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

上篇文章说了,仅凭鞍山市六旬老人俎(zǔ)永湘之说及太子朱慈烺的生平还不足以说明《红楼梦》的作者就是太子朱慈烺。解铃还需系铃人,破谜还需出谜人,我们还是回到书里面寻求答案吧。

《红楼梦》真作者再揭秘

1、读过和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宝玉是含玉而生,当然这种神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那作者为什么通过神秘的色彩来宣染贾宝玉的形象呢?

A、作者是在暗示自己神秘的身份。

《明史》记载:朱瞻基(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明朝第五位皇帝)生之前夕,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弥月,成祖见之曰:“儿英气溢面,符吾梦矣。”

就是说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做了一个梦,梦见朱元璋把一个大玉圭(国家权力的象征,朱元璋的璋本就是玉圭)交给他,对他说了一句“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的话。朱棣在朱瞻基满月时,看见这个孙子的长得有几分像自己,就高兴地说,这个小家伙满脸英气,与我做的梦很相符。

所以,“含玉而生”的人,天生是要继承帝位的。这是在暗示作者自己是太子的身份。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2)

《红楼梦》开篇就说女娲炼石补天剩下的一块玩石,被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携去陪神瑛侍者(贾宝玉前生)和绛珠仙草(林黛玉前生)到红尘了结一段风流公案而入凡世成为贾宝玉身上的那块“通灵宝玉”。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3)

通灵宝玉

而这块“通灵宝玉”正面上刻的字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传国玉玺上的铭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背面还有十二个字: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而《集古印谱》等也记载秦代有小玺,其背面文为“疢疾除,永康休,万寿宁”,可见通灵宝玉的正反面文字似乎都在指向传国玉玺。

其实“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的翻版转译,被作者赋予了象征皇权的文化内涵。那佩带“通灵宝玉”的主人贾宝自然就是象征皇权的继承人。贾宝玉还爱吃红色的胭脂膏子,这些很明显是写玉玺盖章离不开印泥的特征。书中称宝玉是“天下第一淫人”实际是天下第一印人。贾宝玉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爱红”。他住的地方一开始叫“绛芸轩”,绛即大红色。后来住进大观园,他住的地方叫“怡红院”。这红色不正是“朱红”吗?这不正暗示作者是朱太子吗?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4)

传国玉玺

“茫茫大士”中的“大士”二字来自于佛教名词,多用于菩萨,最著名的莫过于观音大士,因观音大士民间又称观世音菩萨(红楼梦隐语为官势印),官印里最有权势的印就是玉玺。我们知道《红楼梦》以隐语著称,两位“仙人”二字谐音“先人”,“茫茫大士”是佛家人,暗示朱元璋当过和尚,“渺渺真人”是道家人,暗示朱棣(朱棣自称是真武大帝转世,真武大帝是道教神话中的玉京尊神)。

观音——佛道结合体(成佛的名字:正明法如来;成道的名字:慈航真人。)这“明法如来”不正隐喻着大明朝的合法传承人就如实地来到你面前吗?这“慈航真人”不就隐喻着太子朱慈烺是掌舵航船的真真人吗?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5)

B、作者在暗示国破家亡的窘境

古时候的贵族人死了,都会口中含玉。玉是祭天用的神器,可与神灵沟通,人死口中含玉以求往生。

口中含玉也是一种投降礼仪,在古人眼中,出城投降的国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将死之人。有个成语叫“面缚衔璧”,出自《左传·僖公六年》。意思是:两手反绑而面向前,口含碧玉以示不生。古人用以表示投降请罪。说白了就是城没了,国亡了,自己也是个罪人了,愿意受刑,但是还请对方能够接受投降,保留自己一族血脉。投降礼仪其实可以看做是一种“假葬礼”。他们共同祭奠的,是一个王朝即将被终结的命运。所以《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又叫“假宝玉”,你说是传国玉玺的继承人吗,国却亡了,这不叫“假宝玉”叫啥?你说假吗自己又确确实实是真玉玺的传承人,正如书中所说:“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不就是太子朱慈烺的真实写照吗?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6)

《大秦赋》里上演的“面缚衔璧”

2、《红楼梦》第十六回中特意强调:“(大观园)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子野者,一一筹画起造。”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7)

《红楼梦》原著截图

这“老明公”是谁?能称“公”的可不比一般,有个成语叫“名公巨卿”,不是达官贵人,就是公子王孙。在《红楼梦》里能称得上名公巨卿的只有“宁国公”和“荣国公”了吧,这“老明公”还真不一般,比这两个“国公”都大,千岁为老,明当指朱明了,公是尊称(地位),这“老明公”不就是朱太子千岁爷吗!

