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曾经说过:“当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更感觉到故乡跟自己是血脉相连的。”

一名作家,一座城。故乡与文学创作是作家最愿意谈论的话题之一。对于一名作家来说,故乡不仅仅是家乡,更是创作灵感的起源地。

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先生更与自己的故乡北京有着剪不断的情缘。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1)

老舍在《想北平》一文中写道:“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

老舍是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在老舍的文学著作品中,他所写故事几乎全部都是围绕着北京开展的,他让更多读者领略到了京味语言的魅力。在他笔下的老北京市井街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

民以食为天,生活离不开一张嘴。在小说《骆驼祥子》中,也出现了许多关于老北京吃食的描写。这些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推动故事进展方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2)

1、场景描写一

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桥头吃了碗老豆腐:醋,酱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热的雪白的豆腐一烫,发出点顶香美的味儿,香得使祥子要闭住气;捧着碗,看着那深绿的韭菜末儿,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里烫开一条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两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湿透了裤腰。半闭着眼,把碗递出去:“再来一碗!”

站起来,他觉出他又象个人了。——《骆驼祥子》

祥子跌跌撞撞牵着骆驼,好不容易逃回熟悉的老北平城。两碗热气腾腾的老豆腐让他重获新生。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3)

2、场景描写二

他一气走回来,进了屋门,大概也就刚交十一点钟。虎妞已把午饭作好:馏的馒头,熬白菜加肉丸子,一碟虎皮冻,一碟酱萝卜。别的都已摆好,只有白菜还在火上煨着,发出些极美的香味。

虽然不象个新妇,可是到底使他觉出一点新的什么来;她作饭,收拾屋子;屋子里那点香味,暖气,都是他所未曾经验过的。不管她怎样,他觉得自己是有了家。一个家总有它的可爱处。他不知怎样好了。——《骆驼祥子》

祥子和虎妞结婚后,虽然祥子对虎妞这个媳妇有些排斥。但是家常炖白菜的香气,让他觉得自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不用四处漂泊了。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4)

3、场景描写三

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骆驼祥子》

祥子是个节俭的人,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瓣花。可是一听车夫老马说肚子饿,他接着去买了羊肉包子给老马吃。说明祥子骨子里是个善良、仗义的人,他同情弱者。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5)

4、场景描写四

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的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小福子。心中已看见了那个杂院,那间小屋,与他心爱的人;只差着一对翅膀把他一下送到那里。只要见了她,以前的一切可以一笔勾销,从此另辟一个天地。——《骆驼祥子》

祥子在曹先生的鼓励下,鼓起勇气去找小福子。他准备把小福子接到曹先生府上,他拉洋车,小福子做女仆,两个人重新开始新的生活。那种满怀希望的憧憬看得人心疼,因为祥子不知道小福子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了。

最残忍的,不过是希望的破灭。

骆驼祥子中体现老舍京味儿片段(老舍笔下的老北京吃食)(6)

叶圣陶先生在日记中写道老舍爱“下小馆”的喜好:“老舍尝谓盛宴共餐,不如小酒店之有情趣……共谓数十年之老友得以小叙,弥可珍也。”

在老舍笔下,这些老北京吃食一盘一盘端到我们眼前,馋得我们口水直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