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丈夫出轨,你会怎么办?

电影《万箭穿心》里的李宝莉,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1)

当初城里的漂亮姑娘李宝莉,选择嫁给乡下男人马学武。

婚后,马学武一步步坐上了办公室主任的位置、分了新房子,好日子近在眼前,他却出轨女同事,闹着要离婚……

看起来,这又是一个“痴心女子负心汉”的爱情故事。

但这部电影要告诉我们的,绝非如此简单。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2)

刀子嘴豆腐心,可怜又可恨

很多女人都会在李宝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她很市侩。

为了几毛钱斤斤计较。

她刀子嘴。

总把“我选他个乡下人,是他的福气”挂在嘴边,常常一言不合就训斥老公和儿子。

可她又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善良女人。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3)

即使自己生活艰辛,但遇到朋友有难,也会从牙缝里挤出钱去接济;她之所以在家是个“母老虎”,是因为孩子小,老公懦弱不做主,很多事情只能她像个男人一样往前冲。

生活一地鸡毛,日子鸡飞狗跳。

大事小事的挟持下,漂亮姑娘在婚姻里摸爬滚打,急躁成了一个浸透了烟火气的市井妇女。

搬新家那天,她其实很感恩老公:“托你的福,我们才住上好房子。”

遗憾的是,这好房子却成了压垮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搬家时,因为巷子口窄车进不去,搬家工人临时加价。

李宝莉一肚子火,她想让丈夫一起讨价还价,丈夫却躲了起来。

无奈之下,李宝莉只能泼妇骂街似的和几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吵。

好不容易搬好了家。

马学武笑脸相迎地给工人们发烟,又叫儿子去买汽水,李宝莉却大骂:

“坐地涨价你不吭声,现在你跑出来发烟,烟不要钱?汽水不要钱?真是贱。”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4)

站在李宝莉的角度来看,她的苦衷不难理解,她在精打细算替家里省钱,以及,她气刚才需要丈夫的时候,丈夫选择视而不见。

可惜,在强烈的直观感受面前,人们很难换位思考。

外人只看到李宝莉的咄咄逼人。

作为当事人的丈夫,更是感觉自己的尊严遭到了碾压。

连搬家工人都觉得马学武可怜:“我虽然干粗活,但老婆贤惠,过得比你舒服,你大小也是个干部,被这样一个女人管一辈子,真可怜。”

也正是这句话,让一向懦弱、隐忍的马学武,鼓起勇气向李宝莉提离婚。

李宝莉无法接受,她爱这个家,无法理解丈夫为什么会突然提离婚,她也试图用“示弱”让男人回心转意,但男人似乎铁了心要走,对她爱答不理。

生日那天,马学武一脸冷漠地通知李宝莉,称厂里有事不回家。

但很快,李宝莉跟踪发现,马学武所谓的“有事”,是跟女同事去旅馆开房。

她哭得瘫倒在地,无法接受丈夫的背叛,但想到儿子,她始终没有勇气闯进门“捉奸”。

鬼使神差下,她报警举报嫖娼。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5)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

马学武丢了主任职务,行尸走肉般回归家庭。

李宝莉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本来她觉得只要丈夫回来就好,可看到眼前这个唯唯诺诺的男人,她气不打一处来,总觉得他对不起自己。

有一次,甚至当着闺蜜和儿子的面,斥责丈夫的丑事。

她的尖酸刻薄连孩子都看不下去,心疼地拉着爸爸出去玩。

闺蜜劝她不要这么凶。

她恼羞成怒:“男人都是这么贱,当初那么求着我,还不是一样找别人?”

本以为这已经是最糟糕的关系,噩耗却再一次传来。

无比压抑的马学武又去找了女同事,得知当初是李宝莉报的警,失魂落魄地回到厂里,又被告知因嫖娼进了第一批下岗员工名单。

心灰意冷的他,径直跳了江。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6)

留下的遗书很简单:

“人生真是痛苦,有些事情,我无法面对,老娘对不起,我不能为你养老送终,还要求你照顾小宝。小宝,对不起。”

只字未提李宝莉。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7)

角色在变,对错难言

李宝莉想不明白:为什么丈夫要自杀?为什么连死都不给她留句话?

观众却看得出来——马学武恨李宝莉。

这恰恰是这段婚姻最无奈的地方。

我们很难说,这段亲密关系里,马学武和李宝莉谁的错更多。

我们可怜马学武,一个在外有地位的知识分子,天天在家被妻子骂得郁郁寡欢;

可他确实令人气愤,他渴望得到尊重,却总忽略妻子情绪,凡事逃避退怯,试图用“出轨”自我拯救,却从未想过:

为何妻子会从美貌如花的少女,变成了粗鄙市侩的泼妇?

