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别里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人讲吃亏是福,而歪果仁强调等价交换。

比如,我们约饭,一般习惯由其中一个人请客,而歪果仁要AA,大家都不吃亏。

付出和得到其实是孪生兄弟,从来不会缺席。

今天的话题,和代价有关。

01献祭

西方的神话中有很多献祭的情节,这也可以叫交易、契约、牺牲等等,这种付出一般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力量。

比如埃及的一个神话。

公元前3067年,底比斯以魔蝎作为自己象征的法老王发动了一次征服世界的战争,经过7年,却被打败。他的军队也被赶到阿姆荒漠里。酷暑和伤痛夺走了他所有士兵的生命,惟有魔蝎大帝一息尚存。

他向死亡之神阿努比斯请求,假若饶他不死并助他击败敌人,他愿舍弃灵魂。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1)

阿努比斯接受了他的请求,准许他统领自己的军队,并且大获全胜。由此魔蝎大帝便拥有了阿努比斯的不死之军,并随着魔力溶入传说的魔蝎之灵里。以等待未来驱使魔力的主人唤醒他,征服世界。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2)

阿努比斯的军队

你看,在这个故事里,灵魂被用来交换。虽然获得力量,可是力量的副作用好像不那么好。

上面说的是个传说,但埃及历史上还真有以蝎子为王权标志的强大法老——蝎子王。在埃及神话中,有一位名叫塞尔凯特(Serket)的女神,是蝎之皇后,蝎子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力量。

再说个魔兽世界中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死亡骑士阿尔塞斯。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3)

阿尔塞斯本来是人族的王子,但是为了追求力量,坠入了黑暗。他获得了一件被恶魔锻造拥有巫妖王力量的强大的邪恶神器——霜之哀伤。

这把剑上刻着铭文:Here was power. Here was despair。

意思是"利刃杀戮生命,力量创伤魂灵",因为持有者确实会获得永恒的力量,但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个被黑暗侵蚀了的孩子,回到自己的王国亲手杀死了父亲,从此成了亡灵族的一员。

"这个王国将要毁灭,一个新的统治秩序会从废墟中诞生,它将动摇这个世界赖以生存的根基。"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4)

单纯的追求力量,似乎总是和邪恶、黑暗、歧途所联系在一起。反过来,追求智慧好像就大不相同。

北欧神话里的奥丁,就是雷神的老爹,为了增加聪明才智,预测未来,更好地进行统治,一心要喝智慧井里的水。但守护这口井的巨人弥米尔要他以一只眼睛作为代价,奥丁·博尔森不假思索,将自身倒吊于树上七日七夜,将自己献祭后瞎了一只眼睛,随后喝下了智慧之水,成为智慧之人。

这个代价就非常小,起码没有副作用啊。从造型上来说,貌似还比普通的神祗酷了一丢丢。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5)

人类文化的深处,潜藏着精神大于肉体的判断。

说了神话,我们回到历史,为了追求力量,人类曾经付出过什么代价呢?

02圣殿骑士团

现实中的力量,常常不会是一次性交换的产物,而是需要持续喂养的。

让我举个例子。这个世界上和神最近的,就是宗教。你看,现在的教会代表着一股精神上的力量,掌握着神学的话语权(word)。

在中世纪,发生过教权和皇权的激烈竞争。人家皇权是掌握武装的世俗力量,真刀真枪架在脖子上的时候,基督徒划着十字两股战战应该是拼不过的吧。

所以刚开始,教权是争不过皇权的。

弱的一方就会去寻求外部的力量。

1093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终于等来一个机会,东边的穆斯林敌人出现了分裂,颓势已现,天赐良机。

可是帝国也积弱日久,无力发动战争。怎么办呢?借力!

帝国的使者找到了教廷,想要借助教会的力量发起战争。两者一拍即合,因为这不只是皇权间的冲突,也是两种文化信仰的冲突。

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应拜占庭皇帝阿历克塞一世的求援,而号召西方志愿军前往拜占庭帝国抗击塞尔柱人。后来,东征的目的逐渐演变为夺回圣地及耶路撒冷城,并将东方基督教从伊斯兰的统治者解放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十字军第一次东征。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6)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呢,教会突然发现原来宗教狂热席卷起来的武装力量这么好用!罗马教皇组织起了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即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和条顿骑士团。

同时掌握了word和sword(刀剑),教会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凡有所得,必有所失。力量的副作用是什么呢?

武装力量是要持续喂养的。士兵是要衣食住行的啊,养兵的财富从哪里来呢?

这就好比一个踌躇满志的创业者,拉了一般人开始朝着一个伟大理想前进,却突然发现自己必须整天算计着下个月的工资要怎么发。于是,目标就会发生异化。

对于骑士团,除了有钱人的捐款,那就只能是征税和抢劫来搞钱了。这群所谓的骑士,坏事没少干。

在世俗眼里,教会也开始加入了争权夺利,教会的纯洁性、神圣性没有了,教皇在信徒中的权威一落千丈,像极了神话中用精神来换取力量而献祭的场景。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7)

这种副作用,将在大约将近2个世纪后发酵——教会大分裂。

到了今天,教会已经不再保有武装力量了。

03厘金

类似的,回到我们中国的历史。如何找到财政资源持续喂养sword的力量,是困扰封建君主几千年的问题。

财富换取力量的线索,其实可以贯穿整个文明史。如果按这个话题展开,那就太大了。

我们来聊聊近代史的一个小插曲——厘金。

曾国藩被称为晚清的中兴之臣,这就像一个名医把瘫在床上的病人给治站起来走了两步,只不过这种奇迹更像是回光返照。

上古四大杀阵是哪四个(骑士团的覆灭和曾国藩的饮鸩止渴-得到的代价)(8)

话说当年太平军来势凶猛,曾国藩组建湘军来抗衡。又是吃饭的问题,养兵的钱从哪里来?

向朝廷讨是没戏了,咸丰帝的钱袋也是紧巴巴的。怎么办呢?劝捐(这个劝你可以想象,肯定少不了连哄带威胁)、卖功名啥的事情没少干。

那这种财政来源毕竟不稳定啊,于是曾国藩就上奏朝廷,钱不给就算了,给个政策吧,开收厘金。

啥叫厘金呢?就是设个关卡朝过往的商人收买路钱,初始税率设的是1厘(1%),所以就叫厘金。一个卡收1厘,沿路设个十几二十道卡就能收到20%以上的税率咯。

那税这么高,会有商人走这条路么?有的,走官府控制的路被掠夺至少有个限度,要是走被太平军控制的路线,这帮闹起义的可就把货物全给吞了。

于是,湘军就靠厘金获得了相对稳定的财政来源。饭吃饱了就有力气打仗,反观另一边,最终太平军被干趴下也和饭吃不饱有很大关系。

魔鬼被放出来可就收不回去了。厘金的放开,从此意味着地方可以自己收税,自己掌握财政大权,自己养兵了。

大半个世纪之后,厘金的副作用开始发酵——军阀割据,清政府无力回天!

凡有所得,必有所失。

04自我献祭

最后,我想提提小麦。

一万多年前,小麦只是一种野草。但就在最近这1000年,它从无数种野草中脱颖而出,传遍了全世界。比如北美之前根本没有小麦,现在却到处麦浪起伏。小麦在地球上占据的地表面积,相当于10个英国。所有生物,最本质的追求,就是在基因上更多地复制自己,从这个角度看,小麦是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了。

那从本质上,小麦是借助了人类的力量才成为今天的样子。

从小麦的视角看,它借助外部力量靠的就是自我献祭——随时可能要被吃掉啊。

这真是个有趣的视角,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