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元年(1909),虚云老和尚七十岁,从马来西亚槟榔屿起运龙藏抵达缅甸仰光,由高万邦居士接送到瓦城,并请一尊玉佛供养祝圣寺,在新街观音亭,再雇驮马运到鸡足山,玉佛太重,暂奉于观音亭,其余各件由三百余匹马驮行,人马并行,几及千众。经云南腾冲、下关,进入大理地界,云气变幻,洱海腾波,雷电交加,而无雨降,一直将藏经迎请入祝圣寺,腊月三十日香会期间奉经供于藏经楼,万众欢悦,待举行完毕奉经典礼,大雨滂沱,连下两日,众咸谓洱海龙王迎奉藏经。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1)

宣统二年(1910)夏,在结夏安居期间,虚云老和尚为寺院大众开讲楞严经,寺院的古栗树,忽绽放优昙钵罗花数十朵,形若芙蕖,花涌如盆,色似黄金,香蕊含苞,花朵香洁,从四月一直开到九月不萎,见者无不称异。优昙钵罗花,也称灵瑞花,当佛法弘兴,乃现于世以为瑞应先兆。九月在云棲寺传戒,有古梅树已枯死百年,忽绽开满树莲花。张璞述有《优昙钵花记》一文记述这两件灵瑞之事。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2)

黄牛皈依。虚云老和尚有一次寓居腾冲万寿寺,一日与提督张松林坐谈期间,忽然有一黄牛奔驰座前,双腿前跪,泪流不止,不住点头礼拜,形状悲惨。正不知何故,随后牛主杨胜昌及围捕牛者多人同到,杨胜昌乃当地杀牛屠夫,今日本欲杀此牛以售卖,未曾想此牛灵通,脱缰逃向寺院求救。老和尚闻此,心生怜悯,抚牛头向牛传话说:“你想逃脱这一厄难,必须皈依三宝,我助你解脱死难”。牛闻言即频频点头,用头依偎在老和尚身边,即为说三皈依,令牛起立,驯服如人。老和尚即出金钱买此牛放生于万寿寺,牛主杨胜昌受此感化,坚决不受酬金,在佛前立誓改业,再不杀生,请求皈依三宝为居士,并吃长斋。张提督感斯异事,大受震撼,遂安排杨胜昌到一商店做工,以为长久之计。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3)

侍者崇法。云公上人在祝圣寺时,身边有一个侍者叫崇法,披剃于镇南州南山寺,云南协统李根源命他为南山寺住持,他不愿意,坚持留在老和尚身边护持,带疾随从云公各处为佛教事业而忘我奔波,终致病亡,三日后坐龛,面容如生,七日后荼毗,放灵骨入筇竹寺普同塔中。1917年,云公将寄放于缅甸的玉佛运回鸡足山,途经金牛台时,有匪首张结巴聚悍匪数百盘踞于此,杀人越货,四出劫掠,无恶不作,商队行旅皆不敢通行。虚云老和尚久住寺院,原不知这一情况,人马行到此地,方悉原由,但已进退维谷,骑虎难下,不得已冒险入住旅店,行李骡马停歇于店门广场,只得静待事变。夜半时分,忽见崇法挑帘入门,俨如生时,搭衣展大具礼拜说:“和尚勿虑,弟子一路随侍左右,今天晚上土匪们不会来了,一切平安无忧”。是夜平安度过,天明起行,一路至鸡足山,皆平安无事。在祝圣寺前后有两位侍者,一是崇法,另一名叫澄净,年龄相近,并是英俊衲子,耿耿为公,一心向佛,为教务奔忙致疾,死而不逾,足为佛子风范。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4)

宣统三年(1911)10月10日辛亥革命成功,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据《虚云老和尚自述年谱》及《滇南纪事》中记载,云公老和尚以佛法悲智化解灾厄,利济苍生,消弭祸患于无形之中,略述三事:

化解祸乱,造福宾川。宾川县官张知县精明强悍,杀戮盗匪无数,以通匪之名逮捕群众,引发众怒,结为会党,假借辛亥起事,群攻县署,必杀张知县以报仇。虚云老和尚恐怕因此祸乱而令无辜百姓惨遭杀劫,遂说服双方和解,群众退散,祸乱遂解。而当时全国各省相继宣布独立,云南由蔡锷任都督,亦宣告独立,张知县之子张某为蔡锷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被任命为外交司长。事后,张知县写信礼谢云公说:公并非只是挽救了我一个人的生命,其实是造福于宾川全县的民众。试想如果不是老和尚出面化解,当时不明真相的暴民绝对会攻入县衙,而我一定会被杀害,杀父之仇,我的儿子能不报复吗?此祸一起,真不知会有多少人民惨遭杀戮?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5)

