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土地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期待更多新农人)(1)

□王雨

今年夏天,云南农业大学学生丁习功因一条宣传学校的视频备受关注,既接地气又带反转的剧情,被不少网友调侃“招生

丁同学是云南农业大学中草药专业的大二学生,他主要学习草药的栽培、生长、习性和用途,并进行各种实验研究。笔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时,发现农大丁同学目前拥有粉丝81.5万,发表作品127个,获赞量达1307.2万。他的主页介绍为“深耕细作,笃行致远。我不是网红,我只是一个研究种地的小青年。”三言两语的介绍,朴实无华。

从起初的“招生

丁同学说“很多人因为我开始关注农业、农村,关注年轻新农人,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不能让大家失望。”像丁同学一样的新农人还有很多,90后海归硕士阮航从互联网大厂离开,投身农业;武汉大学毕业、被点招进

这些短视频走红的背后,也让年轻的新农人再次被大众聚焦。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正乘着时代发展的顺风车向我们驶来。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到现如今智慧农业的加快部署;从“谁来种地”是个难题,到新农人群体颇具规模。

“民以食为天”,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大国。“三农”问题更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经济保障,政策扶持,人才更是关键。新农人,脚下的泥土是心中的深情,他们把种地看做是一份工作,拥有全新的、生态的农业理念。他们的选择,背后更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发展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了一起,努力读书不仅是为了走出大山,还是把所学知识更好地回馈大山。

“把地翻好,把书读好”,我国农业的发展需要像“丁同学”一样的新农人,在土地上散发自己的青春理想,我们期待这样一大批的生力军,让古老的土地上萌发出更多的生机。

,