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孩子们,从今天开始,周一到周五我们每天准确默写两首古诗。

记得找一个专用本子来默写,用红笔认真校对,这样也就同时形成自己的“错题本”啦!

周六周日再回顾之前默写的古诗 文言文。

注意:下面诗文中有加背景颜色的是易错字和难写的字,复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哦。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3理解型)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juàn)长(cháng)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013理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参考译文:

八月秋深狂风咆哮,卷走了我屋顶上多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在高高的树梢上挂着,飞得低的茅草沉到池塘水中。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然狠心这样当面做抢掠的事。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屋子漏雨,床头没有一点干的地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士人,(让他们)都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能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关键句理解: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直抒胸臆,写出了诗人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的宽广胸怀。表明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和急切希望实现理想的强烈愿望,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2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参考译文:

有位卖炭的老翁,在终南山里砍木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熏得乌黑。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不值钱,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下大雪,城外积雪深达一尺,清晨(他)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路(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的泥泞地中歇息。

那两个轻快地骑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手下的爪牙。手里拿着公文,嘴里说是皇帝的命令,掉转车头吆喝着牛朝长安城宫廷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要赶着走,(老翁)吝惜不得。(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关键句理解: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诗人先用“可怜”二字倾注了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无限同情,再以“忧”“愿”来写卖炭老翁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地反映出老翁的悲惨境遇。)

中考必背古诗词34首原文(古诗打卡第13天茅屋卖炭翁)(1)

#中考#每天打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