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了几眼自诩为“亮剑3”的《雷霆战将》后,忽然就特别想看《亮剑》。那种迫切的感觉就像是喝了杯掺水的假酒,一口吐出去后,特别想来瓶二锅头压一下心头的恶心劲。就像在满是粪便的猪圈里,特别想念天上的嫦娥那样。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

云飞兄,云龙兄,我想你们呀。

我随手打开手机,就找到了《亮剑》。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尽管我已经看过了几百遍了,尽管已经过去15年,尽管我已经从当年的少年变成了大叔,可当这熟悉的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我还是热血沸腾,我还是浑身来劲,我还是想着和“云龙兄,云飞兄”整上一斤地瓜烧。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2)

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15年前那个夜晚,当年轻的我匆忙准备出门约会时,忽然从客厅的电视机里传来了一阵歌声:“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看《亮剑》,不看女朋友

我当时就被镇住了。这音乐雄壮激昂,而歌唱的又是慷慨悲壮,绝不是什么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也不像一般主旋律音乐那样的庄重严肃。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3)

我不由自主地向电视屏幕看去,我看到了我从未看到过的八路军——

“老子就是要正面突围,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手提鬼头大刀,站在队伍的中间,高声地喝骂着。

在完成掩护主力撤退后,他抗命不从侧面突围,而是从号称鬼子精锐中的精锐,坂田联队正面突围。

我第一次看到骂骂咧咧的八路军干部,我第一次看到不服从命令的八路军干部,可我当时就觉得穿着灰不溜秋,土得掉渣军服的李云龙,是那样的有血有肉,那样的生动逼真,仿佛在那里见过似的。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4)

我感觉自己走不动了。就把换下的拖鞋又穿上,坐在电视机前看了起来。一直在“央视一套”的黄金时间段,把《亮剑》的前两集看完。

那晚,女朋友的电话,把我的手机都震没电了。

开炮!开炮!开炮!

从那晚开始,我就成了亮剑粉丝。央视的看完了,紧接着就看北京卫视的重播,再看山东卫视,再看山西卫视,再看河南卫视,再看河北卫视......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5)

那时,大江南北,大河上下,每个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段回响着:“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雄壮激昂的旋律。

我记不清湖南卫视是否重播过亮剑,我也记不清自己什么时候看过湖南卫视。

记得那年那月,我买来笔记本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网看《亮剑》。尽管那个时候,我已经从电视台看了几百遍了。可那天,我还是从晚上一直看到第二天天亮上班,从一炮干掉坂田联队长,看到力歼冈崎大队,看到围攻平安县城......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6)

尽管我已经看了几百遍了,可当我看到喊着“开炮!开炮!开炮!”后的李云龙一屁股坐在地上时,我还是泪流满面。

这部电视剧怎么会有这般让我们着魔的魅力?

我问自己。我想来想去就一个字“真”。

真心英雄

首先,是《亮剑》里那些扣人心弦的的剧情,几乎全部取材于真实的历史。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7)

历史图片:八路军女兵

比如李云龙率独立团,伏击日军华北军事观摩团的剧情,就是由开国上将王近山于1943年10月22日,在临汾,伏击华北日军观摩团的战例,改编而来。

比如李云龙率独立团,在关家垴智歼日军冈崎大队的剧情,就是由百团大战中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指挥的,关家垴惨胜日军冈崎大队的战例,改编而来的。

比如,李云龙常常在作战中,因地制宜,战场抗命的剧情,就是取材于开国少将钟伟。钟将军在四野时,常常会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情况,临时调整野司林总预先的战役部署,打出一些神来之笔的胜仗。钟将军也和李云龙一样,仅仅是挨了几下上级“高举轻落”的鞭子。因为,红军的毛委员,打仗也是随机应变,不拘一格的。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8)

《亮剑》的编剧,把这些精彩绝伦的历史事件搜集出来,用电视剧的规格裁剪一下,“加粗、对齐,上点背景色”,就几乎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观众面前。这让全国的观众大饱眼福。

现在很多抗日题材影视编导,煞费苦心,画蛇添足,甚至是丧心病狂的编排一些“手撕鬼子兵,裤裆藏雷,八路住别墅”等荒诞不经的剧情,其结果必然是让观众反感,倒胃口,甚至是“人神共怒”,举国声讨。最后,被观众所唾弃,被平台所下线,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9)

我们的先烈给我们留下了那样波澜壮阔,又精彩绝伦的历史,你不用,偏偏要自作聪明,扭曲历史,真就是“放着和尚不当偏要当妖精”,其结果必然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可恨之极,可笑之极。

第二个原因是《亮剑》剧组的化妆道具,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历史真实面目。

《亮剑》里的李云龙团长,赵刚政委,和尚,秀芹等,都穿着那个年代粗糙土气的八路军制服,或者朴实无华的民服。男演员显不出八块肌,女演员看不到前凸后翘。男演员个个黑里透红,女演员也都自然朴素。李团长喝顿酒,也不过是在盘腿炕上,一瓶地瓜烧抓一把花生米。李团长娶秀芹也不过是开几盒日本牛肉罐头。也就是晋绥军楚云飞团长阔气点,军服笔挺,马靴锃亮,可也算是本本分分,中规中矩,看不出什么豪华奢侈的风格来。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0)

这和当下那些抗日神剧中的一些场景比起来,如:抹着发胶八路军战士,穿着高跟鞋白丝袜的八路军女护士,住在别墅里的独立团团长,等等,似乎是黯然失色。

但,这才是历史的本色,是观众心目中的英雄本色:我们原本就那样土,我们就是不屈服,我们还要把强盗打服。

所以,那段历史才那样的让我们荡气回肠,永远难忘。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1)

如果我们的团长都住在豪华的别墅里,战士都抹发胶口红,那我们的国家该是多么的富有,那日本鬼子怎么敢来打我们,我们又怎么会殊死抵抗了十四年呢,南京怎么会让鬼子一下子就杀了30多万人呢?

这些问题,就是小孩子都能看出来。可我们的一些大导演却看不出来。

第三个原因是导演、编剧、演员的真情演绎

《亮剑》的导演张前、陈建,编剧都梁,演员李幼斌,张光北,何正军等,他们的组合就是神组合,就像当年刘关张三结义那样,风云际会,风起云涌。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2)

李幼斌、张光北等,那些演员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灵魂在演出,“把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十多年过去了,在观众心目中李云龙就是李幼斌,赵政委就是何正军,楚云飞就是张光北,谁也替代不了。就像陈晓旭和林黛玉,观众都分不清谁是谁了。

他们是演员,是真正的表演艺术家。不是明星。

《亮剑》是被时间检验过的经典。经典永流传。

抗日神剧曾一度多如蚊蝇,如今还有谁记得一部呢?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3)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亮剑》2005年首播,轰动全国。三年之后,我再一次地从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等地的卫视频道里,看到了日夜循环播放的《亮剑》。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雄壮的歌声,又在大街小巷响起。

那时,北京、上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以及全国人民都在,万众一心,共赴国难,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抗日神剧两个女战士背靠背(开炮开炮向抗日神剧开炮)(14)

我们英雄的国家在危难时刻,用《亮剑》的英雄精神,向英雄的儿女发出战斗号召!

如今当我看到,“发胶《亮剑》”等抗日神剧,在扭曲历史,亵渎先烈时,我的心头又响起了《亮剑》的战斗歌声,我也开始向这些历史的不肖子孙亮剑。

向他们“开炮!开炮!开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