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元朝题材的电视剧也有,于荣光拍过《关汉卿》,内蒙古电视台出品的《成吉思汗》(这部正剧还是相当不错的,恢宏巨制),还有胡军的《建元风云》(后更名为《忽必烈传奇》,还有个名字叫《打仗天才忽必烈》),《东归英雄传》多少和蒙古族有关虽不是元朝大约也算一个类型,俄罗斯还拍过《蒙古王》。但是相对于列国、三国、唐、宋、明、清来说,真是少了很多。说因为历史短吧,三国历史也不长,却家喻户晓;说因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感情问题吧,清朝辫子戏都拍烂了。

古装剧没人看为什么还要拍(清宫剧泛滥成灾)(1)

首先,蒙古帝国和元朝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扩张,征服和杀戮的历史,电视剧如果回避,会被忍说成为尊者讳;如果忠实的展现出来,也会被说成太血腥,或者丑化蒙古族;个别情节甚至可以牵涉宗教问题,有些敏感。比如蒙哥、忽必烈灭宋伐大理等情节很多人看了心里估计不爽快,而且牵涉到民族团结,荧屏上不适宜表现过多多民族政权激烈厮杀的画面。曾拍过一部电影《成吉思汗》,刚播出的时候,就被国际舆论给禁了。是因为元朝就是早期的蒙古帝国是西方国家的灾难。谁都不愿意回忆起那段历史。碍于国际舆论的压力,更有甚者是中国威胁论,所以,元朝历史方面的电影或是电视剧就是少而少之了。

另外,明清的时代,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极少有用多个年号的。所以我们说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是指谁。但是元朝皇帝像过去的皇帝一样,都拥有好几个年号,就不能以年号称呼他们了。

那么怎么称呼他们呢?

古装剧没人看为什么还要拍(清宫剧泛滥成灾)(2)

庙号肯定是不行,那是死了之后才有的称呼。要是活着的时候称某个皇帝为某某宗,基本可以自己了断了。所以如果拍电视剧,就只能称名字。

写几个元朝皇帝的名字来感受一下:

元顺宗: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

元仁宗:孛儿只斤.海育黎拔力八答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欢帖木儿

古装剧没人看为什么还要拍(清宫剧泛滥成灾)(3)

卧槽,这孛儿只斤这名字什么玩意谁能记得住,观众能记得住吗。蒙古帝国崛起的过程中,都不是用汉语交流,思想观念,人名、地名很难让普通观众记住,只有蒙古族人或懂些历史的人才能分得清。这样即使是拍了电视剧,也流行不起来。

更主要的是现代电视剧的受众很多是女性,女性群体对战争、政治戏的兴趣远不如男性,这也是古装言情剧当年为何红火的重要原因。元代很难找到合适的女性题材故事来演绎一段生死绝恋或者虐恋,相反男性之间的争斗、厮杀却是满篇不觉,这样一盘算自然不适合以元代为题材。

古装剧没人看为什么还要拍(清宫剧泛滥成灾)(4)

最后,拍摄难度与成本特别高。如果要拍啥元朝相关的电视剧,势必会涉及到草原、大漠戈壁、江南水乡等多个不同的取景地,要周转需要大量时间、物资消耗。拍摄大量战争戏则更是烧钱,在如今流量为王的时代,成本高昂的电视剧很有可能血本无归。更关键的是如果要拍摄千军万马、围城工程战、海战远征都需要特效、爆破,拍摄难度也大幅增大,十分不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