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汉历史上,有一个人做了两件事,其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自己名传史册:第一,他发明了今天国人都还在吃的豆腐;第二,他组织编写了一部文学和思想造诣皆高的道家著作《淮南子》。这个人就是汉文帝的侄子、汉武帝的叔叔——史称"淮南王"的刘安,据说他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热气球。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1)

在正史记载当中,刘安"谋反"是板上钉钉的事,他畏罪自杀也是因此,《史记》、《汉书》中都有记载,如:

"赵王彭祖、列侯臣让等四十三人议,皆曰:'淮南王安甚大逆无道,谋反明白,当伏诛'……淮南王安自刭杀。王后荼、太子迁诸所与谋反者皆族……国除为九江郡。"——《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又如:

"赵王彭祖、列侯让等四十三人皆曰:'淮南王安大逆无道,谋反明白,当伏诛'……上使宗正以符节治王。未至,安自刑杀。后、太子诸所与谋皆收夷。国除为九江郡。"——《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不难发现,《汉书》关于刘安谋反的记载,很大程度上是借鉴了《史记》的说法,意思都是说,以赵王彭祖为首的40多号人,都说淮南王刘安"大逆无道,谋反明白",该死!汉武帝派张汤等中央官吏去抓捕时,他们还没到,刘安就畏罪自杀了。淮南国的王后、太子等有牵连的人被一并诛杀,淮南国被废除,设置成了九江郡。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2)

且不论正史的这些记载是否真实,因为它首先必须是合乎"上意"的(毕竟皇帝要过目,不合朕意很可能就会性命不保)。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刘安"谋反"很可能是欲加之罪,他真正的死因,是因为有几件事正好撞在了汉武帝的"枪口"上。

第一枪:"七国之乱"都平定了,还留着淮南国过年吗?

在汉朝初年的"无为"是真的无为嘛?不要被字面意思给忽悠了和逆势者亡:楚汉相争,项羽为什么一定会失败?中,笔者曾指出,汉朝吸取了项羽不顾时势,一心想退回列国状态而败亡的教训,从建汉之初,中央朝廷先是以一年一个的频率铲除异性诸侯王,而后采取贾谊、晁错等人的建议,对同姓诸侯采取削藩政策。直到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的平定,汉朝才算完成了从"列国"向"帝国"的真正转型。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3)

这是在汉初"清净无为"政策指导下的六十多年里完成的。"七国之乱"以后,朝廷借机令尚存的诸侯国自降等级,诸侯国原有的官职"相国"改称"相",而且相从此必须由中央派遣,直接向皇帝负责,诸侯王无权自己任免。

"景帝中五年令诸侯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官、大夫、谒者、诸郎官长丞,皆损其员。"——《汉书·百官公卿表》

"天子为置吏"的意思,是说皇帝直接为诸侯国安排官员。在被剥夺人事任免权的背后,不但是中央权力向封国内部的不断深入,也暗示着诸侯王实际权力被架空和诸侯国实力被不断弱化和这一难以逆转的趋势。

尤其是15岁就继位的汉武帝,一改文、景时期相对柔和的作风,对封国的忌惮之心更为严重,淮南国又恰恰处在西汉从"无为"到"有为"这样一个节点上,朝廷尚"无为"的时期,七个诸侯国联合尚且败了,何况在朝廷强大之后的"有为"时期,朝廷还留着一个淮南国做什么呢?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4)

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

第二枪:人才都被你笼络到淮南了,朝廷要用人怎么办?

淮南王刘安最为人所熟知的事迹之一,就是在他的领地内,像战国时期的"四君子"那样大规模地"养士","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使淮南在刘安时期一度形成了一个以"方术"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中心。

不巧的是,刘安时期的淮南国,既不是战国时候的诸侯国,可以任意通过养士来聚集人才、为巩固本国的国本出谋划策;更不是文帝和景帝时期汉朝的封国,诸侯过的国王们在很多时候可以一手遮天,朝廷也难以干预。

更不巧的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使他格外重视对人才的搜集。当时的朝廷不但改革了博士制度,在五经博士下设立博士弟子员,使其兼备知识性和官僚人才培训的性质;而且想尽办法要求地方向中央"上贡"人才,比如人们熟知的察举制度、征召制度等。即使地方官有意隐匿人才,也难保不被派到地方巡视的刺史、特使等"监管"人员们发现,从而被处以"失职"之罪。总之,朝廷有各种各样的渠道和办法,把人才集中到中央,再根据需要决定是留在京城,还是分配到地方。当时的朝廷,实际上已经把人才的获取方式完全垄断了。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5)

在这种背景下,刘安在封地内数以千计地大养宾客,聪明如你一定不难猜测,汉武帝会怎么想?

