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1)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是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

提起“母亲”,我们的心里总是会涌起太多的温情。有一首歌曲唱到:“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只剩下满眼的皱纹了。”

母亲

是她给予了我们生命

是她穷尽一生来抚育培养我们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2)

天之大

这世间有很多伟大的母亲

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

这个世界才如此美好

母亲节到来之际

小编盘点了这些年

那些池州好母亲让人泪奔的事迹

她们的举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舔犊情深

“最美母亲”张爱六:悉心照顾植物人丈夫和伤残儿子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3)

东至县官港镇陈镇村王村组有个“最美母亲”,她的名字叫张爱六。张爱六今年48岁,家中有丈夫、儿子3口人。原本这3口之家也算得上是幸福的一家,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次又一次的不幸降临到了这个家庭,从此让这个普通的母亲成为这个家庭的顶梁柱,担负起整个家庭的责任。

2011年,张爱六夫妇去外地打工,把读高中的儿子鲁冬祥寄托在外婆家。放暑假后,鲁冬祥去夫妇俩打工的地方与父母团聚时,不慎从2楼摔下,摔坏腰椎神经,从此生活不能自理。张爱六只有辞去工作,在家照顾伤残的儿子。

生活小有起色,然而第2次不幸又降临。2015年12月,丈夫鲁太松在高速上发生了车祸,命虽保住了,但成了植物人。张爱六抹去眼泪,用坚韧的毅力扛着。她清楚,只有强迫自己坚强起来,才能担起这超负荷的家。

“池州好人”叶含朵:贤妻良母 大爱无疆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4)

叶含朵,东至县公路分局东风道班炊事员,今年48岁,女儿自幼患病瘫痪,是她坚持背起女儿上完初中,丈夫因此患上抑郁症想轻生,是她不离不弃精心照顾,给了丈夫生的希望。尽管生活艰辛,叶含朵却用自己的坚强乐观和炙热情感撑起了一个温馨的家。

1994年女儿罗姗出生时漂亮可爱,给温馨的家带来了更多的欢乐。可这样的美好日子持续不长,他们发现自己家的女儿走不了几步路就喊累,走路的姿势也很怪异,经诊断为肌营养不良症。这个晴天霹雳,把开朗自信的叶含朵一下子推向了痛苦的深渊。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来照顾、教育、培养女儿,她和丈夫决定不要二胎。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叶含朵用自己的一双脚一步步撑起女儿的上学路。

就这样,一过就是20多个年头。女儿也大了,虽然依旧整天坐在轮椅上,但高兴的是女儿能够自己赚钱养自己了,女儿不但会写作赚些稿费,成了名符其实的小作家,还开着个网店,贴补家用。

方宝珍:捐肾救子 诠释至纯母爱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5)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来自母亲,为了孩子,母亲能奉献多少,这也许是一个没有止境的答案。方宝珍是贵池区江口街道永兴村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在儿子生命攸关的紧要时刻,捐肾救子,赋予了儿子第2次生命,也诠释了母爱的含义。

不幸发生在2013年夏天,那一天,已在安徽大学就读的吴祖信感觉浑身无力,连走路都走不动,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为根治儿子的病,方宝珍夫妇听说治疗尿毒症的最佳方法就是肾移植,但是等待一个合适的肾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能等,我要救我的儿子!”方宝珍要求捐自己的肾来救儿子。 “只要用我的肾可以救儿子的命,别说捐我一个肾,就是拿我的命去换他的命,我也愿意。”她说。母子配型成功,但由于方宝珍血压高,会增加手术风险,医生建议她通过锻炼让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抱着一心救儿子的念头,方宝珍立刻只身回到老家,开始了每天2个小时以上小跑和快走。2014年春节前后,方宝珍检查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3月份方宝珍就怀揣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13万余元,在上海长征医院成功的将自己的左肾移植给儿子。

高龄母亲吴巧子瘫痪儿子要照顾 只盼身体好好的

青阳县酉华镇二酉村的吴巧子,与丈夫余有根养育了6个子女,谁料,平淡幸福的日子被小儿子患病瘫痪而打破。如今80多岁高龄的她还要坚持每天给儿子喂饭、端水送药……40余年的不离不弃,抚养瘫痪的儿子成长,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

1973年的一天,年仅3岁的小儿子余前进突然高烧不退且腹泻不止,吴巧子发现后连忙将他送到当时大队里的卫生室打针,但是儿子病痛不见好转反而加重,医生建议立即转院治疗。吴巧子赶忙带着儿子到贵池医院,医生诊断为脑炎后遗症,手术后儿子没能重新站起来。吴巧子无法接受如此残酷的事实,出院后的40多天,她很少睡觉很少讲话,整天守着躺在床上的儿子。

