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中小学生上网增多。近日,莒县公安局就接到一起小学生报警,称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办案民警与时间赛跑,多方联动,成功挽回4万余元损失

2021年7月7日17时,11周岁的明明(化名)报警称在父亲手机上用某瓜视频看游戏直播时,有人与他聊天,声称给他的游戏账号充了1000元,要求还款,否则报警。

熊孩子打游戏骗局(熊孩子看直播坑爹)(1)

明明听后非常害怕,就与对方加为微信好友,并把父亲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提供给了对方,对方把明明父亲的身份证号和银行卡绑定在自己账号上,盗刷4.2万余元

发现父亲的银行卡被刷款4万余元,明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赶紧报警。

接到报警后,阎庄派出所牢牢把握黄金时间段,快速出击,通过查询发现被骗资金未转移。于是通过公安内部相关措施,以及联系相关银行、腾讯客服等,冻结涉案资金,报警当天就将钱款4万余元冻结

熊孩子打游戏骗局(熊孩子看直播坑爹)(2)

7月14日,明明的父亲到阎庄派出所赠送“为民办实事,真情暖民心”的锦旗,对辛苦破案帮助其挽回损失的办案人员表示由衷感谢。

暑假期间广大中小学生陆续从紧张学习生活转入假期调整阶段,上网看直播、玩游戏成为常见行为,他们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薄弱,极易成为诈骗分子“狩猎”的对象。

警方提醒

家长应加强对自己手机的管理,比如设置密码、指纹、人脸识别等,尤其加强支付密码等方面的管理;同时,也要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不要轻易告知孩子银行卡账号等信息。

对每天的交易金额设置额度,防止账号大量资金被盗刷。

对孩子进行防诈骗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警方的紧急止付等只是一个补救措施

受害人把钱打入骗子的账户后

犯罪分子通常会在

瞬间对资金进行转移

每一次事后止付或追回工作

是警察与犯罪分子的一场赛跑

因此最根本的防范手段

还是不听不信不转账

来源:日照公安

来源: 日照网警巡查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