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高中时代,我的化学一直较好,但到了高二开始落后了,从此成为我的弱科,问题出在哪里?一直没整明白。直到~~多年以后,学了统计物理,才整明白!今天就写一段文字,纪念逝去的青春的迷茫——那时候,“化学平衡原理”对我来说,真是一个可怕的谜,怎么想都搞不明白,也许,这就是“学渣”的痛苦吧!——不知道有没人有同感。请看图片: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高中时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1)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常见的图形,来自:360图片

怎么样?是不是很熟悉?是否勾起了“痛苦的”回忆?!我当年,可是真的很头痛啊~

百度一下,得到如下定义:

列沙特列原理 (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 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 (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高中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高中时的化学平衡移动原理)(2)

图片来自:https://image.so.com

多年以后,我进了师范,学了统计物理,整明白了:

1、可逆反应:动态的平衡,这是“统计物理”里面“孤立系统”的统计原理;

2、化学平衡是一种统计平衡;——要钻牛角尖那就需要用统计物理才能整明白,所以不要钻;

3、列沙特列原理 ( Le Chatelier's principle )从物理角度看不算“原理”,只是统计规律的一种总结、概括;

4、它不是普适的,也就是说,对于开放系统,并不适用;一个著名的例子:化学钟

化学钟 (英语:Chemical clock,又称为化学振荡)是指远离平衡态的化学反应体系,在开放条件下并不趋向稳定,而是围绕稳态以时间为横坐标,中间物浓度出现有节律的极大值或极小值,而且时间有序。(360百科)

5、高中时代的那些令人痛苦的函数图片,其实只有三四张是核心,理解了,其他的,只是他们的叠加——就像积木罢了;

6、要做题,但不需要太多,需要整明白十多道关键题;

7、不要在头脑里空想图像——这正是当年我犯的错误;

8、一时没整明白,不代表自己笨,千万不要产生自卑感——这是我当年犯的第二个大错误;

高中生在此时,非常需要一个良师,可惜,得遇良师,要靠运气~~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学渣时代,也给我遇到的学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