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北京,一名叫史洪全的老人病逝,埋葬了老人后,家人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酱色的小药瓶,药瓶用蜜蜡封得很好,拿起来到阳光下看,发现药瓶里有个很明显的物品在晃动,女儿史庆云打开药瓶后,发现有一块红颜色的布条,布条上面是用血写成的一份契约,为了验证契约的真实性,上面还有两滴血的痕迹,契约的内容是一名叫张士杰的人将自己的女儿过继给了名叫史子城夫妇的人,史子城就是史洪全,两人约定不见面,看到这里,老人的女儿史庆云已经明白了些什么,自己是领养的,那么生父如果还在世,现在在哪?生母又是谁呢?自己为何会被领养?史庆云下定决心要解开自己身世之谜。

母亲惨死儿子成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女子整理遗物发现一封血书)(1)

史庆云此后也找到了生父张士杰,张士杰建国后改名张建国,史庆云在北京的一个干休所中找到了生父,此时的老人已经得了很严重的脑血栓,身体并不好,史庆云返回家中第二天,身体不适,子女们将史庆云送到医院检查,发现史庆云得了乳腺癌,需要立刻住院治疗,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治疗,史庆云的身体有了好转,但她仍然惦记着自己的身世,她连忙去找生父张士杰,想要得知自己生母的下落,但史庆云到了后发现,生父张士杰已经因病逝世了,原来就在史庆云即将出院的前两天,生父张士杰就因为疾病逝世,老人逝世时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话,史庆云想要从生父这里得知身世的想法落空了。

史庆云此时有些无从下手,养父史洪全老人刚刚离世,养母张君早在1996年就离世了,自己的身世又要向谁去问呢?史庆云想不出来,但她仍然将这件事默默地记在心里。

棉袄送来答案

2006年冬天,史庆云和丈夫张玉森商量,想要为困难家庭捐献一份爱心,帮助一些生活困难的家庭度过寒冬,想要将一些衣物捐出,史庆云收拾了半天,准备了许多衣物,突然她翻出了一件蓝色的棉袄,这件棉袄让她陷入了回忆之中。

这件棉袄是养母张君在1972年,亲手为史庆云做的,当时史庆云在一家商场上班,平时工作繁忙,养母多次托人带话给史庆云让她回家拿这件棉袄,但史庆云一直没顾上,最终还是妹妹带给史庆云的,棉袄是件老式的棉袄,样子有点复古,史庆云并没有怎么穿过。

这一次再拿起这件棉袄,史庆云心里又在反复地思考着要不要捐出去,她拿着棉袄思索着,突然感觉棉袄沉甸甸的,不像是普通棉袄的重量,史庆云叫来丈夫,丈夫也觉得棉袄的重量不太对,史庆云抖了一下,突然一卷旧纸掉了出来,上面还用线捆着,史庆云捡起来一看,发现记载的是60多年前的儿童团的名单和一些情报,这些东西怎么会在棉袄里?史庆云和丈夫再次仔细的检查起了棉袄,发现袖口、前襟等许多地方都缝有一些纸片,纸片被藏得很深,不是打开细心地看,很不起眼。

母亲惨死儿子成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女子整理遗物发现一封血书)(2)

史庆云将这些纸片都取了出来,一片片地放在了桌子上,旁边的丈夫还在叮嘱她小心点取出来。史庆云很小心地打开了衣服的里层,发现里面有一张写满字的纸,史庆云打开后发现,这张纸是由第一个养母李玉平写的。

经过仔细的将纸片整理,这些纸片大多都是草纸,上面的有毛笔字也有钢笔字,通过这些纸片上记录的材料,史庆云慢慢揭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其中有许多人的证明书,史庆云知道自己的母亲叫“素云”,自己的父亲叫张士杰,母亲是晋察冀边区的一名情报员,1942年,“素云”在一次送情报时,被敌人发现,日寇对“素云”进行了拷打,但“素云”仍然没有透露组织秘密,日寇将“素云”残忍的杀害了。写下材料的是人是晋察冀妇救会主任戎冠秀。同时帮忙证明的还有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一些同事李生,谭宝楼等人。