第三枪:我好不容易摆脱了黄老之术,你居然还敢拿来对我说教?

真正使淮南王刘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不是因为他以淮南王的身份谋反,而是由他组织门客们编撰的那部被梁启超誉为"汉人著述中第一流"的《淮南子》。

"《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之所以说《淮南子》是导致刘安不得不死的"第三枪",是因为刘安在书中曾骄傲地宣称,这是一部"刘氏之书",《淮南子》即是他为汉王朝创制的"治国方略"。

夫作为书论者,所以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若刘氏之书,观天地之象,通古今之事,权事而立制,度形而施宜,原道之心,合三王之风,以储与扈冶[hù yě]。——《淮南子·要略》

引文的意思大致是说,著书立说,是为了整治道德、规划人事,上考察天道运行,下研究地上的万事万物,中贯通诸多道理……至于这刘氏之书,从天地、古今、人事等各方面权衡,探索人们的道德规范,使其符合三皇时期的风格,以使道发扬光大。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6)

刘安却不曾想,在《淮南之》成书时,京师长安尚道家"清静无为"的学术风气和朝廷的治国理念,已经随着窦太后的去世而迅速退潮了。汉武帝早年被忠实奉行"无为"的窦太后压制的敢怒不敢言,现在好不容易能放飞自我了,这个不识相的叔叔,居然还拿这些过时的东西当宝贝,还想把它们作为我大汉王朝的指导思想,这不是明摆着哪壶不开提哪壶吗?窦太后是汉武帝的亲祖母,他不敢怎么样,但血气方刚的汉武帝,难道会不敢收拾一个叔叔吗?

小结

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下来,刘安的淮南国,可以说本来就处在重重危机包围之中,灾难一触即发。无论是否真的策划或参与谋反,其实结局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在劫难逃,只是时间与方式问题罢了。单从当时的背景来看,就已经有足够多的迹象预示了刘安的悲剧结局,偏偏屋漏恰逢连阴雨,刘安所养的一个名叫雷被的门客,在与淮南王的大儿子,也是淮南国太子刘迁斗剑时,不小心伤到了太子。

雷被立即向刘安示弱,自请以罪人的方式去北方攻打匈奴,刘安同意了。但雷被却在出了淮南国之后,一路直奔长安,向朝廷详密地报告了他在淮南国的种种见闻,并出于担心被淮南国太子报复的心理,先下手为强地指控淮南王的太子刘迁谋反。

汉武帝刘彻杀刘安(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他)(7)

影视剧中的刘安形象

太子谋反,不可能不牵涉到他在世的父亲,也就是淮南王。正巧那时候,汉武帝所宠爱的"酷吏"正如日中天,他们骄恃着由汉武帝直接赋予的权力,严苛地认定违法,严苛地量刑,而无须在意真相如何,也无须在意执法是否公平。别忘了,李广就是难以再度忍受这些刀笔之吏的侮辱而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于是,雷被这个"导火索",直接点燃了整个淮南国,波及刘安的哥哥所在的衡山国,成了汉武帝时期"坐死者数万人"中的一部分。

絮语

读过《史记》和《汉书》相关记载的朋友们一定记得一个细节,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刘安入长安,田蚡在霸上(今西安市灞桥区一带)迎接他时说,当今皇帝没儿子,您是高皇帝的亲孙子,行仁义之事,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皇帝一旦不在了,除了您,还有谁有资格继承大统呢?

安初入朝,雅善太尉武安侯,武安侯迎之霸上,与语曰:"方今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遗武安侯宝赂。——《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田蚡,何许人也?汉武帝的舅舅!田蚡和汉武帝的关系,要远比和刘安亲近。况且当时的刘安已届不惑之年,而汉武帝才只有十七八岁,正年富力强,让一个40多岁的人等不到20岁的人死了以后继承皇位,这合理吗?

综上所述,即使抛开史书中所述,刘安及其淮南国的命运,也一定是悲剧性的,这是由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所造就的个人悲剧。我们在读史书时,如果能够跳出文字所展示的表象,挖出其背后可能的含义,有时收获的,反而比文字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