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业代码B020301),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专业解读金融学)

金融学专业必修课程

--------->>

金融(专业代码B020301)

<<---------

专业简介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重点学科所在学校

首批国家重点学科院校名单: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第二批国家重点学科院校名单:暨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辽宁大学、武汉大学。

按照业界当前主流的观点,专业排名大致如下:

第一梯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二梯队: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

第三梯队:

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四梯队:

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暨南大学

高考菌注:

1、各院校录取分数附于文末;

2、梯队排位综合本科生以及研究生阶段;

3、部分院校在广东无招生计划。

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内容

投资学、货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财政学、固定收益证券、商业机构管理等等。除此之外,金融专业学生同样要研修大学生必修高等数学等内容、商科学生必修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内容。

由于经济学下的金融专业在大部分院校是文理兼收的因此吸引了不少文科生的眼球。不过各位文科生需要注意的是,大学里面的经济学与政治课本上的政治经济学有所不同,并且由于金融学近十年来逐渐向量化以及编程方向发展,学生要有较高数学修养以及研究的数理逻辑。大部分院校要求学生研修计量相关内容(如中山大学),并且部分院校的课程有编程相关的内容(如香港科技大学)。(每个高校由于对学生的培育方向不相同,学生要求学习以及掌握的理论知识及课程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就业行业(包括但不限于)

1银行业,主要是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商业制银行、监管机构等等;

2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等;

3证券行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以及交易所等等;

4投资行业,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等等;

5高等院校以及银行、证券研究机构等等。

稳定的收入、较高的福利水平,金融圈子的工作经常给人很大的吸引力。

如学生毕业后进入业界,如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等地方,薪酬相对较高,根据2017年各校发布的数据,以第三梯队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为例,金融本科毕业的学生平均年薪均能到达9万,往上梯度薪酬更高。但是高薪的背后,必定是高强度的工作,高压的工作环境,发展空间较大。

如学生选择留在学界,如高等学校等地方,则要求学生至少要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如学生想要留在重点大学任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可能需要是国外名牌大学研究上甚至博士生毕业。学界比较适合热爱科研工作的学生继续深造或留校工作,学习机会较多,工作相对稳定。

虽然近几年经济处于下行阶段,但是仍然有很多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候偏爱金融专业,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金融业工作的收入仍然比较高,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因此,如此的“金饭碗”肯定是越来越多人想要挤破脑门抢。

过来人说

但实际情况是不是每个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都能如愿以偿般的坐拥高薪、出入高级写字楼、在商界叱咤风云呢?其实并不然。

一方面,金融专业由于是热门,深受各大高校的喜爱,陆续新增开设了不少金融相关的专业。因此每年我国金融、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人数着实不少,从大趋势来看每年的应届生人数也在节节攀升,国内金融从业人员的整体理论知识水平尚待提高光鲜的金融行业背后,有一部分其实是金融民工,处在底层,缺乏过硬的资质认可以及更高的竞争力,因此并不占优势。

另一方面,我国的金融人才可能理论知识确实掌握地比较扎实,但缺少在投行、券商等地方工作时所需的实务等方面的技能,实践能力较弱。然而实践能力以及高端职位实习经历又恰恰是各大金融机构招人时比较关注的。

压力山大

所以真正的金融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高。比如上述所说的机构以及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往的“重点大学的金融或者经济学本科毕业”上升到“重点大学的金融或者经济学硕士毕业”,近一两年,本土研究生毕业甚至已经不能满足要求,更多地开始需求“留学海归人员”。在当前学历贬值的年头,光凭一张金融专业毕业的文凭就想进入行业圈子是不够的,还有很多学生有各种“光环加持”,如“留学海龟”、“清北复交”、“本硕博科班”等等。

不仅进入的行业同时压力也大、要持续学习,想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考很多资格认证。很多进入了四大会计事务所的同学,纷纷吐槽一入审计深似海,从此假期是路人。不仅要频频出差到雇主当地进行审计等专业工作,而且每年8月都要进行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如果有追求更加高的同学,不仅要参加8月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更要参加6月或者12月的CFA等级考试。而对于真正从事金融的人员来说,挤破脑门进入的四大只不过是最入门的地方。

第一梯队:2016年平均录取分数

北京大学—经济学类

—638(文)—679(理)

清华大学—经济与金融(国际班)

—640(文)—697(理)

复旦大学—经济学类

—626(文)—671(理)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类

—620(文)—无招生计划(理)

第二梯队:2016年平均录取分数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类

—622(文)—667(理)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

—599(文)—645(理)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类

—611(文)—649(理)

南京大学—经济学类

—612(文)—648(理)

第三梯队:2016年平均录取分数

南开大学—金融学类

—593(文)—642(理)

厦门大学—经济学类

—599(文)—626(理)

武汉大学—经济学类

—606(文)—639(理)

—644(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试验班)

中山大学—经济学类(岭南学院)

—609(文)—650(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金融学院)

—606(文)—637(理)

第四梯队:2016年平均录取分数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试验班

—612(文)—655(理)

暨南大学—金融学

—573(文)—595(理)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

—573(文)—615(理)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学类

—无招生计划(文)—610(理)

华中科技大学

—无招生计划(文)—616(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