此时的史庆云才3个月大,她被残忍的丢在了荒野,幸得一位当地的一位老人发现带回了家中,组织得知“素云”牺牲后,派人到当地询问,得知孩子还活着,又将其接回,戎冠秀将她安排给另一位情报员李玉平帮忙抚养,材料中还写有从生母“素云”开始,尚在襁褓的史庆云已经跟随多位母亲开始传递情报了,有时情报员会用史庆云作为掩护,将情报藏在她的衣服里来防止暴露。史庆云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1岁时就被敌人用烟头烫伤,史庆云的腿上有一道黑色的伤疤,史庆云一直以为是胎记,但在李玉平的材料中写道,那是敌人用烟头残害留下的痕迹,她带着史庆云遇到敌人,敌人询问她是不是送情报的,李玉平很快否认,但敌人不死心多次逼问,还搜寻都没能找到情报,最终将李玉平毒打一顿,又在孩子身上下手,但李玉平始终没有暴露。3岁时一颗子弹划过了史庆云的头皮,为她留下了伤疤。

抗战胜利后,李玉平将她交还给了生父,但张士杰一直在前线打仗,没有时间照料史庆云,无奈之下只得将孩子交给了史洪全帮忙抚养,就这样史庆云才在史洪全家中慢慢长大。

母亲惨死儿子成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女子整理遗物发现一封血书)(3)

壮烈牺牲

史庆云的母亲“素云”真实名字叫李淑敏,1918年出生在山西,22岁时为了逃婚离开了家中,那时李淑敏要嫁的人比她大十岁,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许下了婚约,丈夫家对她并不好,一直不断干着脏活累活。李淑敏就趁天黑逃了出来,选择来到了河北省下盘松村,在岭根南山的山洞里住下,此后遇到了李玉平,李玉平看见后,报告给戎冠秀,在戎冠秀的帮助下,李淑敏参加了八路军,帮忙送情报,当时为了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为了防止丈夫家人再次找来,戎冠秀帮助李淑敏取了素云这样一个名字,好方便工作。

母亲惨死儿子成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女子整理遗物发现一封血书)(4)

戎冠秀

此时日军在平山县里为非作歹,制造了多起惨案,为了和日军斗争,八路军战士们在此领导百姓和敌人展开了斗争,1941年,李淑敏和张士杰结婚,在第二年生下了史庆云,孩子满月后,李淑敏就带着孩子继续做着情报工作。

此后敌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到了9月,李淑敏到平山县城南部的一个村庄去送情报时,她将情报放在了史庆云的棉袄中,但在路上李淑敏不幸被敌人发现,最终倒在了敌人的枪下,壮烈牺牲。李淑敏牺牲后,组织在史庆云的身上找到了情报,并安排了李玉平抚养她,戎冠秀还专门写信为史庆云分配了口粮,珍贵的小米面和红糖,帮助孩子成长,李玉平此后带着史庆云继续送情报,直到抗战胜利。

史庆云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已经退休的她,走上了证明母亲身份的道路,此后她多次在北平和河北平山之间来回奔波,找到了许多当年经历者的后人帮忙寻找资料,她找到了戎冠秀的孙女李秀玲等人,在许多人的帮助下,李淑敏的事迹得以得到最终还原。

母亲惨死儿子成为唯一的目击证人(女子整理遗物发现一封血书)(5)

史庆云家庭合照

祭奠母亲

李淑敏牺牲后,平山县组织将烈士遗体埋在了李淑敏牺牲的地方,平山县南的王子村,当时烈士埋葬的地方有两棵参天的大桑树,但时光飞逝,转眼已经过去60多年,当李淑敏的女儿史庆云来到这里时,两棵大桑树已然不知去向。

史庆云在埋葬烈士的地方,摆上了祭品,纪念逝去的母亲。她抓了几把当地的黄土,装在了骨灰盒中,葬在了当地的烈士陵园中,让母亲能够和当时牺牲的战友们再次聚在一起。

2012年,当地为李淑敏烈士修建了烈士陈列馆。

2014年,民政部追认李淑敏为革命烈士,而史庆云也选择将能证明母亲“素云”李淑敏事迹的那些材料和棉袄捐给了我军的档案馆收藏。

战争时期,隐蔽战线上的许多战士都是单线联系,一旦被敌人抓捕,或者遇害牺牲就很容易许多为国付出的战士不为人知,李淑敏在70年后被追认为烈士,就属于这样的情况。

养育史庆云长大的养母张君,或许是出于为了让史庆云能够了解到这段历史,才将这些资料与那件棉袄一起,留给了史庆云,这才让史庆云能够找到生母。

幸运的是,史庆云的身上仍然还保留着养父母和生父母遗留的那些进取精神。史庆云长大后,先后在食品厂,地毯厂工作过,她都是厂里的技术骨干,她兢兢业业,不断地在工作中努力进取,她还获得过劳动模范称号。

英雄的事迹最终得到了证明,他们用血与泪,创建了新的盛世,我们应当好好努力,将这些精神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