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上,经常会接诊到足跟痛的患者,很多病人来时直接就问:“医生,我的足跟骨刺怎么治?吃药老是不好,还需要手术吗?”说实话,“跟骨刺”这锅背的真是有点大,那足跟痛与跟骨骨刺到底有多大关系呢?足跟痛的原因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1)

看似简单的足跟痛,病因其实不简单!

大约15年前,那时我在基层医院工作,还兼职麻醉医生,参与过跟骨骨刺的骨科手术治疗,在当时,一部分骨科医生的观念认为,足跟痛绝大多数是由于足跟骨质增生引起来的,用骨科手术的方法,解决了增生的骨刺,这种疼痛就可以根治。手术的方式就是,从足跟侧面把皮拉开,翻转暴露跟骨前缘的骨刺,一顿铿锵有力的骨凿操作,将骨刺剔除,缝合休养三个月,而且期间患足是不能负重的,现在回想,这种手术方式不免有些孟浪,不过,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这种凿骨刺的方法逐渐销声匿迹了!

足跟痛也叫“跟痛症”,科普一下什么是跟痛症,跟痛症是指一侧或两侧足跟部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很多病人下床时不敢足跟直接着地,初着地时疼痛难忍,行走一会儿反而减轻,局部不红不肿,还有一些病人自觉足跟部疼痛,但是在局部却按不到明确的压痛点,医院行常规X片检查,往往会在足跟骨前方发现一个类似于鸟嘴的骨刺,那这个骨刺真的就是足跟痛的唯一原因吗?我们试着来分析下!

时光回转,回到刚毕业那会儿,那时接诊到跟痛症患者,从诊断到治疗,全都围着脚跟转,确实治好了一部分病人,但是,仍有很多病人,病情总是反复,甚至无效,随着经验的积累与学识的提高,逐渐认识到,这个貌似简单的足跟痛其实并不简单,从跟骨骨刺、足底筋膜、脂肪垫、跟腱下滑囊,到小腿三头肌群、股后侧肌群、髂外三肌肌群,再到颈腰背肌群、椎管内因素,引起足跟痛的原因林林总总,我们从局部因素到整体因素逐次理顺下!

从局部因素来看,常见的病理病因有足底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腱炎、跟骨内高压、跟骨骨刺等,解剖知识太过专业,见图片或查阅资料,不作详细赘述!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2)

治病先求因,没有诊断就没有治疗!

足底脂肪垫炎多半与足跟部的创伤性损伤有关,最常见的就是足底硬物的咯伤,足跟脂肪垫损伤后,局部软组织修复不良,就会产生一些无菌性炎症和小的瘢痕粘连,刺激卡压穿行的末梢神经而出现疼痛,夜间静卧,局部酸性代谢产物积聚,所以晨起初下地时疼痛较剧烈,活动一会儿,血液流通了,酸性代谢产物被带走了,疼痛也就缓解了,这也是此类疼痛的病理基础之所在,在治疗上,局部的药物或臭氧注射消除无菌性炎症,针刀松解解除局部瘢痕粘连卡压,或者两者联用,都有不错的效果。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3)

足底解剖图片

跖筋膜炎、跟腱炎则往往与过度行走、奔跑等牵拉因素有关,人体足底有足横弓和足纵弓,我们重点关注足纵弓,在人体行走或奔跑时,足纵弓像一个弹簧,缓冲着人体所带来的压力,这根弹簧就是跖筋膜和足底韧带,处于外层的跖筋膜很容易随着足底的牵拉很容易出现损伤,处于跟骨后上方的跟腱也是一样,同时,跖筋膜与跟腱的附着点部位滑囊的炎性病变和滑囊液分泌不足也可能加重局部的炎性反应,跖筋膜炎的针刀减张减压治疗效果很好,但是跟腱炎就要小心了,不恰当的针刀操作甚至可以造成跟腱断裂,局部的注射也要谨慎而为,只能将药物注射到跟腱周围,绝对不允许注射到跟腱上,以免引起跟腱的崩裂,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尤其是年老的女性患者!曾经接诊过一位接受过两次足跟药物注射而疼痛未缓解的患者,伸手一摸,跟腱纤细,顺着跟腱往上端一捋,部分断裂的跟腱断段清晰明显,病人还不相信,我这走的还好好的,跟腱怎么就断了呢?还别不信,手术视野下的跟腱如麻绳样的部分断裂,还好,手术修补后恢复的还不错!过度的运动也是跟腱断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们这边一场篮球赛断了两根跟腱,让主办方叫苦不迭!话题扯远了,继续回归正题。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4)

跟骨内高压症临床中很容易疏漏!

还有一种足跟痛的原因就是跟骨内高压症了,什么是跟骨内高压症呢?这种足跟痛局部没有什么压痛点,也不红不肿,相关检查也没有什么异常,其发病机理要归因于跟骨内血液循环不畅、静脉血瘀滞,代谢产物积聚,继而造成跟骨骨内压增高。治疗上就需要骨减压针或克氏针的刺骨减张减压了,骨内的压力释放了,足跟痛就缓解了!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5)

跟骨骨刺几乎无一例外的尖端向前!

