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日子,林家的账房里总是传出“噼啪噼啪”一听就知道是在快速度的拨动算盘的声音,还有“哗啦哗啦”翻动厚厚的账本的声音。

那些“噼啪噼啪”和“哗啦哗啦”的声音常常从清早持续到黑夜,那只算盘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永远不会疲倦一样。

贵州蓝靛种植地有哪些(六万大山人家之二)(1)

对于地主来说,也许再没有什么事情会比核算自家进账财产数目这件事情更让人精神抖擞的了。

公德村是一个小山村,林承贵的父亲在这个小山村是一个大地主。

300年前,这个村子林氏一脉先祖从大葵山之南,翻越高高的大葵山,卜地择居大葵山之北,最初的祖居在“南风门”。

从林承贵的祖父林明这一代搬迁到现在的公德村,林承贵的父亲林兴,人特机灵,到兴业县首富梁家做帮工,经营蓝靛产业,掌握整套流程,并摸熟销路之后,辞职回村,自立门户经营蓝靛生意,实业一天天扩大,置田置地,从此发迹。

兴业县蓝靛产业从宋代以来已经1000多年,清乾隆年间,兴业县蓝靛产业极为出名,发展到顶峰,外销非常大,远销广州、香港及南洋等地。

民国初期,尤其是吸引了不少广东客商投资兴业,大力发展蓝靛产业,专为靛之交易而成之圩市,盛极一时,年收入超100万银元,曾是兴业县官府税收的主要产业,被称为“蓝靛之都”。

蓝淀是一种深蓝色的染料,颜色称为“天然靛蓝”,是世界上颇受欢迎的天然染料。靛,即蓝靛或靛泥,一种名为“蓝靛草”的草本植物提炼而成,专门染布。

在化学染料输入前,兴业县土纱布的主要染料是蓝靛,染布的颜色一般是蓝色、黑色,颜色深浅由染的次数而定,次数愈多颜色愈深,染后加晒薯良水。

所有染晒均用冷水,不须煮染。布经染妥后,再要碾光使布质坚密、光润不皱。蓝草茎高不及1米,叶互生,7月开花,9月间收割。

贵州蓝靛种植地有哪些(六万大山人家之二)(2)

蓝靛是中国蓝印花布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植物还原染色材料。从蓝草中提制的靛,由木蓝属植物蓼蓝、菘蓝、马蓝、吴蓝等的茎、叶发酵制成。

收割靛叶后将其放人缸内,加冷水适量,每隔两天翻动一下,浸泡6、7天,然后将靛叶捞出,将生石灰置内,再注以缸内蓝靛水,待石灰溶化后倒入缸内,不时搅动,一夜后靛凝结沉淀,除掉上面的水即成。约5公斤靛叶用石灰1公斤,可出干靛1公斤。

兴业县以蓝靛这种植物来制作染料染布的蓝草主要是山蓝、田蓝。据县志记载:“出绿蓝,出者佳”,相对田蓝而言,出蓝的出蓝效果更佳。

清道光初年从海外引进草蓝青,产量高,盛产期亩产5000公斤,于是大种草蓝青,经北海运销广州、香港及南洋等地。

当年,春末夏初时节,家家户户总会选择一些土地种上蓝靛。9至10月时节,蓝靛成熟,到处可见人们忙于蓝靛的制作。蓝靛染布,主要以本地资源,土法上马的手工劳动。

蓝靛入水浸泡后,加入适量的一等品石灰(新出窑、未经风化 )调料。待其腐烂,将杆渣隔除,直到出现青蓝色的泡沫为止,沉淀后,即成靛蓝。

以上的古法均是属于生产性的制靛方法,主要是将蓝叶制成固体的靛状,方便搬运、保存和贩售。蓝靛一般采用湿制法,工艺较为简单。一般流程为:采集蓝类植物的茎、叶,置于用三合土筑成的大池中,清水浸泡,滤去叶渣,加石灰搅匀(植物浸泡液和石灰浆的比率为100:3)变成膏状沉淀液,再将膏状沉淀液置于竹箩内盛放,滤去水分,蓝靛即成。

蓝靛业的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外来资金,带动了当地迅速发展。出了众多的专业蓝靛圩市以及在传统圩市中专门交易蓝靛的固定日期蓝日。

兴业县作为当时的“蓝靛之都”,但不是蓝靛布盛产之地,这种土法靛染工艺在兴业县一带一直沿袭至上世纪70年代。

贵州蓝靛种植地有哪些(六万大山人家之二)(3)

不少经营者从此发家,据兴德村林氏族谱所载,林兴稍长大后到兴业县城打工,帮衬一广东客商料理蓝靛生意,因忠诚老实,精明能干,深得客商信赖,后来,在这位客商的资助下,独立经营染料蓝靛,打开了致富大门。

林兴因病,刚50出头,就离世了。

林承贵之上两个姐儿,先后出嫁了。

16岁这年,林承贵被迫执掌了家业,这个时候,差不多拥有这个小村庄里一半的田地和山林,如此厚实的家产使林家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小山村里最殷实的人家。

因此林承贵也理所当然地骄傲地做着众人口中的“林少爷”。

林承贵习惯于在茶余饭后去自家的田地里和山头上去转一转看一看。

他几乎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去转悠一圈。

然后就把双手背在身后,大步地走过溪河上的那座老石桥,神情悠然地在那些属于自己的田地的田埂上走来走去。

林承贵走在自己的田产上,那些在地里劳动着的雇工和佃农见了他,就停下手里的活儿,手中握着锄头恭敬地站在那里叫一声:“少爷。”

林承贵看到自家肥沃的田产,听着雇工们对自己喊着“少爷”这样的尊称,他那心满意足的神态里更理所当然地显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来。

他很少在田埂上停下自己的脚步,也很少指手画脚地对雇工们询问和交代劳动的情况。

雇工和佃户们毕恭毕敬地向他打招呼的时候,他就很自然平淡地应一声,随意地跟他们聊上一两句,眼光却扫视着那些能丰富自己的钱袋子和心窝的大片田产。

林承贵是个精明的人,他站在田埂上将眼光那么随意地一扫,就把他的田地里全部作物的所有情况扫进了自己的脑袋里。

每天到地头上去转一转,这让他心里面感到十分的踏实。

林承贵是公德村里拥有土地最多的富人,这让林承贵感到十分满足和自豪。

(敬请关注系列之三)

贵州蓝靛种植地有哪些(六万大山人家之二)(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