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成分(血小板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1)

图片来源:PNAS(DOI:https://doi.org/10.1073/pnas.1720553115)

论文的通讯作者Éric Boilard教授说:“当一个外来物首次进入血液时,它会导致抗体的产生。当这些抗体下次遇到相同的外来物,会快速附着在其表面,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炎症反应。而血小板具有能够识别这些复合物的受体FcγRIIA。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怀疑血小板参与了炎症过程。

为了验证这样的假设,研究者们利用一种病毒、一种细菌毒素和一种引发过敏的蛋白,在正常小鼠的血液中制造了抗原-抗体复合物。所有这3种情况下,结果都是相似的:小鼠表现出了典型的败血性或过敏性休克的症状,也就是,体温下降、震颤、心脏功能受损、血管扩张以及意识丧失。

血小板是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成分(血小板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更大作用)(2)

图片来源:网络

接着,科学家们在“几乎所有血小板都被移除的小鼠”和“血小板上没有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的小鼠”中重复了以上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小鼠没有生理响应,这清楚地说明了血小板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实验中,正常的小鼠之所以休克,是因为其血小板释放了血清素(serotonin)。该物质是和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相同的分子。血小板储存了血清素,并在特定的情况下将其释放出来。

在论文的Significance板块,作者们总结道,该研究证实,循环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会通过激活FcγRIIA诱导休克,而这种休克实际上由血清素的释放所介导的。在对循环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响应中,血小板是“与败血症、病毒血症和过敏性反应高度相关的炎性反应”的关键调节者。

该研究的一个临床意义是,证明了对败血性或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血小板输注,可能会通过增加血液中血清素的含量,使患者病情加重。Boilard教授说:“为了预防这一问题发生,在某些情况下,血小板上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受体可能需要事先被阻断。”

参考资料: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转载需得到授权。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editor@biodiscover.com),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