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有女同车》,是一首以花喻人的美人诗。通过容颜、体态、举止、佩饰、德行等多方面的描写,刻画出一位风华绝代的大美人。

原文解析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全诗是以男子的口吻来赞美这位美女:和我同车而行的女子,有着木槿花盛开一般的容颜。动起来就像飞翔的鸟儿一样轻盈灵活,身上佩戴着精美的宝玉。这位贵族美女,实在是美丽又端庄。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1)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qiāng)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和我同车而行的女子,有着木槿花盛开一般的容颜。动起来就像飞翔的鸟儿一样轻盈灵活,身上的精美佩玉也都发出叮当的悦耳声。这位贵族美女,她的美好品德让人难以忘怀。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2)

诗中的“舜华”、“舜英”都是指的木槿花,元朝诗人周巽就曾用“汉宫佳人列仙姝,颜如舜华雪作肤”这样的诗句来称赞昭君的美貌,“颜如舜华”也被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姣好,好像木槿花开放,后人也用“舜华”借指美女,宋代诗人洪皓就曾在自己的诗中写过“舜华美艳年踰笄”这样的句子。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3)

诗中的孟姜是谁?和孟姜女有什么关系?

看到“孟姜”两个字,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想到的是那个哭倒长城的孟姜女,但《诗经》中收集的诗歌都是先秦时期的,而孟姜女是秦始皇时期的人,两位“孟姜”属于不同时代。哭长城的孟姜女最早出现是在《左传》中记载的杞梁妻,说的是齐国大夫杞梁死后,他的妻子“哭之哀”,后来汉朝的刘向也在《列女传》中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补充,加上了“投淄水”的后续,在经后世的加工创作,最终演变成我们所熟知的那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孟姜女寻找丈夫范喜良,“范郎修筑长城死,孟姜哭倒长城墙。”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4)

诗中的孟姜指的是姜姓长女,古代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齐国的“创始人”是姜太公姜子牙),后世孟姜也作为美女的通称,诗中的孟姜是作为贵族美女来理解的,之前学的第48首的《鄘风·桑中》中也有“云谁之思,美孟姜矣”的句子,其中的孟姜同样是泛指美女。看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会看到很多带“姜”字的美女,比如宣姜、文姜、庄姜,这些都是出身齐国的女子,姜是她们的姓氏。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5)

其他解读

关于这首《有女同车》,也有不同的解读。根据《毛诗序》记载:“《有女同车》,刺忽也。郑人刺忽之不昏于齐。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侯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取,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认为这首诗是讽刺郑国的太子忽,太子忽曾经领兵协助齐国,齐僖公想把女儿嫁给他,被他拒绝了,《左传》中记载了这件事,太子忽的拒绝也衍生出了一个“齐大非偶”的成语。太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后,国内有乱,他只能流落到卫国,得不到大国的帮助,后来还是郑国的大臣将他接回去复位。

诗经中的爱情诗及男女形象(诗经083之郑风有女同车)(6)

关于这首《有女同车》,你是怎么理解的呢?欢迎一起交流。喜欢请点个赞呗,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谢谢!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