说了这么多足跟痛,重回主题,再谈跟骨骨刺,在足跟痛的患者中,很多人都有足跟骨刺的存在,那骨刺到底会不会引起足跟痛呢?我的回答是,一部分人的跟骨刺,是可以引起足跟痛的,但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大约30%的人从三十岁开始就会出现跟骨骨刺,随着年龄的增长,跟骨骨刺的检出率逐年提高,到七十岁时,跟骨骨刺的检出率就几乎百分之百了,但事实上,七十岁的人并不是百分百出现足跟痛,真正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群而已。从X片上,大家可以观察到,几乎所有的跟骨骨刺都是尖端向前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就要谈到足跟骨刺的产生机理了!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6)

针刀治疗足跟痛,相当靠谱!

针刀创始人朱汉章教授是最早否认骨质增生退变学说的专家之一了,他把骨质增生的原因归责于三种力,压应力、涨应力和拉应力,而跟骨骨刺就是“拉出来的”,前面说过,足底肌腱就像一根弹簧,维持着足弓的稳定,而足跟骨前侧是拉应力最集中的地方,随着足底韧带的反复牵拉,难免会在跟骨附着点处出现韧带损伤,人体为了修复这种损伤,就会调集大量的钙离子沉积在足底韧带跟骨附着点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尖端向前的跟骨骨刺,所以说,跟骨骨刺只不过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修复、加强防御罢了,极少数人群修复过程中,会造成对穿行其中的末梢神经的卡压,或伴有不同程度的无菌性炎症,而出现足跟痛,这种足跟痛是最好解决的,我们只需要一枚小针刀,在骨刺尖端切断几根紧张的韧带纤维,卸掉过大的拉应力,足跟疼痛就会立马消失!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跖筋膜炎、跟骨脂肪垫炎、跟骨骨刺的引起的疼痛都是并存的,如果按疼痛部位详加区分,跖筋膜炎多位于跟骨前内侧,脂肪垫炎多位于跟骨正中,跟骨骨刺多位于跟骨正前方位置!在笔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好有一对老夫妻都是因为足跟痛来诊,笔者就几种临床常见证型做了简单分析,同时录制视频一篇,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关注下!

今天提到过很多针刀操作,择日单篇论述,必须提醒的是,针刀“入易而精难”,要想做好针刀,没有夯实的精细解剖基础是走不远的,全球号称30万针刀人,鱼目混珠者居多,毫不客气的说,真正的针刀明白人,能有几百就很不错了!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7)

足跟痛不要忘记检查小腿三头肌!

说完局部,再说外周因素,足底筋膜是小腿三头肌筋膜的延续,久站久立的劳动者,小腿三头肌持续紧张,往往会牵拉足底筋膜而引起足跟痛表现,像这种情况,单纯足跟局部的治疗效果就会有限,而针对小腿三头肌的治疗,才是重点!同样道理,股后肌群、髂外三肌甚至腰背肌群肌筋膜紧张,都有可能逐次牵拉而出现足跟痛,这也就是今年兴起的筋膜链理论!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我们学解剖,肌肉都是很清晰,一块一块的,但实际上,你买猪后肘肉,都是从一整块肉上切下来的,没法分辨哪是臀大肌,哪是臀中肌,为什么呢?它们全都靠肌筋膜连在一起了,人体也是一样,整个肌肉组织都是依次续链的,就像穿了件连体衣,腰部缝紧了,裤腿就会受牵拉感到难受,就是这个道理!

足跟痛到底怎么治啊(且看跟痛诊疗攻略篇)(8)

人体的肌肉群通过筋膜链连成了一套连体衣!

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小腿及足跟的神经支配大多来自于腰椎的腰骶丛神经,下腰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等椎管内因素,或者整个神经丛的循行部位,都有可能出现卡压,从而刺激刺激相关神经而出现足跟痛,或者诱发小腿三头肌的痉挛而引起牵拉痛,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这种因素是我们尤其不能忽略的!不过在治疗上,这种因素的处理相对麻烦些,除了外周治疗,椎管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详见于之后的“腰痛”治疗篇!

在治疗上,除了上述提到的局部药物及臭氧注射、针刀松解、骨减压外,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内服,火针的痛点点刺,针灸的缪刺针法,中药的内服熏洗外敷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中医辩证理论体系中,足跟痛离不开“肾虚”“风寒湿”“瘀血”三大病因及辨证治疗,篇幅太长,另篇论述!

最后以诗文形式总结一下,虽有有狗尾续貂之嫌,不妨酷拽一下!

众说纷纭足跟痛,骨刺忍辱又负重;

无奈当背锅侠,奈何真凶匿行踪;

足底筋膜脂肪垫,骨内高压作乱中;

跟腱劳损易崩裂,滑囊炎症是帮凶;

小腿三头拉足底,腰背臀股筋链从;

跟痛也有脊柱因,间盘突出占比重,

椎管分出坐骨支,支配神经腰骶丛;

循行部位有卡压,极易表现足跟痛;

朱老创立针刀术,跟痛治疗效力宏;

中医治疗足跟痛,内服外敷力不怂;

缪刺大陵止痛快,火针速刺能温通;

中西皆是救人术,合璧协力建奇功!

“把看病故事化,将治疗通俗化”,我是中医全科医生宋国政,结合临床生动的案例,用中西医两种思维来分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希望能够在中西医融合、学术交流、养生保健等方面,为同行、朋友、民众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关注或点赞,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他们,谢谢了

“全科医生讲医事”,下回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