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是一个用于表示方向的地理名词,源于甲骨文,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

1.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读音:[ běi ]:

~方

~辰(古书指北极星)

~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

~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

~国(指中国北部)

2.打了败仗往回逃,读音:[ bèi ]:败~

古同“背”,违背、违反之意。

识别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你找得到)(1)

在古代,北字指二人相背。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那为什么两人相背就是北呢?下面的视频给你答案:

视频

北京人有时说:“给他乐得找不着北了。”意思是说高兴得连“方向”都迷失了,不知道哪边是“北”。

其实,北京的“北”甚为分明。京城的街道皆东西、南北走向,斜街极少。整座城市像个巨大的棋盘。分区清晰规整,内城的东城、西城,外城的崇文、宣武,都是东西分辖。城外建筑也方向鲜明:日坛在东,月坛居西,天坛厝南,地坛置北。

许多文学作品里,也潜隐着“北”的理念。

《红楼梦》中,黛玉入贾府,先看见的是“街北”的石狮子,继而是“东西角门”,最后由“西角门”入府。行走路线因“北”而步步清晰。描写薛蟠随柳湘莲离席出城,对“北”也交待得具体入微:离住所北行,出北门,走二里多……

老舍的《骆驼祥子》里,祥子被大兵掳去,琢磨周围环境,思谋的只是一件事——“北”:“磨石口是个好地方,往东北可以回西山,往南可以奔长辛店……”写祥子返城,把“北”写得有板有眼,读者完全能按图索骥摸回城中:“从北辛庄,往北,过魏家村,往北,过南河滩;再往北到红山头……”

《说文解字》

学习汉字就是这么简单

关注我们 精彩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