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胤:众所周知的“囊萤夜读”,众所不知的人生结局

余大中

著名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里有这样几句话:“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说的是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

车胤(约333—401年),字武子。东晋南平郡江安县西辛里(今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曾埠头乡)人。车胤家境贫寒,常常无钱买油点灯。他白天耕作,夜间读书。到夏天就用白布做成透光袋子,夜里捕捉几十个萤火虫照亮书本学习。时间长了,车胤学识渊博,人们都称赞他。

作为寒素博学典型,车胤刚踏入官场,就遇到桓温这个实力派“伯乐”。桓温是晋明帝司马绍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和三次率兵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声名赫赫。当时,桓温为荆州刺史,车胤先后担任桓温的从事、主簿、别驾从事史、征西长史等幕僚职务。

宁康初年(373年),车胤封为中书侍郎、关内侯。当时,孝武帝司马曜讲解《孝经》,由仆射谢安侍坐,尚书陆纳伴讲,侍中卞耽伴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手执经书,而车胤则负责选取文句。与此相关,有一个“明镜不疲”的成语,出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筹备孝武帝讲解《孝经》,谢安、谢石兄弟组织模拟讲习,车胤听讲后有些疑惑,但又不便问谢家兄弟,就对身边的袁羊说:“不问吧,怕把精彩内容遗漏;多问吧,又怕劳烦谢家兄弟。”袁羊说:“依我看,他俩不会厌烦。哪有明镜厌倦人们经常去照一照,哪有清流害怕和风经常去吹一吹!”由此,“明镜不疲”就比喻智慧不会因为频繁使用而受到损害。

车胤敢于直言、勇于纳谏。《晋书》称赞“车胤忠壮”,并详细记载了议修明堂之事。太元年间,有人提议大修明堂,用以粉饰太平。对此,车胤提出:“明堂制度难以详尽解说,茅屋与大厦不能统一规格,何必死守形式规格!”孝武帝听从了车胤的建议。之后,车胤升迁为骠骑长史、太常,封临湘侯,因病离职休养,待健康状态好转,又担任护军将军的要职。

孝武帝司马曜与自己弟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矛盾突出。司马道子王妃是左仆射王国宝的堂妹,王国宝劝说五曹尚书、二仆射、中书令等“八坐”上书皇帝,要求委任司马道子为丞相,并加以特殊礼遇,车胤称病而没有参与。王国宝等人上疏后,孝武帝大怒,而对车胤倍加嘉勉。

太元二十一年(396年)九月二十日,孝武帝在后宫清暑殿被张贵人活活捂死,其长子司马德宗继位,是为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左仆射王国宝揽摄朝事,各地王侯以王国宝乱政为由,联合举兵征讨,希望得到车胤支持。王国宝堂弟王绪献计杀车胤,车胤应约到来,王国宝被他的凛然正气所震慑,不仅不敢动刀,反而向他求教。王国宝听从车胤建议,上书皇上,自行解除职务,等待降罪。事后,朝廷认为车胤有功,令其任吴兴郡太守,车胤称病不受。后又封为辅国将军、丹阳尹。隆安四年(400年)车胤擢升为吏部尚书。

隆安五年(401年),会稽王世子、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夜开六门、忤逆犯上,名臣江绩与车胤私下要求司马道子奏闻皇上,但司马道子不从。车胤与江绩拟将此事上奏,司马元显便密遣手下逼杀车胤、江绩。车胤临死前大怒:“吾岂惧死哉?吾求一死以露权奸耳!”车胤去世后,追谥为“忠烈王”。

(作者简介:余大中,湖北荆州人,文史研究和写作爱好者)

囊萤夜读车胤有了什么样的品质(车胤众所周知的)(1)

(车胤像,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