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的理化性质

补体系统各成分均为糖蛋白,但有不同的肽链结构。各成分分子量变化范围很大。血清补体蛋白约占血清总蛋白的5%~6%,含量相对稳定,但在某些疾病情况下可有波动。

补体的组成与生物学特性讲解(补体的理化性质及其代谢)(1)

蛋白质结构图

补体固有成分对热不稳定:经56℃温育30分钟即灭活;在室温下很快失活;在0~10℃中生活仅能保持3~4天,故补体应保存在-20℃以下。紫外线照射、机械振荡等可使补体失活。

补体的代谢

1.补体的来源

体内许多不同组织细胞均能合成补体蛋白,包括肝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内皮细胞、肠道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细胞等,其中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

血浆中大部分补体组分由肝细胞分泌,但在不同组织中,尤其在炎症灶中,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来源。不同补体成分的主要合成部位各不相同。

补体的组成与生物学特性讲解(补体的理化性质及其代谢)(2)

  1. 补体生物合成的调节

补体的生物合成具有两个特点:

①补体的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不同细胞各自调节其补体的生物合成,例如家族性C3缺乏症患者肝细胞产生的C3明显减少,不足正常的1%,但巨噬细胞产生的C3可超过正常水平;

②补体生物合成可受多种因素调节,其中既包括局部组织特异的因子,也包括多种全身激素。例如:某些补体组分属于“急性期反应物”,机体应激反应中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1、IL-6、TNF-a、IFN-γ),可调节其生物合成。

3.补体的分解代谢

补体代谢率极快,血浆补体每天约有一半被更新,在疾病状态下,补体代谢会发生更为复杂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