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经常考到的逻辑命题有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复合命题根据命题联项的不同,可分为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简单命题是命题本身不包含其他命题形式,分为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直言命题根据量项和联项的不同,可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本文主要将对直言命题中的三段论形式的题目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学生遇到此类题型能够从容作答。要掌握此类题目解题方法之前,需了解简单的直言命题中简单的换位公式与何为三段论。

Ø 直言命题换位公式

做三段论题目需要掌握的换位公式主要有:

SAP(所有S是P)→PIS(有些P是S),如下图:

从庖丁谈解牛之道中(妙解直言三段论)(1)

SEP(所有S不是P)→PES(所有P不是S),如下图:

从庖丁谈解牛之道中(妙解直言三段论)(2)

SOP(有些S不是P)——不能换位

从庖丁谈解牛之道中(妙解直言三段论)(3)

Ø 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概念)的性质判断而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演绎推理。常考的三段论结构主要有两种:

(1)M是P,S是M,所以S是P;

(2) 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三段论的规则主要有七种:

(1) 一个三段论有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即中项M、小项S、大项P(中项之前是小项,中项之后是大项);

(2) 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3)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到结论中不得周延;

(4) 从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例如:鸡蛋不是梨,鸡蛋不是苹果,则不能得出梨与苹果的判定;

(5)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必否定,例如: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6)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例如:有些M是P,有些S是M,S不一定包含在M中;

(7) 前提一特称结论必特称,例如:M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是P。

Ø 直言三段论题目的解题方法

【例1】(2016联考上)一个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持人,因为主持人不可能发音不标准。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下列哪项是上述论证成立的前提?

A.没有一级甲等证书的人发音不标准

B.发音不标准的主持人可能没有一级甲等证书

C.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人有可能获得一级甲等证书

D.一个发音不标准的主持人不可能是受欢迎的主持人

为了方便学生解题,在此提供两种解题的方法

【解析1】题干论点是“一个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持人”,论据是“主持人不可能发音不标准”。

通过论据得出论点,透过题干可以看出此论证并不完整,需要建立联系前提,也就是在“发音不标准与没有一级甲等证书”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排除B(主持人与证书的联系)、排除D(受欢迎属于不符合话题一致);排除C(论点是必然性结论,补充论据不能是可能性结论)。正确选A。

【解析2】题干论点是“一个没有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主持人”,论据是“主持人不可能发音不标准”。

根据“所有S不是P”可以推出“所有P不是S”,对论据进行变换可得出:发音不标准不可能是主持人,依据“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这样的三段论形式,题干已有“M不是P,所以S不是P”,要论证完整,需要补充“S是M”,也就是“没有一级甲等证书的人发音不标准”。

【答案】A

【例2】(2009年河北)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A. 有些艺术家是大嗓门

B. 所有大嗓门的人都是艺术家

C. 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

D. 有些大嗓门的人不是艺术家

【解析】论点为:有些留大胡子的人是大嗓门,论据为: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按照三段论结构M是P,S是M,所以S是P可知,根据两个特称(有些)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因此,另外一个前提需是全称(所有),排除A、D。根据中项M要周延(通俗一些也就是“有些艺术家”转换为“艺术家”),所以需要把前提进行换位,也就是“有些艺术家留大胡子”换位为“有些留大胡子的是艺术家”。经过换位后,可知已有结论S是P,前提S是M,需要补充的结构前提是M是P,也就是所有艺术家都是大嗓门。

【答案】C

从庖丁谈解牛之道中(妙解直言三段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