沟通汉藏互信,完成国家统一。民国建立,西藏地方统治者恃险抗拒,不肯归服,政府命令云南出兵讨伐,以殷叔桓为总司令。虚云老和尚忧虑战祸一起,汉藏百姓千万人民生命财产必受伤害,于是举荐德高望重的丽川四宝法王东保喇嘛于殷叔桓,入藏沟通西藏上层活佛,解除战祸,和平统一全国,汉藏三十年太平无事。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6)

度化无智武夫,成为法门外护。辛亥革命成功,云南独立,当时掌控兵权者是协统李根源,亲率军兵到处毁寺逐僧,指名要抓捕鸡足山虚云问罪,毁坏了鸡足山大王铜像及佛殿、诸天殿等建筑,全山诸寺僧众惶恐逃避。虚云老和尚看到事态紧急,抱持以身殉佛的誓愿,亲赴李根源军部驻地,称名请见,门卫守兵认识云公,劝告他速逃避祸,不为通报。老和尚不顾一切,迳入大堂面见李根源,李怒形于色,厉声问公:“佛教有什么作用,对国家和社会又有什么利益”?云公从容对曰:“圣人设教,总以济世利民,从古政教并行,政以齐民,教以化民,都是从最基本的教化人民去恶修善为开始……佛教是教人治心,心为万事万物的根本,本得其正,万物得以安宁,天下人心安定,心安则人人知礼守法,天下太平矣”!李根源闻语沉吟片刻,面色稍霁,又斥责说:“佛教治心即是,要这泥塑木雕、金铜画像又有什么用处?空费钱财”!云公回答道:“佛言法相,相以表法,不以相表,于法不张,塑像是令人生起敬畏之心。人心若无敬畏,则肆无忌惮,将无恶不作,作恶而无羞耻之心,则所作尽恶,天下动乱,天灾人祸,岂有休止?即以世俗来说,尼山塑圣,历朝塑造孔子的形象以为祭祀,丁兰刻木,二十四孝子中丁兰肖刻父母木像以为侍奉,中国各姓宗族祠堂祭拜祖先,以及欧美各国所造的历史人物纪念铜像,也是让人民心有所归,生起敬仰之情,对改造人心、移风易俗,是有不可思议的功效。如果以佛理而言,语其极则,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7)

李根源毕竟是读过孔孟圣贤之书的人,听到这一番道理说出,心中对佛僧的过结已解,招呼左右倒茶摆放糕饼果点,面现和悦,又疑惑不解地问:“佛法虽好,但是现在的出家僧人和尚尽不做好事,引起社会非议,反成为国家社会的废物,要他倒用”?公解释说:“和尚是通称,有圣贤之人,也有凡夫俗子,这个要区别清楚,不能混为一谈。不能看到几个不成才的俗僧,就连整个僧团的观音、文殊及千二百阿罗汉僧与历代祖师都放弃了。这就比如因为一两个不肖的秀才,就怪怨责骂孔子,并且要拆毁孔庙大成殿一样。即如今先生您统领军兵,虽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但是能保证所有的兵卒一一都如同先生您这样聪明正直不害百姓吗?大海不弃鱼虾,而成就其大,佛法以众生法性为海,无所不容,故能度尽一切众生而无众生相可得。僧秉佛化,潜移默化,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弘法利人,救世济民,转变世道人心,并非全是废物也”。李根源愈听愈欢喜,于是留公晚斋,秉烛夜谈,俄而笑逐颜开,俄而俯首致敬,从因果报应,讲到业网因缘,众生、世界相续业因,以及法界源流,理事无碍,五时八教,菩萨六度四摄修行,以及佛果菩提涅槃……天色将曙,李根源喟然叹息曰:“佛法广大如此,吾已杀僧毁寺,所造恶业重矣,奈何”?云公安慰道:“此一时风气使然,非公之过,愿以后极力保护,则功德莫大矣”!李根源大悦,翌日即移住祝圣寺,追随云公身入众僧之中,蔬食杂役,早晚课诵,是时山中忽现金光,金光遍照山峰,草木皆为黄金之色。根源大为感动,执弟子礼,拜老和尚为师,皈依佛门为俗家弟子,奉请云公为鸡足山全山所有寺院的总住持方丈,乃引兵离去。

虚云老和尚圆寂前说的几句话(虚云老和尚苦行事迹)(8)

此后四十年中,虚云老和尚在各名山道场开办佛学院,组织佛教会,以及施医弘化、建寺安僧种种佛教事业,皆得根源为之周旋赞助,护持法门,用力颇多,谈禅说法,时有妙谛,居然成为虔诚护法居士。是年冬季,为佛教会章程等事,北行至沪与冶开、太虚、谛闲、仁山诸师斡旋协商,于南京会晤孙中山先生,复与寄禅和尚同往北京再晤袁世凯,寄禅坐脱于北京法源寺,云公料理后事,扶柩至沪,于上海静安寺召开佛教总会成立大会。之后亲领云南、贵州及西藏分会公文回滇,李印泉(根源)居士介绍云南督军蔡东坡(蔡锷)及全省官员为佛门护法,赞助佛教各种弘化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