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2)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3)

2006 年我国高血压人数已达2 亿,约1%~2%的高血压患者会发生高血压急症,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约为1~2/百万患者年。高血压急症危害大,发病急,预后差,严重的高血压急症患者1年内死亡率高达50%,是疾病致残的首位疾病,临床表现多种类型,缺乏统一的高血压急症的分级、综合处理标准。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4)

1定 义

高血压急症:指血压严重升高(BP>180/120mmHg),伴发进行性靶器官损害的表现。

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显著升高但不伴靶器官损害。

说明

1. 靶器官损害是区别高血压急症与亚急症的关键;

2. 血压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患者的危重程度;

3. 在判断是否属于高血压急症时,血压升高的幅度比其绝对值更为重要。

2临床表现

1. 短时间内血压急剧升高

2. 伴随症状:头痛、眩晕、烦躁、恶心呕吐、心悸、气急、视力模糊。

1

高血压急症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脑血管意外

高血压脑病

先兆子痫和子痫

眼底改变

充血性心力衰竭

急性冠脉综合症

急性主动脉夹层

进行性肾功能不全

2

高血压患者非靶器官损害临床表现

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心悸、手足震颤和尿频。心率增快,可>110次/min。

其他

部分症状如鼻衄以及单纯头昏、头痛等可能仅是血压升高而并不伴有一过性或永久性脏器的急性受损。

说明

1. 收缩压≥220mmHg和/或舒张压≥140mmHg,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2. 并发急性肺水肿、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或脑血管意外者,即使血压仅为中度升高,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3. 血压升高不明显的高血压急症:妊娠期妇女、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临床评估

目的:鉴别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1

病史

1. 评估有无潜在的靶器官损伤

2. 血压异常升高常见诱因

2

体格检查

准确测量血压

仔细检查心血管系统、眼底和神经系统,关键在于了解靶器官损害程度

评估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及其他情况

3

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

依病情选择

必要时

4

高血压急症危险程度评估

针对高血压计征危险程度的评估主要注意以下三各方面:

1. 基础血压值:脏器的(受损)耐受性取决于自动调节的能力,自动调节的能力比基础血压升高程度意义更大。

2. 急性血压升高的速度和持续时间:血压缓慢升高和/或持续时间短的严重性较小,反之则较为严重。

3. 影响短期预后的脏器受损的表现:肺水肿、胸痛、视觉敏感度下降、抽搐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5)

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初始评估流程图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6)

高血压急症、亚急症处理流程

治疗原则

及时准确评估病情风险,查找诱因

确认靶器官损害的程度和部位

血压控制节奏和目标——高血压急症的最终目标是减少脏器功能受损

急性期的后续管理

1

高血压急症

1. 降压目标

降压治疗第一目标:30~60min降至安全水平

降压治疗第二目标

降压治疗第三目标

2. 注意事项

迅速而适当的降低血压,去除引起急症的诱因

静脉外给药起效慢且不易于调整,通常需静脉给药

避免口服或舌下含服硝苯地平

加强一般治疗

3. 后续管理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7)

高血压急症治疗流程图

2

似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快速收集诊断资料

及时转送

及早处理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8)

疑似高血压急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3

高血压亚急症

1. 治疗基本原则

初始治疗应在休息并观察的前提下,逐渐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以期在数周内将血压逐渐控制。

2. 注意事项

静脉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迅速降压

控制性降压

降压过程中如发现有重要器官的缺血表现,应适当调整降压幅度。

合理降压——药物选择

不良反应:心率、心输出量和脑血流量影响小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9)

共识推荐的高血压急症静脉治疗药物(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0)

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用常用降压药(点击图片可查看大图)

高血压急症相关疾病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1)

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急症降压目标

1

急性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

1. 降压原则

2. 降压药物选择:

2

高血压脑病

3

脑血管意外

“无害原则”,避免血流灌注不足。

不主张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积极的降压治疗

保证脑灌注压

CIP=平均动脉压(?)-颅内压(↑)>70mmHg

应用降血压药物的原则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般不予降压治疗

降压治疗

药物选择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

目的:在保证脑组织灌注的基础上,避免再次出血

需降压治疗:

1. 收缩压(SBP)>200mmHg或平均动脉压(MAP)>150mmHg

2. 维持脑灌注压>60~80mmHg

药物选择:

4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acut heart failure,AHF)可分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右心衰竭、ACS和心力衰竭

决定药物的使用原则

硝酸酯类药物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2)

急性心衰的初始治疗流程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1. 治疗目标

2. 治疗药物

3. 具体药物

4. 溶栓、抗凝、血管再通等原发病的治疗

5. 血压控制目标

ST段抬高的患者溶栓前应将血压控制在160/110mmHg以下

6

围手术期血压升高

7

儿茶酚胺危象

儿茶酚胺诱发的高血压危象是由肾上腺素张力突然升高引起

诱因:突然停用降压药物

注意:

应避免单独应用β受体阻滞剂,因为阻断β受体诱发血管扩张后α受体缩血管活性占优势,可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推荐药物:

8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

9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血压急性升高

去除诱因:焦虑、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低血糖等、急性尿潴留、急慢性疼痛等

不应急于药物降压

加强动脉血压监测

尼卡地平、乌拉地尔、拉贝洛尔等可有效治疗EICU中的血压急性升高

特殊人群高血压处理

1

儿童高血压急症

目前还没有可靠的数据针对儿童及青少年指导临床医生怎样安全、快速降压

降压计划

2

老年人高血压急症

1. 老年病人特点

2. 降压要求

3. 降压标准

3

妊娠高血压急症

同时关注母亲和胎儿的安全

1. 三项原则:镇静、预防抽搐、止抽搐

常用药物为硫酸镁,肌肉注射或静脉给药,用药时监测患者呼吸、血压、尿量、腱反射,避免发生中毒反应。镇静剂可选用冬眠1号或地西泮

2. 积极降压:

总结

由于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个体病情及临床处理十分复杂,而且目前高血压急症的诊疗方法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及临床实践,进一步完善高血压急症处理的专家共识。

本文为唐晓峰主任【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治疗】公开课程整理而成,想学习完整课程,了解更多细节,请下载好医术APP,观看完整视频课程!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3)

扫描上方二维码,观看完整课程视频

作者介绍:

关于高血压急症的概念(早读关于高血压急症)(14)

唐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主任医师

在临床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难治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河诊治,高血压早期危险因素的干预,血压测量和血管功能检测以及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从事血管损伤及预防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科技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项目的研究。参加了ADVANCE,VALUE等多项大型的多中心的临床药理研究。目前为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和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心血管协会青年委员。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多篇核心期刊和SCI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