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唐·元稹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描写大寒节气的诗句(读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1)

大寒在十二月中,是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是一年新的节气的开始。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都表明天气寒冷到极点。江淮一带,最有可能下雪的时段,就在大寒时节。

实际上,大寒与小寒,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有的地区,小寒比大寒冷。但淮河以南,一般大寒比小寒冷。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说:“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节气一般从1月20日开始,1月下旬往往是南方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物有三候: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寒节气一到,歇冬的母鸡就开始产蛋,可以孵小鸡了;再过5天,鹰隼凌空,盘旋捕食更猛烈;又过5天,连河中央都会结起坚硬的冰层。江淮一带的屋檐下,还会挂出长长的冻冻钉,舔一口,冰凉透心。

在这样寒冷的季节,诗人元稹认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呼朋唤友,共聚一室,温腊月酒,围炉取暖,叙谈欢言。

描写大寒节气的诗句(读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2)

首联,腊酒点出了年味,这时已经到了腊月,腊肉、腊鱼、腊肠、腊八粥等美味,纷纷登场,向人们宣告新年即将到来。腊月里,正是因为寒冷,人们才制作了腊酒,借以消除寒冷。将腊酒斟满,炉炭点燃,剩下的就是静静享受这安谧的冬日时光。知己好友白居易的名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同是说的这个意思。

颔联,几近白话,道出了大寒天的养生之道。《黄帝内经》讲: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就是说大寒时节,要去寒就温,多晒太阳,不让阳气外漏。同时应避免各种不良情绪的干扰和刺激,让心情始终处于淡泊宁静的状态。

大寒天是关爱自己的季节。天气极致寒冷,就是给人们一个深藏自己,调节自己的时期,为春生、夏长储存足够的精气、能力。

所以,大寒季节,不宜剧烈运动,要像动物一样蛰伏起来,保持安静的状态。下联,无时莫开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没事别总往外跑,让虚邪贼风吹了,落下病根。

大寒进补,春天打虎。除了喝点米酒,大寒天宜多吃羊肉,红枣,红薯,米饼,米团,山药等当季食物,补充热量。

描写大寒节气的诗句(读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3)

颈联,是说大寒到来也就意味着春天快到了,一年即将结束,星宿也在交换一个新的周期。大家在家烤烤火,吃吃羊肉,准备过年迎新春。

大寒,始终与“火”有着不解之缘。城里人们喜欢围着炉火,围着炭火边涮羊肉边说话,乡下孩子则喜欢围着锅门口,看大人们蒸出热气腾腾的包子、米饼、团糕,迫不及待地先尝一口。

大寒迎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乃至春节。人们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添置新衣,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与欢乐之中。

大寒节虽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

尾联,“春”字出韵。是说过不了几天,就要新符换旧符,国家也会颁布新的法律法规,一年四季,万事万物,都仿佛在轮回更新。梅花和柳树也期待着阳春而蓄势待发,一切都蕴藏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大自然一定要在沉寂中萌发,我们也在新年到来之际,走向更为明媚温馨的前方。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