高龄的吴巧子年老体弱,照顾儿子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每天给儿子穿衣,洗脸,帮助他上厕所,就能让她一直忙到将近上午10点。在一个个艰难的日子里,吴巧子也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众多好心人的关心帮助让她更加坚强,吴巧子只盼望自己身体好好的,能照顾孩子长久一些。

坚强母亲冯雪琴:女儿腿脚不方便 坚持背女上大学

因女儿婷婷患有先天性疾病不能独自上学,母亲冯雪琴决定背女上学,并一直将女儿背进了高考考场。2012年8月份,高考成绩离二本线仅差两分的婷婷被安徽大学江淮学院正式录取。

婷婷能考到这么高的分数,除了她自己的努力外,这和母亲冯雪琴的坚持不懈分不开。2010年12月份的那场大雪将八中的校园道路覆盖得严严实实,班主任建议恶劣的天气婷婷最好在家自习,但是冯雪琴依然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婷婷在雪地里前行,直到把孩子送进教室。在每个严寒的夜晚,冯雪琴总是用自己的双臂捂着女儿的双腿,让她安心学习,温暖入眠,因为她认为,只要女儿愿意在求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自己就是她温暖而坚实的后盾。

婷婷被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录取,考虑到腿脚不便,学校方面同意将婷婷换到会计学专业。学校相关领导知道她的家庭情况后,非常关照,专门给这对母女单独安排了一间宿舍,方便今后陪读。冯雪琴对学校、社会充满了感激,“不管怎么样,我将陪女儿继续走下去”。

徐子娇:37岁重回课堂 与女儿成为同桌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6)

13年前,青阳县杨田镇一名可爱的女婴胡婧瑶呱呱落地,但是,幸运女神却没有眷顾到她。出生后两个月,她突发高烧,留下了脑瘫的后遗症。面对可爱的女儿,来自农村的父母没有轻言放弃,一直努力寻找为孩子治疗的良方,尤其是女孩母亲徐子娇,更是24小时陪伴在女儿身边,为了让女儿能读书,37岁的她又回到课堂,当起了女儿的“同桌”。

生活起居的照顾,对于母亲徐子娇来说并不困难,但一说起上课,这位农村妇女就有点儿“不自然”了。徐子娇只读过小学3年级,如今再次回到课堂,一切都需要重头开始。“我怕女儿听不懂,课堂上我就要比别人更认真,回家好再教她。”于是,女儿的课堂上,这个妈妈成了班里举手最积极的学生。

就这样,每天早上5点多,徐子娇就要起床,除了做早饭,还要准备午饭,然后用保温盒装好,带去学校。准备好这些,她还要帮女儿穿衣服、刷牙洗脸,再背着女儿去学校,课堂上一起抄笔记,晚上回家给孩子做康复,再陪着女儿写作业,女儿睡觉了,她还要洗衣打扫卫生忙家务,一切都忙好了,常常要到晚上11点。

但徐子娇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虽然女儿渐渐长大,背着越来越吃力。但看着女儿的情况一天天变好,这位坚强的妈妈也越来越有信心,“我会一直陪她上课,一起康复,一起笑对生活”!

“花甲母亲”盛海琳:女儿去世 高龄再生育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7)

如今的盛海琳和女儿

已过花甲之年的她,今天却是一对9岁双胞胎女孩的妈妈。

2010年,已经60岁的盛海琳在与生育“绝缘”多年后,超越生育极限,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下了她们——智智和慧慧。

2009年春节,新婚4个月的女儿婷婷,跟着女婿一起回池州的公公婆婆家过年,煤气中毒让夫妻俩一夜之间双双离世。噩耗来袭,瞬间击垮了这对“早已退休在家,准备安享晚年幸福生活”的老夫妻。在盛海琳的记忆中,夫妻俩“倾注半生心血、捧在手心里长大”的独生女儿“纯洁无瑕,人见人夸,没想到只分开短短几天,就阴阳两隔”。但很快,这个“出身军人世家、从不向困难低头、不怕苦不怕累更不怕死”的女人,萌发了一个新的念头:做试管婴儿,我要再养育一个孩子,让女儿的生命延续下去。2010年5月25日,盛海琳终于剖宫产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看完这些故事,小编的眼眶微微湿润

亲情既是铠甲,也是软肋

母爱的平凡和伟大

总会有那么一瞬间能戳中你的心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8)

爱别等,孝别迟

今天

我们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

节日快乐!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9)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10)

来源:池州日报

记者:秦峰(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吴婵娟 责编:陶霞

审稿:周劲风 监制:徐翔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11)

母亲节最感人的一幕(爱子情深母亲节)(12)

大家都在读:

围观!池州人每月到手的工资要变了,再不知道就晚了!|安徽首例5G远程协同手术在池州成功实施,专家在省城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