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当百花的身影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一种花,沿着田间地埂,一片一片地生长,仿佛在编织一个个白色的花环,祭奠那些远去的亡灵。这就是密蒙花,仿佛和清明节并肩而来。

密蒙花,当地人又叫染饭花,开花时,花多叶少,花香似米饭的香味,花枝像凤尾,花朵像留声机的小喇叭,白色的小喇叭中央,刚好可以装下一颗芝麻,花蕊是一层浅浅的黄色,远远望去,白茫茫的花朵中,有一层浅黄的影子在浮动。

小时候,二姐的眼皮内侧长了一个小颗粒,不痛不痒,让人担心,医生建议做手术。二姐一听吓得往家里跑。在那个清明节,父亲采回许多的密蒙花晒干,给二姐每天泡水喝。那年,二姐喝了好长时间。第二年清明节,二姐突然想起来,仔细地翻开眼皮对着镜子看,那个长了好几年的颗粒不见了。从那以后,但凡我们眼睛红肿、发痒,都要泡上一两壶密蒙花的水喝下,保准缓解。

前些年,我在百度上查密蒙花的功效,它有解毒消肿、活血止痛、养肝明目的作用。这么好的功效,很多老百姓没有重视,而是看重它在清明节染饭的作用。

清明节,用密蒙花染饭,父亲是严肃而认真的。那时,在清明节前一天,父亲都要带着我们兄弟姊妹到山上采摘密蒙花。我们或爬上地埂,或攀爬树上,摘下一串串细碎的花朵,带回家。父亲将浅黄色的花瓣放入清水中淘洗干净,晚上用水熬煮,捞出花瓣,将锅中黄色的汁水用纱布过滤一遍,和淘洗干净的糯米浸泡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捞出糯米,把上好的火腿丁、新上市的豌豆、蚕豆倒进去,撒上一点花椒粉、胡椒粉,浇上油,搅拌均匀,放到蒸笼里,大约一个小时后,打开凉着,熬上一锅酸菜汤,做好上坟的准备。

等父亲带着我们从早到晚、翻山越岭,祭祖完毕,在山风的吹拂下,我们席地坐在老祖先的坟前,先喝上一碗爽口的酸汤,每人拿起一团黄米饭塞到嘴里,那种火腿的咸味儿,将花香、饭香和豌豆蚕豆的清香衬托得无比香甜。顿时,一天的疲惫,随着品味美食、欣赏山色的景致消失得无影无踪。

清明过后,密蒙花也逐渐枯萎,花香淡去,仿佛完成了祭奠祖先的使命。

密蒙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每年都这样带着我们上坟,黄米饭的清香永远让我们回味。而今,父亲已经远去,他和那些祖先们长眠在开满密蒙花的山上,我的心中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念想。这些年,我和哥哥姐姐们像父亲在世一样,在每个清明来临之际,采花、染饭、上坟祭奠逝去的亲人,诉说我们的哀思。在祖先坟前的那清香可口的黄米饭,一样的程序,一样的仪式,不一样的人,一样的密蒙花,就这样让我们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清明节的花山(密蒙花开清明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