原出发,南下去开辟新的天地,甚至在万里之外都有他们的足迹。这群人就是客家人。客家人——原本的汉族中原人士,历经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在南方多地逐渐形成汉民族的一个支系。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2)

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世家大族、书香门第纷纷逃往江淮一带的南方地区以避祸患,史称“衣冠南渡”。这次人口的大迁徙为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农业科技,让原本贫瘠而未开化的南方地区得到了充分地开发,南方的文教事业也开始兴起,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重心的第一次南移。

而到了晋元帝时期,第一次出现了“客”这个字来称呼从北方迁至南方的移民。这个字很微妙,一方面客是对拜访者的敬称;另一方面,客人始终做不了主,这一方山水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归属感,当战乱再起的时候,他们也会毫无留恋地离开,再次寻找新的家园。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3)

唐末,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据《通典》记载,在安史之乱前夕,唐朝人口达到了农业社会空前的五千三百万,此后进入了二百余年的战争和混乱。这段时间内由于藩镇混战,受到战乱波及的就不只是传统的中原地区了,江淮的客民也不得不继续南迁到多山的闽赣,更加远离大规模战争。

宋代制作政府簿籍,使用了“客户”的专称,而客家一词,则为民间的通称。由此“客家”这一颠沛流离却始终自强不息的汉族民系,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此后又经历了宋元之际、明清之际战乱影响,流民又一次充实了客家队伍,但客家人的主体确实是在宋代以前固定的。现今客家人的方言较多的保留了北宋官话的语音语调就是证明。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4)

清朝之前,客家人一直游离在社会的边缘,不为人所注意。甚至连“客家”这个称呼以及客家的群体意识都还没有出现。这大概也正是客家人的本意。他们为了躲避战乱而告别故土,从黄河与洛水之畔,举家南迁。

在闽粤赣湘桂,中国东南五省(区),武夷山脉、南岭山脉、罗霄山脉、云开大山和十万大山,纵横交错,形成了一片密集的山地丘陵带。最早的客家移民就是在这片山岭中,拓荒开垦,定居繁衍。然而,到明清时期,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山地中的资源捉襟见肘,为了生存,客家人又不得不走出大山,继续迁移。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5)

至今,全球约有 8000 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2500万)、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500万 )、香港、澳门等19个省的180多个市县 ,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6)

客家人都在哪(客家人从何处而来)(7)

从避乱逃荒,到扬帆出海,客家人的脚步其实一直都未曾停下。世界上还有一个总是在迁徙的族群——吉普赛人,他们流落天涯,被人四处驱赶。但不一样的是,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感到孤独,因为还有一个中国,永远是家。(客家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