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水与城市的关系变得更有“弹性”,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海绵城市演示动画:海绵城市?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海绵城市演示动画: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演示动画: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让水与城市的关系变得更有“弹性”。

2016年,上海市出台的海绵城市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浦东临港地区是全国30个试点地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样板工程如何完成?能不能给其他海绵城市建设带来示范意义?

首期样板工程涵盖了海绵型小区、海绵型绿地、海绵型道路、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以及污水厂提标,对今后的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可复制性。

离岸80米、全长近1公里的滴水湖环湖景观带示范段,在4月29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这个“湖边公园”累计接待了超过1.3万名游客。作为首期样板工程之一,环湖80米景观带示范段“颜值”颇高。放眼望去,高低起伏的草坪翠色欲滴,绽放的各种鲜花形成一方方色块,点缀其中。树木林立间,滨湖步道、人行步道、慢跑环路等三条风格迥异的环湖步道蜿蜒伸展。

“整个景观带其实是凌空的。”崔梓萍说,如果仔细观察步道上栽种的树就可以发现其中奥妙。这样的设计正是为了提高路面的“渗透性”。行走在景观带中,还能发现大大小小的生态湿地,黄色的鸢尾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别有一番意境。生态湿地的布置也不单单出于“好看”,栽种了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兼具“净水池”的功能。

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涉及临港主城区、临港森林一期、临港国际物流园区和芦潮港社区功能板块,试点面积达79平方公里,包括7个示范区、15个项目包、100余项具体工程。

为了更好地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临港管委会在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下设“海绵办”,并成立了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海绵办”负责整个海绵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建设环保办则负责对海绵城市的建设指标进行规范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上海临港试点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提出了“以示范区海绵城市建设为起点,积累经验,探索模式,在全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

规划将试点区划分为七个海绵建设示范区,分别为示范湖泊水体生态保护、商务街区海绵化建设、生态廊道雨水滞蓄净化、已建城区海绵化改造、新建城区海绵化建设、围垦区生态保护与利用、老城区积水改造及水体综合治理等内容。具体项目类型涵盖公园与绿地、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管网建设、内涝治理等。

临港正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慢慢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