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简介

《声律启蒙 》是训练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

声律启蒙十四寒其一解析(声律启蒙二冬明对暗)(1)

原文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声律启蒙十四寒其一解析(声律启蒙二冬明对暗)(2)

译文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

光明对应着黑暗,淡彩对应着浓墨,绝顶的智慧对应着中庸之道。

中庸: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可以理解为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镜匣对应着装衣筒,野外洗衣服的杵棒对应着村里舂米的石臼。

声律启蒙十四寒其一解析(声律启蒙二冬明对暗)(3)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花朵绽放得灿烂,小草细密繁茂,夏天对应着冬天。

九夏:一种解释为古乐名,周朝的九种乐曲;一种解释指夏天。

三冬:一种解释为三年;一种解释为冬天的三个月。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高高的楼台名叫戏马台,小小的书斋名叫蟠龙斋。

戏马:即项羽戏马台,在江苏铜山县南。

蟠龙:即蟠龙斋,晋桓温书斋名。

声律启蒙十四寒其一解析(声律启蒙二冬明对暗)(4)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像毕卓一样,手里拿着蟹鳌,自由自在,像王恭一样,身上披着鹤氅做一位世外高人。

蟹螯(xiè áo:螃蟹的钳子。晋毕卓嗜酒成癖。曾经说过:“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游泳)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见《世说新语·任诞》

王恭:晋朝的一位高人,据说曾经披着名贵的鹤氅(chǎng),在雪地里行走。

声律启蒙十四寒其一解析(声律启蒙二冬明对暗)(5)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庐山上的五老峰高高耸立,像一支玉笔插入云霄;三姑石体积巨大,风雨中传来的声响像金钟一样。

金镛:金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