我们再看“山子野”,“山子”有假山、山居之人等义,有人说“山子野”是这位造园大师的外号,说明他是筹画起造园林的高手,这个只是书中的表面意思,但“野”和“公”显然不是一个阶层。其实“山子”还有一个意思,也用以泛指良马,相传周穆王八骏中有一良马名叫“山子”。《穆天子传》卷一:“天子之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宋苏舜钦《夏热昼寝感咏》:“山子逐雷电,安肯服短辕。”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8)

古代称骏马为“龙”,《周礼》有这样的提法:“马八尺以上为龙。”马是行走在地上的龙,奔跑的马与龙的腾飞之状有相似之处。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因此,自古以来常见以龙来比喻马,或者将马中之优秀者直接称之为龙。《礼记.月令》谓天子郊行祭祀有“驾苍龙”语,“苍龙”就是良马之名。于是,后世每遇良马,则名之为“龙子”、“龙驹”、“龙种”或“龙马”。那这“山子野”不就暗示“龙子在野”吗,不在庙堂而混迹山野。山在易经八卦里用艮卦代表,这“艮“不就是“良马(龙)”的“良”不出头吗,喻山(艮)河破碎,“烺”身在水深火热之中。“野”是个字谜,就是“予王土地”,田字去两边的竖就是个王字,意思是给予我,还我田园土地家国河山。

筹画起造大观园者,不就是筹画反清复明还我家园山河的“老明公”《红楼梦》一书的创作者吗!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9)

3、我们再回到第一篇文章中所说的贾宝玉“颂华贬夷”片段来。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0)

《红楼梦》原著截图

第一篇文章说宝玉给芳官起了个夷族人的名字戏称“耶律雄奴(野驴马奴)……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上篇已证明能称“君父”的是汉族皇帝的儿子,不可能是满清皇帝的儿子,满清皇子称皇阿玛或罕阿玛。贾宝玉和“曹雪芹”都不是皇族,更不敢妄称,如果说《红楼梦》的真真作者为大明孤臣遗民他们也不会这样称呼。所以能称“君父”的人肯定是大明皇子。读者朋友,您说《红楼红》的作会是谁呢?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1)

4、在第一篇中说,薛蟠赏玩唐伯虎春宫图时,戏谑“唐寅”为“庚黄”。请问,薛蟠薛大爷是真的不认识“唐寅”两字吗,“子丑寅卯”“戊己庚辛”在古代可是最常用的字,是天干地支纪时纪年用的,天天得用,如同今天的“1、2、3……”。薛大爷能认识“庚”却不认识“寅”?《红楼梦》中连小丫鬟都能做诗赋词,薛少爷家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不会只是上了个幼儿园吧?那作者为什么要按排这一出戏?

观者君可知,黄巢起义后攻破大唐长安城当皇帝时,取“广明”二字作为年号。并写下诏文说:“唐去丑口,换成黄,就念广(廣)字,明黄应当代替唐朝执政”。黄家日月升,旷宇日己落(旷字去掉日字为广,宇指国土疆域),取意“广明”。“庚”的字谜为“庸人居横山,康字水去故人来”这故人就是“广明”大明的人。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2)

薛蟠,薛字谜为“追先師孽子负辛,荒僻草满人不在”,先師指前辈老师,薛蟠在书中本是个不学无术的孽子,这里暗示作者及子孙的无能辜负了先辈辛劳创立的大明江山。又引申为孔子的汉文化,被满人荒废。“荒僻草满人不在”又指明未清初战争带来满目苍凉。僻字去人加草就是个薛(血)字,草菅人命。蟠,指番虫,土番少数民族,射影满清,即便是龙,也是蟠龙一条,蟠龙指的是伏在地上的龙或盘成一团的龙。但是蟠很多时候都用来指蚯蚓等地下的虫,含有不怎样高级的意思,所以有一种说法,蟠龙是逊于蛟龙的没角下等水龙。这水龙不就是指大清吗?作者用心良苦!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3)

5、在第一篇文章中已提示各位看官请注意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这标题第中的“脂粉香娃割腥啖膻”别有一番洞天把这“脂香”二字拆开再组合不就是“私(禾+匕)曰日月”吗?这“腥”字,不就是“生日月”吗?腥谐音又为兴,这不就是隐喻私下谈论“复明“的事吗?这“膻”不就是“回肠寸断日月山”吗?膻谐音山。“啖膻”就是“吃了江山,啖以私利”,“粉娃”指女娃娃,隐喻女真族小儿粉饰清朝历史,“割膻”隐喻满清“割骟”(剃发易服)中华文化。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4)

“芦雪庵(戮血案)”隐喻满清这胡虏掳掠杀戮案历历在目。吃“鹿肉写诗”隐喻岳飞《满江红.写怀》中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海棠结社隐喻“反清复明”仁人志士的集结。海棠花语为离愁别恨,心里有苦无处诉。海棠开花不留香,指悄悄聚会不留痕迹。海字中的“丿、一”加棠字下的木为“朱”,棠通堂指庙堂社稷。

寒雪最堪恨,梅报何春明?琉璃世界万里雪,怎一个雪字了得,儿臣恨,何时雪?

红楼梦的五个经典故事及主要内容(红楼梦大揭秘三)(15)

从“含玉而生”的神秘宝玉,到起造大观园的“老明公山子野”,再到“为君父生色”“广明”“生日月”的“海棠结社”不论是从人物名字身份的转换,还是行为举止的层层递进……通过索隐举证这些都足以说明《红楼梦》的真作者是明末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

后面还会继续为大家解读《红楼梦》为什么有五个作者五个书名?进而更深入地予以证明。

欲知为何?听看下篇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