到最后,他一死了之,却把养活老娘和幼子的重担,丢给了他最看不起的李宝莉。

甚至还用遗书,在儿子的心里种下一颗“母亲害死父亲”的种子。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8)

可李宝莉同样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

我们可怜她一颗心都扑在家庭上,尤其是丈夫死后,为了能多赚钱养家,她做起“担夫”,和男人抢力气活,肩上的担子一挑就是十年,把赚的辛苦钱悉数交给婆婆,拼尽全力供儿子读书。

可她劳心劳力,却还是万箭穿心。

丈夫用死报复她,儿子考上大学后和她断绝关系、将她扫地出门。

李宝莉确实也是可恨的。

她很少有好脸色,话里常常带刀,老公哪里痛她就狠狠扎哪里。

她用“刀子嘴”,来发泄“内心都要溢出来的委屈”,可问题是,恰恰是这刀子,把她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伤得体无完肤。

李宝莉的亲密关系模式,很符合心理学的“受害者监牢”模式。

这个概念又叫卡普曼戏剧三角。

指在一段病态纠缠的关系中,往往会呈现出受害者、迫害者与拯救者的三角关系。

可怕的是,当事人对于正在扮演的角色是无意识的,这三者之间会相互转化,同一个人可能会同时扮演这三种角色。

比如说,作为“受害者”:

李宝莉被丈夫和儿子忽视、背叛,认定自己受到委屈,充满抱怨,但内心深处,她执着于维持家的完整,就只能忍受家人的冷暴力;

可同时,李宝莉又是迫害者:

她缺乏同理心,总对丈夫和儿子施加语言暴力,不断指责与打压他们,降低对方的价值感,从而达到控制家人的目的。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9)

她更是拯救者:

她倾尽所有养家,让丈夫专心晋升主任,拼命把儿子培养成高考状元,她通过承担责任来满足自己被需要的感觉。

一家三口,在不健康的家庭关系中,深陷“受害者监牢”却不自知。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10)

为自己负责,摆脱恶性循环

《万箭穿心》的结局并不好。

被儿子驱逐的李宝莉,来到丈夫自杀的江边一夜未眠,终于想通的她选择主动离开。

她是可怜的,也是可敬的,不管命运如何给她派发“白眼狼”,她从未屈服过。

或许,在生活的消磨中,你我身上都有“李宝莉”的影子,走出受害者监牢,可以尝试练习以下两种方法:

1.清晰边界。

书籍《亲密关系管理》指出:

“受害者也好,迫害者或拯救者也罢,大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投射’与‘认同’的游戏。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而困在卡普曼三角关系中的人,他们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通常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这种关系往往来自他们的原生家庭。

父母缺乏边界意识,没有给孩子独立自主和确认边界的机会。”

从确认边界开始,区分哪些是自己的事,哪些是别人的。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将别人的功课交还给对方。

就像李宝莉,她需要刻意练习,尊重丈夫是“男人”,要把自己“柔软”回女人。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11)

2.强化自我改变的决心。

《别再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陷入受害者监牢的妈妈,总是怒骂丈夫和女儿,家庭氛围非常糟糕。

心理医生建议:“你要改变自己。”

她很不耐烦:

“我没有必要改变,以前我妈妈也是这样对我,可我从来不顶嘴,虽然她管我,但我能体谅她,因为她很可怜,爸爸总是欺负她,因此,我这样对我女儿,一点都不过分。”

很显然,她的受害者监牢来自原生家庭;

而现在,她又无意识地拉扯女儿进入监牢。

而最糟糕的是,她不愿意改变。

曾经,我们会认为:

“这个问题是别人造成的,不关我的事。”;

但当我们愿意为自己负责,就会发现:

“这个问题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有能力处理,并在过程中收获成长。”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12)

每个人都有能力对自己负责。

前提是——你愿意。

当你的心愿意敞开,阳光就会透过丝丝缝隙渗透进来;

让你有力量打破禁锢,拥有更多的选择,重新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共勉!

丈夫出轨引起的惨案(丈夫出轨后自杀)(13)

策划 | 秋秋

编辑 | 六记

参考资料 | 本文影视《万箭穿心》出品方:北京今典影业。侵删。

点击「链接」,0元领取家庭排列课,3天课程帮你分析出家庭风险,重建家庭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